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教出情理,《兰亭集序》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循序渐进教出情理,《兰亭集序》教学初探

郭德俊

聊城大学文学院  252000

摘要:以赫尔巴特的教学理念作为理论基础,立足其提出的教学过程四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在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兰亭集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地探索创新,其教学模式可以设计为:“直观导入,激发兴趣—情为线索,新旧串联—构建体系,深化主旨—知识运用,探究升华。”


关键词:循序渐进 《兰亭集序》 情理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四阶段中,“明了”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即在新课讲授的时候通过教师示范或者运用直观教具将新课的内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并明了新概念;所谓“联想”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二步,即教师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旧知识建立起联系。所谓“系统”是指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即在联想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深思熟虑并形成最终的结论。所谓“方法”是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为此,《兰亭集序》这篇文言文的教学可以以此为依据设计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就是教师采用直观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第二步则是在教师启发下引导学生注重将新旧知识相结合,以旧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生发出新的知识经验,且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三步则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作者的背景知识、人物特征等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建构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深化学生对作者主旨思想的理解感悟;第四步则是设置探究性活动,将学习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实践运用,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升华。

  1. 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环节是教师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又强调直观导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因而教师在教授《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对于“流觞曲水”这一成语的理解,接着通过幻灯片播放影视剧中“流觞曲水”的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流觞曲水”是怎样的活动,接着教师可以回归文本,由此引出东晋著名诗人、书法家王羲之某一天就与他的朋友来到山间流水旁饮酒赋诗进行流觞曲水这项活动,接下来再请学生们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问题包括:王羲之与他的朋友因何而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相聚的?

这样设置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对文中提到的“流觞曲水”这项活动有着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能引出作者在兰亭集会的目的是为了“俢禊事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寻求答案。

  1. 情为线索,新旧串联

“文似见山不喜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的情感起伏不定,由最初因良辰美景乐事而乐,转而因死生无常、乐之不永而痛,继而又悲古人、今人与后人,文章可谓一波三折、起起伏伏。因而,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应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情感的转变,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开展教学,并让学生探究作者因为什么生发出此情此感,其情感又为何经历了这样地转变。要引导学生抓住第一二段的“信可乐也”,以及第三段的“岂不痛哉”,最后一段的“悲夫”,由此展开教学,层层推进,逐层分析,体会作者情感转变的关键点。如第一二段作者兴致盎然、乐趣横生,由此教师可以安排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因何而乐,乐在何处,让学生以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出来;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因何而痛、因何而悲。如此便能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了初步地理解感悟。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转变的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文中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生在教师这样一步步地引导下可以初步感知作者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这一环节中,由乐转悲是关键,教师旨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情感转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让学生清楚作者情感为何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赫尔巴特强调的将新知识与原有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观念,引导学生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俯仰一世”与之前曾学习过的曹操《短歌行》中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及孔子《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先前所学习过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于人生短暂、世事瞬息万变地感慨,由此更好地理解作者由乐转痛继而转悲的关键。

《兰亭集序》表达的正是对于“人生短暂”“生死无常”“乐之不永”的悲痛,在新旧知识串联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情感转变的过程中,学生既能理解作者情感急速转变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对于死生的感悟,从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1. 构建体系,深化主旨

由新旧串联,情为线索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尚不足以形成系统,学生只是在心中对作者的所思所想有了大体轮廓,想要形成知识体系还需引导学生对作者其人、写作背景等深度分析。正所谓知人论世,由此便能在心中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思想主旨等形成一个体系,从而拓宽深化文章的主旨。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关于王羲之的相关介绍,包括其家世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等,如可以提供王羲之的家世背景资料,让学生知道王羲之出身于东晋四大家族之首的琅琊王家,世代兴盛,“旧时王谢堂前燕”,“王与马,共天下”,这都是王家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王家的势力,引来了当朝者的忌惮防范,重用其他人试图与之制衡。让学生明确王羲之显赫但被当朝者忌惮的家庭背景。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性格,也就是王羲之即便生于贵族之家,位高权重,仕途无忧,但是并没有成为纨绔子弟,荒废政务,反而勤勤恳恳一心为民,忧民之所忧,且长于谋略,有着高超的政治能力。此外,还可以向学生呈现王羲之写作这篇《兰亭集序》的时代背景知识。从对其写作背景的展示中学生可以知道,当时是晋朝司马氏当政,司马氏性情残暴,治世无道,文人雅士在这种世态下身怀才能却不愿躬身于朝廷,因而消极避世,崇尚清谈玄理、崇尚老庄虚无,其内心的苦闷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由于他们对当时政治失望且政治上又难有作为,因而引发了他们对于生与死的慨叹。

正是由于作者自己的家族势力被当朝者忌惮加之司马氏的治世无道,自己心怀家国、忧心百姓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借笔抒发自己心中郁结的死生之悲,文中最后一段,作者的悲又包括对古人之悲,对今人之悲以及对后人之悲。对古人之悲是因为古人和自己一样有对自己的生死无常、乐之不永的慨叹,对今人之悲则是对今人崇尚老庄哲学,将生与死、寿命的长与短看作等同这种麻痹自己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的无奈与惋惜,对后人之悲则是有一种对世事无从改变,悲剧无限轮回的无力感。教师在讲授此部分时,强调知人论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让学生对王羲之最后发出的“悲夫”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四、知识运用,探究升华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第四阶段是“方法”,也就是对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基于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在探究性学习与作业布置上下功夫,以此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性活动,由此更加近距离接近作者,与作者同频共振,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教师可以设置一项思考王羲之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探究性问题。对于这项探究性活动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对王羲之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深入理解,加以探究升华。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引导学生对王羲之的家世、性格特征、创作兰亭集序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了学习,因而学生可以站在一个多方位的视角审视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至于剑走偏锋任意解读。针对这一探究性活动,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文中最后一段作者表达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结合当时社会士大夫崇尚老庄思想,避世谈玄论道的时代背景对此作出解读。让学生明白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喜好虚无主义的清谈,崇尚庄子主张的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些观点。而作者则不以为然,与时风为悖,大胆否定庄子的这些思想,在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体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无的执着努力,教师在这项探究性活动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的思想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将在本文中学习到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作手法,以及运用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写作。

以赫尔巴特的教学程序四阶段作为理论基础,分别设立直观导入,激发兴趣;情为线索,新旧串联;构建体系,深化主旨;知识运用,探究升华四个教学步骤,循序渐进推进教学,教出《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的情理,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席思博,潘天英.超越生死与悲乐的生命范式—《兰亭集序》的生命意蕴刍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1):125-128.

[2]陈引驰.《兰亭集序》的“情”与“理”[J].名作欣赏,2021(28):57-63.

[3]严景东.解读《兰亭集序》的按钮[J].中学语文教学,2018(06):47-49.

[4]骆雁琳.层层推进教出《兰亭集序》的深意[J].语文建设,2018(12):23-26.

[5]柳冰.“四步诵读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J].职业,2018(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