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社区建设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社区建设实践

吴玥群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10001

摘要: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最小单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环境下,对传统的社区建设也带来冲击。通过云平台的搭建,将社区建设成为安全、健康、便捷、舒适的社区满足人们基础生活的场景下,提高人性化服务为目的。本文将以政企联合开发项目为背景,政府宏观协调、管理,企业发挥市场机制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智慧社区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及未来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平台架构、智慧社区场景、云平台

  1. 智慧社区的发展背景

  1. 政策背景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关键词,推动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至2020年,国务院、住建部相关部委相继出台多项关于智慧城市的政策措施,推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加快落实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数字产业发展。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单元,政府正大力的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自2013年科技部首次提出要推广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智慧社区的应用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2013至2018年5年时间国家层面发布了18个文件倡导智慧社区的建设。

  1. 时代背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社区”的理念不断为大众所熟知,新技术的融入为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也同时输入了新的元素。在数据经济的背景下,数据将替代水泥、钢筋成为建筑产业的一种新资源,将原本传统的、粗放的建筑推向精细化的、技术与资源融合的产业转变。5G技术+AIoT都被列为新基建的建设范围,智慧社区的发展正是对新技术发展、高速信息化、数字化的响应。

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日益增大,在防疫过程中社区管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应对疫情常态化管理,社区的建设及数字化管理需求急需得到提升,利用智慧化建设手段成为了有效途径。同时,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住宅开发商正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方向转型,小区的建设逐步向街区化发展, 为居民提供健全的配套服务,区别于从前对“住户”的管理,逐渐转向对“用户”的服务。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从早期对基础安全环境的要求,逐渐期待品质服务和更深层的对人文生活的追求,更加渴望邻里和谐、互助交流的生活氛围。通过云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统一下达、数据快速获取,达到实时监管,为政务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借力平台数据分析、数据优化、设备的自适应运行、自适应学习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 智慧社区的架构

智慧社区的云平台建设采用“云、边、端”架构,连接底层设备,建设社区数据池,为用户、物业服务及政务服务提供应用。传统小区的建设涉及十多个子系统和多家硬件产品,系统之间的通讯相对孤立,数据的采集和深度挖掘能力弱,云平台的建设在设备接入端为各系统提供统一的“语言翻译”,打通数据通讯的壁垒,是数据能够被深度挖掘,使软件和硬件接耦,从而产生更多应用,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如图1所示的平台架构,南侧设备层为连接各底层硬件设备,接入边缘层进行数据的整合和翻译,使设备仅作为执行操作动作的硬件,和数据采集的传感器,所有操作命令及执行规则由平台统一发出,所有系统的数据由平台进行统一运算及规则整理,社区平台及为社区运行的大脑,提供算力和有效执行的方案,从而产生更多的场景应用。这样的做法优势在于不去限定接入设备的品牌,对采集数据的工作由边缘层处理,对已建项目的改造升级有一定好处,不必像老旧小区改造一样更换物业或管理平台,则所有前端设备进行更换,造成前期投入的浪费;劣势在于边缘层接入的开发工作量大,应对不同品牌,不同数据格式进行初始化的难度较高,若使用的是非标准化接口协议,则接入难度增加,因此在项目前期建设中,会对设备的接口提出基本要求,以满足数据初始化的基本条件。

平台层是智慧社区的中心也是数据规则中心,配置满足社区管理要求的一切权限规则、数据规则、事件规则等。目前成熟的物业管理大多数有自己的物业管理软件及管理平台,物业平台对底层设备的硬件的选择会有一定关联性,若社区更换物业管理公司,将影响社区自身提供的服务及管理,更甚者要更换底层设备,带来巨大的改造和建设浪费。建设自己社区云平台后,将降低设备硬件品牌与软件服务之间的粘度,物业软件架设在社区云平台下,通过与云平台的“云-云”对接实现业务数据和设备运维管理数据进行对接,通过云平台将设备采集的数据传输给顶层管理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在更换物业时的管理和对接的成本。同样通过云服务与政务平台对接,将重要管理要求进行统一下发,在疫情防疫情况下进行更加高效的信息传播。

北侧为应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及事件规则转化为用户端使用的各个应用场景, 移动端应用分为用户端移动端、物业移动端和物业管理PC端,业主可通过用户移动端可实现信息的登记和上传,人脸识别通行的认证,访客来访时的授权开门,还可将智慧家居的功能模块纳入用户移动端的控制,实现社区管理和家居管理同平台,减少冗余软件的下载。物业移动端主要为物业人员、保洁人员使用,PC端主要提供为安保监控中心的操作人员使用。

图1 智慧社区平台架构62beb686ec5c9_html_ad4497d8bd0f035c.png

  1. 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

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对社区的建设需满足的要素归纳为以下三要素:安全、健康、智慧。安全是基本保障居民生活最基本的要素。

  1. 人脸的应用:人脸通。住户进入小区大门、进入楼栋单元可通过人脸识别开门,进入小区主入口时同时进行测温、联动校验健康码状态,实现零接触通行,有效降低人与设备的接触;同时快速实现人员防疫管理。对黄码人员或出入中高风险区人员进行快速识别,避免瞒报事件。

2、访客管理:基于云平台的访客管理系统,用户可在移动端接收访客到访信息,与访客云对讲开门,或发送访客邀请链接,为访客授权临时通行权限。

3、AI助力安防:通过视频监控画面对社区内异常行为进行预警。老人、儿童的跌倒报警,进入危险区域、水景区预警提醒;活动场所聚集闹事行为预警;平台记录所有住户的人脸信息,当多次采集陌生人脸时产生预警。

4、数据的应用:在公租房、人才公寓等特殊住房,可通过人脸信息识别进行转租预警,多次采集非登记租户人脸信息,或者住户长期不进入小区,长时间不能捕捉到人脸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分析,产生转租预警,及时通知物业人员上门查看核实。

5、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平台与社区平台进行对接,社区的数据可与住户的数据进行交互,可实现业主进入小区,则户内开启回家模式,提前打开空调、暖气、入户灯等。家庭报警信息可同时通知业主移动端和物业安保中心;

6、线上服务:业主可通过移动端在线缴费、在线报修及投诉,物业也可及时服务业主,与业主线上沟通,拉近服务距离。物业接收线上工单及时分派工单、及时调度,业主可工单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形成物业考核依据。

7、绿色与健康管理:对社区生活环境的监测和控制,设备自适应运行,依据当前环境情况进行设备运行策略的调整。对住户身体健康的管理,为住户提供健康小屋服务,健康数据可存档提供给第三方健康机构,追溯身体状况,有效的进行健康管理。

四、智慧社区建设遇到的问题

1、建设中软硬件设备结耦难度大;

规划应用过程中对使用逻辑及数据流程进行的设计与实际硬件部署过程中的存在差异,例如人脸数据的统一下发,在多个系统中需要用到人脸数据,如出入口道闸、访客管理、单元对讲等,由云平台统一下发经过权限分类的人脸信息至各个系统的硬件中,但是每个设备对人脸照片的识别度不同,对采集人脸信息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分辨率、背景色、像素等,如何统一采集入口,使采集信息满足所有设备要求,在对接和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磨合;再例如不同硬件设备对信息的同步获取时间存在差异,是异步获取或者同步获取的逻辑在设计之初无法考虑周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忽略,应用测试时进行优化调整,整个周期较长。硬件调试和软件应用的部署时间不同,应用的调试又影响着硬件设置的同步调试与传统智能化硬件设施建设有巨大差异,可能存在拉长硬件设备调试的时间。

2、信息安全的保障;

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拓展服务渠道,社区管理掌握着一手用户资料,用户资料的保存管理和调阅需多重安全管理手段,当用户资料需要同步至云端时,更加需要对隐私信息的加密保护,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和安全等级的设置是目前云服务建设的薄弱环节,信息上云后应对公网的攻击也存在管理风险。部分住户注重隐私保护,或者对物业公司的信任度低,不愿意提供基础信息,对应用的拓展和拓宽服务渠道都是不利的影响。

  1. 智慧社区建设的推进和未来发展;

国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大原则,近年对住房的管控政策也不断加大,集中供地、“三条红线”、压降贷款等等政策组合拳,市场对住房的预期也影响着智慧社区建设市场化的道路,房企各项建设预算在缩紧,对传统智能化的投入也在缩减,建设和打造优质住房提升服务的同时,对资金的投入却是现实问题,智慧社区的建设对品牌的建设有积极推进作用,大多数房企在转变这样的想法后也需要足够的在资金支持,因此有理由相信智慧社区推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市场化。在政府主导或政企合作项目中,智慧社区的建设是促进与智慧城市结合的一步,也有利于政府的落实引导和监督工作。

五、结语

智慧社区的建设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为人们建设更美好的生活。发展智慧的社区环境还有很大的潜力,但在技术不断发达的同时,将先进技术运用到社区建设中时切忌为了智慧而智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倡导便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先进技术的堆砌。

参考文献:

  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小区发展研究》柯奕峰 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

  2. 陈立文,赵士雯《智慧社区运营管理体系及平台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当代经济管理.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