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邬磊

华建新时代(武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300

摘要:BIM 技术是一种有利于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构造的优化设计技术,近几年以来,已经逐步普及完善。然而,装配式建筑将会是以后建设演进的主要势态,怎样使建设技术得到有效的提升是建设企业需要重视和加强的问题。把BIM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够改善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所以,在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推广BIM技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项目属于目前最完整、最先进的一种建筑工程,有效利用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以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绿色环保、有序推进的目的。以往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人员都是在施工场地实现构件生产的,在施工场地生产组件,就不能在质量上得到更优质的保障,因此,在当前的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一部分的组件就需要在工厂进行生产,将工厂生产的有关构件再通过运输的形式,输送到施工场地,进而也使得构件的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因此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都会考虑使用装配式房屋建筑,从最初施工一直到竣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都有保证,而且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还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 BIM 技术的特征


2.1完备性


BIM技术不但可以细致的呈现工程项目的拓扑关系以及有关的物理数据,而且还能够对建筑I程的全过程做出具体的数据详情解析,明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涵盖到的有效信息、结构组成,还包括施工中的人力资源和设备材料等,有项目的投人成本、项目施工的流程信息。


2.2关联性


BIM技术储存了非常多的模型,而且模型是可以通过数据化对象来实现共享,模型数据信息具备可分析的性能,而且还可以传输分析之后文件以及图表等。


2.3一致性


BIM模型信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一致性,所以相较于数据信息来说,在系统中操作输入-次就可以进行同时数据演化,而且不需要人工的操作,模型对象在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阶段都能够出现直观的动态变动,进而合理地提升了数据信息的精确性。


3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


3.1BIM在装配式建筑场布材料管理阶段的应用首先,场布管理需要对物料放置区域进行划分、合理布局,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对材料的控制,打造规整的堆放空间,进行更科学的运输线路规划来合理的维护施工设备和施工物料,还应在物料存放前就地开展零部件状况调 查,统计物料的具体数量。此外, PC组件的堆积量一般情况下需要维持在1~1.5层,与此同时,更多地强化对物料存储场地条件的控制,比如当组件运输至现场后要对吊装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完善,来确保操作可以按时完成,足以保障好的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并借助BIM技术建立现场管理模型,以对施工方案与施工地的施工信息做进一步的深人探究。其次,物资管理,第一,要事先进行规划设计,要按照施工场所的具体工作情况,科学有效地计算出各个阶段构件的应用数量,设定购买构件的最大值,以免施工地的构件购买过量而引起施工的不便,比如由于物料重复挪动位置而导致损毁。第二,过程控制,如若在施工时有任一形态的情况致使施工进度发生变化,则需要在此条件下准确定义并按照要求控制整个施工现场应用的材料数量。第三,后期分析,要提前发掘物料的问题,就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节点或是时间进度对预制构件和建筑材料做好计数,这有助于为以后的物料购买预留相应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弄清实际材料消耗与计划消耗之间的差值。


3.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运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能够合理地控制并管理施工的具体进度,及时监督工程进度是施工环节必不可少的部分,还需要及时掌握构件施工场所吊装设备的管理并进行线上可视化的实时监督,对建设工程实际施工的优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可以通过构件构件施工场所吊装设备的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对每一个构件的效率与吊装设计效果做对比研究,以此来确保构件数据的精确度和全面性,运用BIM模型中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在建设工程量出现变动的时候,系统就会实现自动化的变更,与此同时,还会记录变更的数据信息,就可以更好的为变更费用保留更真是的数据证据。及时对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应用情况做严格的检查和审核,并确保工程建设的时候每一项资源都可以合理利用。同时还要改进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施工材料,确保材料都符合标准要求。记录并健全构件的库存数量与施工场所的管理体系,降低由于人工核算以及物流形态下发生的核验库存数量误差、构件摆放方位误差、出库数量偏差等现象的可能性,提升构件在装配时的材料质量、管控水平、装配成效。


3.3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竣工阶段的应用

首先,建筑物与辅助设施维护的运营经理可以借助BIM技术来获取构件的数量、参数规格、制造商信息、辅助设备的型号参数等,通过BIM技术与RFID技术构建信息管控平台就能够创建出建筑物的构件和设备的运行管理系统,各方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如下图1所示),

比如当出现火灾的时候确定火灾的具体位置,并准确地知道火灾地的物料使用情况,进而纳入路线消防工作当中。其次,有必要在运维环节强化建设质量与物料 消耗情况。通过嵌入到组件中的RFID 芯片,BIM软件就能够监视并探究建筑物建设的能耗量, 当拆除预制建筑构件的时候, BIM模型还可用于筛选可回收资源以进行二次开发与二次循环使用。

62be6161cb881_html_4c681c9da5e33988.png

图1 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4结语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进步的基础上,优化工程管理理念是目前为止最关键的问题,建筑工程中的管理理念是将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项目的管控力度,不断强化施工时的项目核验的准确性。应用合理的方法防止问题的出现,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物料不发生无效损耗的情况,维护工程施工的有效实施,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标准的工程管理和控制技术为主要方式。要保障建筑工程项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由于人工核算以及物流形态下发生核验库存数量误差的可能性,将BIM技术运用到装配式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过程中积极的推动BIM技术的运用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合理的提高施工的精准性能,还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 汪凯.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集成应用[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9(22):79 - 80.


[2] 张玉林,董知恩,张婷婷,薛伟.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9(33) :98.


[3]李仙 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地产,2019(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