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高洁

和田市嘉兴幼儿园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对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并因人而异地采取各种培养措施。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抓语言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做好实践分析与总结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好幼儿语言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语言能力

引言

学前教育对于每一个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学前教育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萌芽阶段。如果幼儿在学前时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将会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幼儿在学前阶段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就会出现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现象和问题。因此,幼师在学前阶段,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减少随意表达,从日常生活规范幼儿的语言行为,还要在幼儿教学阶段纠正幼儿的发音和吐字,丰富幼儿的语言积累,摒弃惯性思维,培养幼儿的语言品质,不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讨,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供幼师参考。

1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益于幼儿思维的有效开发。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相对等的正是幼儿的思维,只有具有敏锐的思维,才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事情的分析处理才能更加明确,逻辑才会更清晰。所以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发展幼儿思维的重要环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分析确认,还需要进行综合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判断,实现全面的推理,最后才能够运用语言进行组织表达。这正是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重要体现。

1.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益于幼儿今后的良好发展。语言是进行交流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主要是靠语言来进行的。幼儿阶段如果不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沟通培养,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日后的沟通中产生一定的问题。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变得阳光开朗,真正意义上达到想说、不管什么环境下都敢说,并且喜欢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如果在幼儿阶段不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内向性格,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所以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

2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策略

2.1丰富语言教学素材,使幼儿“乐说”。语言素材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拓展语言素材,将给语言教学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语言素材丰富了,交流空间也就扩大了,幼儿有了更多的语言交流渠道,自然更乐于表达。而且,丰富的语言素材可以支持教师组织设计大量的语言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幼儿的表达。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拓展语言素材,使语言教学素材变得更丰富多样,支撑语言教学顺利有效地展开。

实际工作中,教师以幼儿的感性认识作为切入点,从幼儿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经常接触和学习的文本内容等方面着手,大力挖掘可利用的语言素材,丰富幼儿语言教学素材,使幼儿在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下更乐于表达。幼儿教育常用的语言教学素材主要为课本、书本和一些相关的幼儿活动,如语言活动、游戏活动等。这些语言素材集中在幼儿园内,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社会化语言发展需求。教师应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拓展幼儿活动空间,使语言教学素材丰富多样。例如,教师带幼儿在森林公园种植花草树木,带幼儿参观博物馆等,或让幼儿参与幼儿活动的组织安排,把幼儿的交流空间从园内拓展到园外,实现语言教学素材的拓展丰富。在如此多的语言素材下,幼儿主动交流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实践丰富了,比以往更乐于表达。

2.2在情境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在语言活动中实施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出相对应实际生活的情境再现,教师可利用教具、图片、多媒体视频的辅助,来让幼儿了解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以此来巩固新知,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教师通过创建生动而真实的情境,来为幼儿间的沟通创造机会和话题,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为幼儿提出一些话题供他们探讨。幼儿在探讨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连贯性。情境教学能够带给幼儿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中来进行模拟,以此来加深幼儿的记忆,有助于幼儿尽快掌握知识内容。

2.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幼儿思维在幼儿的认知范围内,他们会感觉上课非常无聊,枯燥乏味,从而就会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不言而喻,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幼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幼师还可以多多研究国外的幼儿教育方案,再将国内的方案与之进行对比,参考其中有利的价值。然后,教师可以对幼儿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多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各方面的表达能力。

例如,幼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幼时可以在活动当中通过做一些肢体动作或者是哼唱歌曲的旋律,让幼儿猜测这到底是哪一首歌曲。在猜歌曲的过程当中幼儿的大脑就会高度集中,并且还会调动眼部、手部、脑部多种器官表达所想的内容,幼儿还会跟随幼师的旋律哼唱歌曲,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猜歌识曲这个活动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在提问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将对幼儿思维的发展与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做游戏的概念理解,还会使他们爱上游戏,进而爱上学习,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与语言表达能力。

2.4纠正发音吐字,丰富幼儿语言积累。因此幼儿在首先,幼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带领幼儿经常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或者广播。通过正确规范的读音去引导幼儿规范自己的语言发音,使得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正确的吐字发音。其次,幼师可以在幼儿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绕口令教学法,例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使得幼儿通过绕口令的形式,能够逐渐规范自己的语言发音。最后,幼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做游戏的形式,纠正幼儿的吐字和发音,比如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中的一个幼儿拿起某样物品,让另外的幼儿去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要发放一些道具,道具的选择,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使得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一部分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能够认识更多的物品。另外通过这样的小游戏,锻炼幼儿的发音,使得幼儿吐字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发音更加标准,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丰富幼儿的语言结构。

结语

综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应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更好地去促进语言思路的逻辑性,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说出心声,讲述故事,讲解问题,交流经验。在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道路上,教师应鼓励幼儿多听、多说、多看,在教学活动中继续挖掘、探索和开发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交流和沟通中获得更多自信。

参考文献

  1. 义当草.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51):176.

  2. 陈丽华.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实践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90.

  3. 李晓丽.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好家长,2021(20):26.

  4. 刘俊平.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小作家选刊,202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