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有法,助推学生习作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观察有法 ,助推学生习作思维

胡飞飞

浙江省 义乌市后宅小学 322000

【摘 要】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意识,学习观察的方式,提升观察的能力,从而逐步达成本单元的习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立足文本的同时牢牢把握该习作单元的独特体例,课后就观察记录进行有效延伸,并依托乡土资源巧用观察方法成功助推学生习作思维的生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观察 习作单元 本土资源 习作能力

一、深入解读文本,领会编写意图

(一)立足文本,观察有“序”

本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高度统一,课文的选编、助学系统的安排与习作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

《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述了作者搭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并在途中观察、认识翠鸟。作者牢牢抓住翠鸟的模样,从外形到捕鱼,利用一系列捕鱼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在教学中我先播放一个翠鸟的视频,让学生对它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回归课本,我让学生带着“翠鸟的外貌是怎么样的?”的问题自读思考。接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同时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了解“我”对翠鸟捕鱼动作的观察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后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自读思考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圈出相应动词;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翠鸟捕鱼的情形。最后再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二)联系实际,观察有“据”

《金色的草地》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草地不同时间段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1.草地颜色的变化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划出描写蒲公英花朵形态变化的词句,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播放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的视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性。

2.拓展蒲公英课外知识

课堂教学还可以用绘本的阅读方式呈现。作为拓展延伸,我觉得这本爱心树系列绘本《蒲公英》是一本很好的参考。它介绍了蒲公英从一粒种子成长的过程,并以逼真的图片展呈现了蒲公英的细微组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静态的图片中蒲公英形态,从而联系课文,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蒲公英花朵张开和合拢造成草地变色的原因。在课堂上呈现时,学生特别感兴趣,虽然蒲公英在农村很常见,但是他们却没有如此细致地去观察过,对蒲公英的印象只停留在种子会随风去旅行,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绘本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们意识到原来观察是一件这么有趣,这么有价值的事,以后在生活中也要多加以观察,发现身边的秘密。

(三)学习例文,观察有“法”

1.《我家的小狗》一文,作者观察到:小狗“王子”淘气又不失可爱,为了让学生懂得因为作者观察的仔细性,课上我发放了导学单,通过学生的自读课文,自我揣摩,参考例文右侧的两个旁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细致观察,最后引导学生对PPT呈现的导学单进行填写,从而令学生对习作的思路更清晰。

因为学校地处农村,土狗到处可见,几乎每个学生家都养了狗,所以课后作业就以观察记录狗为重点,完成观察记录单。为仿写《我家的小狗》提供素材。

2.《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写出了作者通过多角度细致观察,对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进行了一番生动的描写。

为了学习并模仿此种方法,加深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方法,课堂上每人发了一个苹果,作为指导学生观察苹果的道具,我利用学生刚学会的思维导图,借此方式展开对苹果的细致观察。可通过触觉、视觉和嗅觉,了解苹果的手感、颜色、形状与味道。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有感悟,才能把作文写具体详细。

  1. 巧设指导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一)“蒜宝宝”成长记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所以习作首先要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习作单元我要唤醒学生观察的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去观察的兴致,鼓舞他们通过不断观察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从而为习作积累有效素材。

在激发观察兴趣,指导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后,让学生多做观察性作业布置的观察日记,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学生很难将蒜头和蒜叶联系在一起,所以通过全班学生土培大蒜,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下面是师生共同记录的“蒜宝宝”成长记的观察单(以大蒜主要变化的次数为记录)。

(二)深化观察方法

通过这样的引导,一步一步为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指路,并让学生课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进行观察,并将变化做在事先设计好的观察记录单里,深化观察的方法,体会通过观察发现事物变化的喜悦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因而我在立足于课文的基础上,延伸课外教学,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用到课堂以外,把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融进习作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张卫其.教学月刊(小学语文)【I】.浙江 ;浙江教学月刊社,2018(10).

[2]王国礼.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