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设计及特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3

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设计及特性研究

张海俊

江苏电投易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29

摘 要:文章以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设计及特性为研究方向,论述电池包结构设计特性及重点的基础上,对电池模块设计、加工及电池包结构设计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我国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池包结构;结构特性


1电池包结构设计特征及要点

电池包作为机械和电气结合体因受地面刺激和充电时产生大量热量,在设计纯电动汽车机械结构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 良好绝缘性能。电动车电池箱输出电池通常为336V,超过人体安全电压,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电池、电池盒和汽车绝缘问题;

  2. 减震、防撞。汽车在颠簸道路上行驶时要充分考虑电池包在电池箱体中固定,满足汽车振动、侧翻、防撞等基本需求;

  3. 散热性能。电池在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电池箱体设计既要满足电池箱体温度升高,又要保证电池箱体温度差。

  4. 在达到上述机构设计需求后,电池包要充分考虑到最终比能。商用电池单位功率可达到240 W/kg,但当电池被串联在一起时,其比能会急剧降低,因此,在电池包设计中,应该把比能量作为最优指标。

2 电池模块设计与加工

电池包由18个NCRl8650PF电池、集流片、电池保持架、导电铜柱、温度传感器等器件构成。在进行电池模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绝缘性能,以及电池包安装。

21电池单体布置方式选择

电池包分大小与电池包排布有很大关系,而在电池包中,电池包分为平行组和错组。图1为两种配置单元组件区域。错位排列电池包虽然体积较小,但排列不整齐,难以固定,而且在睦彦辉等人实验中对电池温度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错位排列对电池温度均匀度有很大影响。

2.2集流片设计

集流板主要是为提高电池包载流能力,在设计时应保证49.5 A连续电流。现阶段我国较为常用的为是镀镍钢板。由于采用相同材料铜薄板,点焊机焊条极易产生黏结,从而导致焊条损失,故在焊盘和电池点焊部位加0.2 mm厚镍,既能满足集流板载流要求,又能得到良好焊接工艺。铜板上端有9毫米安装孔,它与导电杆连接。此外,铜板还设有电压检测点,点焊部位设有工艺槽,可以消除热胀冷缩引起焊接应力。

2.3传感器选择与固定

由于铜热传导性能较好,因此在电池包中部两个单元用铜箔包住,并用螺丝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铜箔上,以此避免积聚热量被空气吹走。

2.4电池模块外围单元设计

在安装和设计电池包时,传感器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绝缘性能。同时,电池防护装置由上底座、侧面端盖、下部底座等构成。蓄电池上下底座由梯形销钉连接,侧盖一侧形成梯形凹槽,并由梯形销钉与蓄电池侧边连接。为确保电池包防水、防尘及绝缘性,所有组件在组装之前影ABS胶固定。

2.5电池模块比能量计算

比能量是蓄电池主要性能指标,按设计要求比能量必须超过95 Wh/kg,而在设计时,要达到一定强度及比能量。电池模块各部分的质量如表1所示:

表1 电池模块各部分质量

名称

材料

单个质量/g

数量/个

总质量/g

上基座

ABS

17.251

1

17.251

下基座

ABS

16.042

1

16.042

侧面端盖

ABS

28.408

2

56.816

导电极柱

3.445

2

6.89

集流片

12 505

2

25.07

保持架

ABS

17.527

2

35.054

螺母等

0.75

2

1.5

传感器固定装置

4.27

1

4.27

NCR18650PF


47.5

18

855

2.6电池模块加工工艺

电芯一致性检验及电芯点焊工艺。当电池单元出现过载时,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从而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在将多个电池单元装配到单元中时,由于单元性能不同会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从而加速单元衰减。同时,单个单元损伤也会使各单元性能下降,从而导致整体单元故障。因此,在进行电焊之前,必须检查电池一致性。电池一致性测试通常包含:电压组合法、容量配组法、电阻组配法和全过程动力学组合法。全过程动态特征组合法可很好地检测出电池相容性,但其操作繁琐,很少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电池内部电阻配组法和电压分配法,可反映电池单体电压和内部电阻,这两个指标都是电池关键参数,在工程上更容易实现,因此,在测试电池单体一致性时,采用无负载电压和电池内部电阻匹配方式。经测试,电池内部电阻在21.4,在22.4 rnO范围内,最大内电阻比4.08%。在3.59-3.60 V之间。在电压、电阻之间差异不超过5%,并且电池一致性很好。

采用点焊方法对集流板与电池进行点焊,通过电流通过焊件时产生热量使焊件熔化。点焊时,要特别注意高温下对电池内部部件和电池单体外壳造成损伤。焊点质量检查是在正式焊接前进行。首先对18650型电池和集流片进行焊接,在焊接后,通过观察有无飞溅、表面烧伤、烧穿、漏焊等情况判定其焊接质量。在焊接过程中,要快速、精确地进行焊接,避免过高温度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损伤。

2.7池模块装配

在组装电池包时,要注意要适度松紧,要有足够强度来抵抗电池内外压力,同时也要避免在震动时电池运动。电池包上部底座,主要是用来固定导电电极柱,设置电压检测点,而侧端罩则是用来保护正、负电极、绝缘,而下部底座则是用来缓冲外部对电池包冲击,而支架则是用来承载整体电池单元,并承担一定压力。电池在点焊之前,要完成电池单体、保持架、温度传感器、上机座和导电铜立柱组装,从而保证在焊接时电池相对定位。焊接完毕后,将两侧端盖及底部底座组装完毕。

3电池包结构设计

3.1电池模块在电池包中布置

动力电池由 Eh* t曼多电池包组成,其合理配置有助于电池包安全。当电池模块排列时,要确保电池包使用情况一致,相邻电池模块之间电压差异要小,电池模块之间安全间距要保持一致。该电池包共有24个单元,为方便固定,将六个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电池包。

3.2电池包固定构造设计

电池包固定支架由主支架、横向支架、垂直支架和底部底座等组成。电池架作用是将电池包固定起来。由于车辆工况比较复杂,对固定支架强度和阻尼性能都有很高要求。主托架、下托架与电池盒采用螺栓联接,其强度应该很高,为减轻电池包重量和工艺上方便,选择铝制。立式支撑是将电池包直接固定,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一定弹性,并且在连接部位开3 mm凹槽,以放置橡胶。垂直支撑材质选用 POM,其机械强度高,疲劳强度最高,电气性能好,抗多次撞击。垂直支撑由四根螺栓与横向支撑相连,横向支撑与主梁相连。横向支撑是2毫米厚钢板,强度高。为保证良好隔热效果,横向支撑要经过喷涂。整体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加工方便。

3.3电池包冷却结构设计

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池包进行合理散热和冷却结构设计。常用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液冷、相变材料冷却和热管冷却。由于相变材料和热管技术研制费用比较高,而且由于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还需要增设冷却器,因此,如果液液泄漏,会引起泄漏等安全问题。而空气冷却技术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因此根据该项目具体情况,采用强迫空气冷却方法。

3.4电池包线束及电气接口设计

3.4.1通信接口和外接电源接口

在电池包中探测到信号是由通信接口与主控盒相连,这个接口选择15个芯小孔通讯接口。电池箱内电气设备由散热器和电池检测板组成,要求电压为12 V,在运行时,若以电池箱内电池包为供电,则会降低电池包稳定性,从而缩短电池包使用寿命,因此,以外部电源为辅助电源,外接电源选用2W2焊母头。

3.4.2电池包充放电输出接口

电池充放电界面应防潮、绝缘,选择插头时,应具备防误插功能,充电、放电接口应符合爬电间距。

3.5电池包密封与防水

在座椅下面箱体和箱盖接合部增加防水密封膜,并用螺丝将盒盖和盒体紧密地挤压,以达到IP67防水级别,出口通过防水接头或防水连接器对箱体进行密封。在踏板下面模块被安装在车身底部大凹槽里,然后用上面盖子把它封住,防水效果取决于汽车压盖,这是汽车制造商在整个车身安装过程中进行,防水级别也是IP67级别。将测量管上下连接界面中部与容器液面测量实际对齐,若采用局部计量,测量桶上、下连接端口中心距离比容器实际水位高,则仅需将其上、下连接界面中部覆盖到容器实际水位。根据控制需要,在电站中设置一套和多套导波雷达液面传感器。若采用单根传输机,则可与正、负两根导压管相联接。若要安装多个导波雷达液面传输器,必须将两条母线从储罐中抽出,然后将多个导波雷达液面传输器各个测试仪分别与母管相连。

结 论:

综上所述,文章以照纯电动车机电池包设计原理与要求,完成动力装置设计与制作。首先,进行电池系统总体设计,比较各种串联、并联方法,从电池一致性、可靠性以及 BMS设计费用等方面,选用先并行后串联方法,然后根据电动机特点,选用18-24串基础结构。完成电池组初步设计,并检查电池组和电极柱。同时,在电池组件制造中,检测电池一致性以及焊接时焊点。在电池箱设计中,对电池箱进行绝缘处理,并对电池组安装、固定进行充分考虑,并对安装点进行合理安排。由于电池组容易积聚大量热,所以选择适当散热器,对散热器流路进行简要分析,并在进气口附近做一些防尘措施。根据电气设计基本原理,对电气接口、动力总线、低压线路等进行选择。最终,电池总能量达到102.337瓦小时/千克,达到设计指标。

参开文献

[1]谢晖,孙延,王杭燕.基于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结构设计及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20,27(12):88-96.

[2]常正雷,付一民,司铎,等.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即时发泡密封胶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03):7-9.

[3]贾安详.某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点结构设计[J].时代汽车,2019(02):114-115.

[4]金英洁,李波,冯琳桓,等.某纯电动汽车电池箱体结构设计与热特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0):4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