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影《窃听风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解析电影《窃听风暴》

李彤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0 )

【摘要】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东德,背景是二战后分裂的东德西德,一个国防部窃听工作者和艺术家的故事。当局用高压统治来监视、整治人们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特工卫斯勒是监听、审讯的高手,他开始24小时监视艺术家的生活。


【关键词】政治;东德;人性

东德在1984年十一月份也就是柏林墙倒塌的前五年,东德国家情报局“斯塔西”对人民的恐怖威胁十分猖狂,国家安全被严重威胁。主角卫斯勒是东德秘密警察,由于怀疑剧作家德瑞曼撰写非法文章,他奉命在一栋华厦监控名剧作家德瑞曼和他的美丽女友一知名女伶西兰。“斯塔西”由于没有证据无法实施抓捕,因此委派卫斯勒全天候监控德瑞曼和西兰的行动轨迹,生活动态,他们期望能尽快找出关键证据来。通过日夜不停进行窃听工作、完全没有自我生活的卫斯勒,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融入了德瑞曼和西兰多采多姿的生活。他慢慢对德瑞曼产生了友谊,把作者当成他的朋友,他以“倾听者”的方式对德瑞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更分享了德瑞曼和西兰之间的爱情与争执、秘密与谎言,而德瑞曼和西兰却浑然不觉。


一、“看”与“被看”

影片开头,部长邀请卫斯勒到剧院。卫斯勒在楼上拿望远镜观看众人,上与下的位置,镜头的不断切换,俯拍与仰拍,这一切本身已经构成了权力关系,揭露了优势方与劣势方。影片呈现的关于德瑞曼生活的一切都是只有观众才能够看到的,卫斯勒作为监听者,他只能听声音。从观看的意义上来说卫斯勒不具备主体的意义,在窃听室内,镜头从天花板俯视威斯勒,有时从背后拍摄,暗示卫斯勒在监视着德瑞曼的同时也是被监视者。卫斯勒回到公寓时,摄影机在较远的地方固定住,好像在默默注视着卫斯勒,卫斯勒开门、在不同的房间穿梭,有关他的画面被不断切割重叠,看不真切,被突出也被遮蔽,他好像在被看,但又不是一个可以自由被看的对象,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即他作为权力客体而存在。表面看德瑞曼和克里斯汀是被监视的客体,卫斯勒是窃听的主体,但随着电影的进程我们发现,卫斯勒不在权力布局的高处,他是权力机器的一部分,甚至不是主导的那一部分。

摄影机位置的选择将三个主要人物作为主体的地位抹除,变成了上帝视野中没有确认主体的故事。连监视者卫斯勒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看者的位置。那么是谁看着这一切?是真正的权力者吗?还是作为观众的个体?影片开头的字幕提示到:斯塔西由10万专职人员和20万告密者组成,谁该为历史负责?个体在极端政治环境下的揭发、告密是一种无奈之举因而无需反思和负责吗?极端的政治高压环境下,人性是被扭曲的。克里斯汀没顶住审讯的高压出卖了德瑞曼,邻居通过猫眼看到了秘密警察安装窃听器,但因被威胁而始终没告诉德瑞曼,然而,人性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监听中,随着德瑞曼生活的全部向卫斯勒打开,卫斯勒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转变。


  1. 人性的扭曲和自我救赎

全片节奏缓慢,调子沉闷压抑。一场蓄谋已久的风暴,看似风平浪静的刮过了,风暴中心的人,收拾一地狼藉,接受被改变的人生。差点以为这就是个有点沉闷的以谍战之名讲人性幽深的故事,《献给好人的奏鸣曲》让一名体制中的工具人变成了沉默的拯救者,但是艺术毫无悬念的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同样,窃听者以牺牲一生为代价,保卫那束不甘熄灭的艺术之光,并且这种牺牲是悄无声息的,不需要被拯救者感恩和称颂,一个让人扼腕痛惜的故事。一边是冷酷无情、政治立场绝对正确的秘密警察,一边是艺术家。一边在暗,一边在明。正如他猎犬一样敏锐的嗅觉所指引的那样,德瑞曼夫妻的确有很多可以上报的“疑点”。但让卫斯勒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行动的过程中,它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自知。他开始被德瑞曼优秀的作品打动,悄悄潜入家中偷走了德瑞曼家诗集,悠闲的躺在沙发上品读着;他同样被德瑞曼的音乐打动,在监听设备那头听着德瑞曼弹奏钢琴,附身在椅子上不自觉中潸然泪下,他假装观众,和在酒馆里买醉的西兰聊天,给她鼓励和安慰——他被她的魅力所吸引,也为舞台上的艺术所倾倒。得知好友自杀后绝望的德瑞曼在家中钢琴上弹起《好人奏鸣曲》,卫斯勒被这音乐所打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做出了改变,人性的力量也得以在威斯勒身上复苏,他帮德瑞曼藏匿证据,修改监听报告,可见人性具有的超越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的力量。终于,机器蜕化出人性,杀手动了情。卫斯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德瑞曼夫妇处在被调查的危急关头时,他毅然放弃了光明前途来暗中帮助他们…


三、历史视角的现实讨论

1984这个年份已经非常有隐喻了。这部电影给人的震撼太大了,不仅仅是影片中卫斯勒的转变过程,德瑞曼及其朋友们对自由和艺术的追求,更大的震撼来自于影片之外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饰演卫斯勒演员本人的妻子就是一名告密者,剧中道具长曾被国安组织关押过,电影中所使用的窃听设备是历史上真实使用过的。电影拍摄时,很多在东德生活过的人都施以援手,影片中当局的办公地点就是当初东德真实的机关大楼。但只有前东德监狱博物馆的馆长拒绝了请求的。因为馆长说,在整个东德历史上,像卫斯勒这样的秘密警察,一个都没有。

在影片的最后15分钟,影片的高明和可贵,在于他给了被拯救者出路,在多年后得知真相,没有安排煽情的见面和表达,被窃听者从车窗远远的注视当初他的恩人,然后悄然离去,最终以小说《献给好人的奏鸣曲》表达了他迟到多年的谢意。真正的牺牲不需要表白,他纂改窃听报告,杜撰窃听情节,尽己所能救出女主,帮助作家转移罪证,一切源于他心中不曾熄灭的,对光、对美的执爱。电影告诉我们,人性是可以复苏的,善良是可以战胜邪恶的,自由是可以打败专制的。但史实告诉我们,并没有。电影的最后,柏林墙倒了,东西德统一,那些让人必须无条件服从的立场问题、严苛到泯灭人性的条例,都随着历史轰然倒塌,埋葬的是为此无谓牺牲的普通人,令人可怜,也令人哑然。


结语

这是一部比较压抑的片子,之前看影片简介合影评大部分都是在赞赏人性的光辉,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平凡限制了我对无限权力的想象!当权者可以随意决定小人物的命运,即使有头有脸的作家、演员、记者、出版商又能如何。在当权者手里,任由捏圆搓扁,所谓尊严,自由,甚至生命都不值一提。无限的压抑中,善良的人太少,也就是这种稀缺才彰显伟大吧!意识到并审视这种割裂感,可能正是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理由。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党派对立势必引发立场问题,个人与社会的抗衡往往力不从心,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需要说真话的人。


参考文献

  1. 成之珍.凝视与构建——《窃听风暴》中的“看”与“被看”[J].戏剧之家,2021,(17):151-154.

  2. 朱雯熙.德语电影《窃听风暴》中的叙事伦理分析[J].美与时代(下),2020,(04):111-113.

  3. 李艳婷.德国电影《窃听风暴》的人性维度[J].电影文学,2018,(07):143-145.

  4. 汪霞.解读《窃听风暴》的人性力量[J].电影文学,2014,(18):133-134.

  5. 曼弗雷德·维尔克,刘冬瑶.是纯属虚构还是亲身经历——关于电影《窃听风暴》的真实性问题[J].当代电影,2016,(07):121-125.

作者简介:李彤(1997.11),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