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郭继华

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652400

摘要:生物是一门需要重点学习的学科,学生在此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可提高生物素养。但是,因从前教育理念的制约,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与当前所倡导的教育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在新时期,教师需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为学生构建富有吸引力的高效生物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引言

生物学科与生命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据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大势所趋。将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进一步深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是现代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高中生物教学展开了探究。

一、创设合适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出来,就需要把符合高中生心智特点的情境创设出来,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使得高中生物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生物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精神内涵,绝不只是简单的知识讲解能够概括的,为了在教学中把生物课程的内涵和本质凸显出来,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积极营造丰富的生物文化氛围,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探究,通过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以此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开情境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运用微课把农作物成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通过动画视频全景式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把自己掌握的光合作用原理和知识与现实中的情况结合起来。比如农作物栽种要“正其行,通其风”,这些都可以保证光合作用必需的CO2供应充足,“合理密植”目的在于保障作物的叶片得到充足的光照,这些因素都和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对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合适的情境和氛围中,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课堂主题内容。

二、组织学生探究学习

由于应试教育,生物课堂大多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降低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生物本身是一门探究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科特征,合理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不仅彰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又例如,在《人类遗传病》一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遗传病人的经历、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说一说自己对于“遗传病”的看法,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再根据教材内容或权威部门统计结果去验证猜想。这种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也容易纠正学生错误的生物学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学习兴趣,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延展能力,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应用书本上的固定知识。具体来说,生物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物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物实验分为验证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验证性实验是一个对已知结论进行验证的过程,验证步骤大多数是现有的、固定的,不利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就是典型的验证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更能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灵活的掌握所学知识的运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高中生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深入学习。

四、培养高中生生物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科的表现,涵盖了生物社会责任。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社会责任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社会责任,打造生活情境。以“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单元教学为例,让学生在生物课后自制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查问卷,通过线下调查和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有关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查资料,并进行整理。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与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讨论。实践性调查的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大众对于生物资源的了解情况,并根据得出的调查结果,发起有关生物资源的保护倡议,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宣传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学生以身作则,投身到生活场景下的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践中,定期检验实践成果,逐步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又如在“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进行科学探究,如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图片或者是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究,提出保护环境的可行建议。相比于枯燥的以知识点为讨论核心的模式,生活情境下的主动探究过程对高中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从而养成好习惯,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学生具备生物社会责任,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结束语

生物这一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紧密,开展对学生的知识教学不能只关注结果,也要注重过程。在高中生物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联系学生的特点、喜好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改教育思想,运用有效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发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稿(征求意见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韦红群.“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7,42(5):28-31.

[3]廖远朋,王煜.体医结合: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