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策略

吴碧娜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我国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来看,初中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思维,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而更好的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人文教育

1 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初中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和人文教育,其中得有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结合德育与人文教育的特点来看,德育与人文教育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人格魅力。然而实践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思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简单的将知识教学当作自己唯一的教学任务,而对思想道德培育和人文教育缺乏关注和重视,二者的融合更是无从谈起,过度的强调文化知识教学,最终导致学生的思想品格和人文素养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策略

2.1 德育目标具有人文性

初中德育教育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目标对德育的实施具有导向和细化的功能。结合初中德育的课标要求以及显示需求来看,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满足新时代初中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初中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高尚情操的优秀公民。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客观的成长规律以及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教育价值,将人文教育纳入德育目标,将人文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德育目标的初衷的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目标应当充分彰显人文性,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中融入人文要素。结合初中德育现状,思想品德课程是开展德育的主要方式,在设定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时,应当将人文思想渗透到课程计划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还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追求,提升人文素养,不断完善自我,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教育内容具有人文性

初中德育内容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关键,内容的安排和设计直接影响人文教育融入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初中德育内容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德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德育内容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将人文素养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有目的的融入人文教育素材和内容,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情况来看,课本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人文教育素材,教育工作者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有效发挥这些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价值。在设计教育内容时,既要考虑德育效果,又要兼顾人文教育作用,还应当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情况。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内心生活和现实情况,给予学生成长上的关怀与爱护,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思想和心理上遇到的障碍,使德育内容更加具体和细化,同时借助人文教育资源,对德育内容科学处理和优化,保障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3 教育过程具有人文性

初中德育的过程应当充分体现人文性,把人文关怀渗透到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学校的管理者应当重视自由、公正、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当真诚友善的对待学生,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勇于说出内心的困惑和情感。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重视教育工作者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工作者作为德育和人文教育的主导者,其自身的道德品行和人文素养会对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提高对教师的品德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教师自身也应当主动的学习,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以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多阅读人文方面的书籍,包括文学、哲学和史学等,致力于提高自我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将人文关怀纳入德育过程中,积极融入新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和人文教育。综上所述,初中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应当从做角度着手,同时也应当把握各个环节,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2.4 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习惯用“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开展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健康发展。德育与人文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格,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对中华美德的传承以及人文精神的继承。只有坚定地把握主体性原则,才能更好的推动学生道德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德育过程中需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注,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完善,致力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与健康的成长。传统教育因循守旧,盲目的灌输,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精神层面与情感层面的需求,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人文教育更是难上加难。现代教育工作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注重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在德育中渗透人文性,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和统一,充分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道德水平低下或缺乏人文素养的人很难在社会上获得较好的发展。因此,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初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致力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本文简单的讨论了初中德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德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几点策略,希望对初中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田海洋,杨通知.生活·实践·德育:实践中心观视角的德育与生活关系辨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8).

【2】马耀孔.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6).

【3】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