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欧班列(成都)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疫情下中欧班列(成都)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董红军 吴佳宝 李金雨 李育华 廖梦怡 *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当前全球正在饱受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各国经济贸易遇到巨大挑战,经济贸易物流运输遭遇上升瓶颈。中欧班列(成都)作为亚欧陆路运输的桥梁枢纽,截止2021年,已经运行8年,发展境内互通城市20个,境外站点城市达63个,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中欧班列(成都)在疫情期间常态化运行,开行量逆势增长,本文通过分析中欧班列(成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现状,对比其疫情前后开行量及货物情况,探究疫情对中欧班列(成都)带来的影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关键词:中欧班列(成都);现状;发展趋势

1.中欧班列(成都)简介

1.1班列概况

中欧班列(成都)首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行,具有开行数量多、时效快、范围广的特点。截止2021年7月12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已经有8年时间,发展境内互通城市20个,境外站点城市已达63个,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000列,打通了成都至欧洲最远城市的海铁联运通道,以成都为中心交通枢纽,向东连接日韩等国,向南扩展到东南亚国家联盟,向西挺进欧洲,向北直达蒙古、俄罗斯等国,建立起全球海铁联运通道,具有开行多、最稳定、时间短的特点[1]。拥有富士康、戴尔、TCL、苹果、沃尔沃等3500个客户。中欧班列(成都)进口货物共有16个大类,其中包括机械设备类、运输设备类、木材类、杂项制品类、机器类、化工类、贱金属及制品类、食品类、纸类等。出口货物共20个大类,其中包括植物化工类、产品类、皮革及制品类、机器类、纺织类、鞋帽制品类、塑料橡胶制品类、仪器类等。中欧班列(成都)致力于“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为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打造更加快捷便利的运输平台,从而有效推动城市产业供应链生态发展。

1.2线路简介

中欧班列(成都)至今稳定发展,初步形成以中欧班列(成都)-中线双向稳定开行为主、中欧班列(成都)-北线、南线两线为辅的“三线并行”格局。

62c29554574a6_html_c1ed7629b15c315b.png

图1 中欧班列(成都)北、中、南线路图

中欧班列(成都)-中线于2013年正式运营,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始发,途径境内宝鸡、兰州,自乌鲁木齐的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出境,过境外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到达波兰的一级节点马拉舍维奇后,分别运输至二级节点罗兹、蒂尔堡、纽伦堡,班列线路全长分别为9826km、10858km、10546km,去程运行时间分别约为12天、14天、14天,对应回程运行时间分别 约为15天、17天、17天。

中欧班列(成都)-北线于2017年正式运营,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始发,途径境内宝鸡、西安、大同等地,自二连浩特出境,过境外蒙古国到俄罗斯托木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白俄罗斯明斯克,并通过明斯克辐射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班列线路全长11565km,运行时间约12天。

中欧班列(成都)-南线于2017年正式运营,从成都始发,自新疆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出境,途径阿拉木图,通过两次铁路,一次轮渡运输至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班列全长12826km,运行时间约15天。

2.疫情下中欧班列(成都)的发展现状

2.1疫情期间运行概况

当前全球饱受新冠肺炎病毒影响,全球经济贸易遇到空前的巨大挑战,人们日常生活受阻,全球经济供应链被严重阻碍,经济恢复愈加困难。中欧班列(成都)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交通枢纽,连续多年开行量位居前列。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都)因其运输成本低,人员接触少,安全稳定性高的优势承接了大量公路、海洋、航空运输无法胜任的货运业务,使得其成为国内开行数量最多,涉及区域最广,运输时效最高的中欧班列。据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22日报,中欧班列成都截至2月17日,开行班列累计198列,开行数量同期对比不降反增,货物涵盖电子产品、汽车、服装、木材等。

中欧班列(成都)在疫情期间,运营合理,内部层次分明,高新技术投入得当,运输模式新奇有效,在疫情期间克服了疫情全球蔓延的不良影响,增加了对运输线路周围的基本物质保障以及科学合理的路线组织安排,使得中欧班列(成都)在中欧班列中进入了稳定的持续有效的常归化运营模式[2],并且在维持国内外贸易平衡和稳定市场形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新闻网2020年8月3日报,在新冠疫情的反复爆发背景下,中欧班列(成都)严格把控运行质量,落实防疫政策,仅在2020年上半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运行近3000列,其中,智能家电,电子产品等逐渐成为主要货源,占出口总量68.35%。

2.2运行数据对比

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成都)近六年开行数据及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年增长率如表所示。

从数据上来看,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数和中欧班列(成都)自2013年以来,班列开行数量逐年提升,2019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迅猛增长,全年开行数高达46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总开行数的55.9%。

2019年底,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但中欧班列(成都)通过和重庆班列合作,成渝两地的开行数高达5000列,其中从成都发行的班列达2800余列,占全国中欧总班列开行量的22.5%。

2021年,成都和重庆两地正式达成合作,两地推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两地在2021年的中欧班列总开行数达4800余列,占全国总开行数的32%,货物价值高达2000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一。

从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年增长率来看,在疫情前,中欧班列(成都)在开行数量上突飞猛进,呈几倍增长状态。从2019年年底开始,由于疫情的影响,中欧班列(成都)的开行数变化幅度不大,但是其占据了全国中欧开行班列总数的三分之一。

表1 中欧班列及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对比表

年份

中欧班列开行数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年增长率

中欧班列(成都)在中欧班列开行数占比

2016

1702

460

294%

27%

2017

3673

1012

120%

27.5%

2018

6300

1587

56%

25.2%

2019

8225

4600

189%

55.9%

2020

12400

5000(成渝)

8%

40.3%

2021

15000

4800(成渝)

-0.4%

32%

3.疫情对中欧班列(成都)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其他运输方式受限,推动中欧班列(成都)运营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而与经济相关的物流运输遭遇到上升瓶颈,公路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均受到不小的限制,运费飞速上升,进出口岸拥堵,使得全球物流运输苦不堪言。而铁路运输在这个时期站出来挑下了物流运输的大梁,担任了全球经济贸易物流运输的主力军。铁路运输实行分段式运输,不会涉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人员接触大大减少,略过了众多防疫措施的限制,省去了很多财力物力的消耗,因此,铁路运输承担了众多海运、空运无法承担的货运业务,中欧班列(成都)承担了其中绝大多数货运业务,这无异于推动了中欧班列(成都)的运行发展,有效地提升了中欧班列(成都)的开行数量。

3.1.2开放港口拥堵,货物运输优先选择中欧班列(成都)

因为国际疫情防控需要,各国纷纷出台公共卫生限制措施,部分国家航空运输中断,全球海洋运输市场受到限制,多数国家选择将非必要港口关闭,这也导致了开放的港口异常拥堵。但中欧班列(成都)由于其独有的分段运输方式的优势,疫情以来中欧班列(成都)整体运行稳定,开行数量不减反增,中欧班列(成都)凭借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运输时效高、人员接触少等优势,在疫情期间达到常态化运行,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1106列,重庆2177列,乌鲁木齐1068列,山东突破1500列,苏州361列,武汉215列,对比其他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成都)全年开行2800列,开行数量位居全国中欧班列前列。

3.2消极影响

3.2.1疫情期间国际贸易被限制,部分班列暂停运行

国际疫情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疫情散点多发,形势严峻复杂。因为国外疫情难以控制,国际经过长达几十年来形成的国际贸易布局遭遇阻隔,国际贸易形势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国际物流运输货量受到影响[3]。中欧班列(成都)部分班列取消,2020年2月,受疫情影响,成都开往罗兹、明斯克、俄罗斯部分地区的班列暂停运行。2021年末,中欧班列(成都)实现了疫情下班列常态化管理,暂停运行的班列得到恢复。

3.2.2部分运输道路拥堵,大量货物积压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都)部分班列货运业务繁忙,货运业务量不断提升。但在中国境外的运输通道却受疫情影响,道路管控措施严格,道路异常拥堵,波白边境的马拉舍维奇,长期作为中欧班列(成都)进入欧洲的主要运输通道,但该通道在疫情期间业务量提高,货物运输通道过于集中,中欧班列(成都)运行无法按照理想状态来实现班列通畅,同时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作为通往欧洲边境口岸的关键通道,绝大多数的中欧铁路运输由此进入欧洲,平日已达到运行上限,货物无法正常通过,造成中欧班列(成都)部分班列货物积压严重。

3.2.3国外集装箱回流率下降,货物运输速率受影响。

在疫情期间,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国内开始逐步复工复产,而国外受疫情影响,许多产业停滞,导致国内外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存在货物集装箱出得了中国,却不能及时运回中国的问题。货物集装箱价格上涨严重,市场缺失集装箱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之在疫情背景下,国际贸易供应两端的信息不对称,无限放大了集装箱缺失的问题[4],货运公司也没有更强的运输能力,大量集装箱无法及时运回中国,导致中欧班列(成都)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并非全球缺箱,而是国外接货能力不足,重物卸下,没等空箱,班列已返回,集装箱回流率不高,影响货物运输速率。

4.疫情下稳定发展中欧班列(成都)的对策与建议

4.1加强与各国政府机关协调

由于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呈逆势增长,为保障铁路安全畅通,应该加强与政府机关沟通,减少报关次数、尽可能统一运单,加强沿线国之间的沟通,使沿线国之间能够执法互认。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和时间的同时提供强有力的运力保障。

4.2保障稳定运行,弱化疫情影响

坚持中欧班列(成都)五定模式,对货物做到应接尽接,应运尽运,全力承接因疫情受阻的航运海运货物。推动公路、铁路、水路多线结合的运输方式,建立健全的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都)突发情况应急预案,货运人员、货物采取针对性消杀措施,有效防止新冠疫情蔓延。

4.3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

疫情下,境外企业、工厂、港口、复工率不高,导致通过班列出口到境外的集装箱多于进口货物的集装箱数量,出口集装箱散落在全球各地,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达98.4%。基础设施达到瓶颈,不断的货运需求与基础设施达到饱和,对集装箱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国际铁路物流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增大,导致集装箱回流不畅,全国出现集装箱一箱难求的现象,加大市场对集装箱的调集,提高集装箱周转效率。

4.4重点开发新线路,优化班列开航布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远东港口以及陆路口岸拥堵情况层出不穷,研究市场需求,扩大版图,在枢纽节点做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发新路线,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班列组织方式[5]。缓解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影响的国际物流运输压力。

4.5持续优化运营模式,提高运输质量

对中欧班列(成都)中线、北线、南线进行动态调整,最大化压缩运行时间及成本,合理制定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班列运营质量,加大回程货源市场开发力度,通过开发“班列+”新模式,发掘“班列+冷链、跨境电商、金融”等新形式,从而带动中欧班列(成都)的产业链、价值链。

4.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智能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科技逐步趋向智能化,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中欧班列(成都)信息化发展平台。加强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提高班列运输过程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班列智能化。





参考文献:

[1]谢建英.蓉欧班列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v.40;No.293(11):36-37+47.

[2]廖鑫玥,黄泓晟,李柯依,王向婕,张议文.“一带一路”倡议下蓉欧快铁运营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No.466(08):30-32.

[3]王雄.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蓉欧快铁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v.28;No.101(03):74-77+89.

[4]陈晨,徐静.中欧班列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9,16(05):1-7.

[5]刘畅. 中欧班列干支结合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第一作者:董红军(1999.08-),成都工业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与贸易

通讯作者:廖梦怡(1991.07-),成都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学

项目基金:成都工业学院2020年“青苗计划”项目《疫情下蓉欧班列现状及趋势分析》(项目编号:2020QM010)


第一作者:董红军(1999.08-),成都工业学院,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与贸易

通讯作者:廖梦怡(1991.07-),成都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