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分析与研究

生智强

身份证号码: 132202198001050618

摘要: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时常发生问题,建筑主体不同程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在实践施工阶段若没有加强重视,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及限制,难以更加有效对多种工作进行规范,难以提升土木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对此,针对人员素质较低、偷工减料及现场秩序混乱的情况,应加强对多种工作的控制,围绕耐久性和安全性展开分析,建立多种施工举措,促进土木工程结构强度的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措施

1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深受混凝土质地、土壤性质等的影响,耐久性包含的内容有抗渗透性、抗腐蚀性、抗冻性。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混凝土的碳化反应,这是因为该反应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进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抗渗透性而言,其与土质本身的孔隙、土壤的密度和裂缝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另外,建筑结构的抗渗透性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腐蚀性和抗冻性。在一般情况下,当建筑结构的抗渗透性不佳,建筑结构就会出现吸收了过多水分的不良情况,之后这些水分又会反复结冰、融化,导致建筑结构的抗冻性逐渐下降。此外,这些水分还极有可能含有一些强腐蚀性的物质,这就会导致建筑结构的抗腐蚀性受到不利影响。在选择混凝土的材料时,应当对水泥材料有充分的考虑,这是因为水泥材料的质量会深刻影响到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2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提升的措施

2.1加强基础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设阶段,结构耐久性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进行,主要就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对耐久性控制不够重视,并没有遵循新的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很多条文中的问题不断显现,自身对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为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应加强对基础设计的重视,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配置,需施工粉煤灰、矿渣等混合料,明确混凝土配置要求。同时,工程技术的看法已经陈旧,不合事宜,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产生制约,如加大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并认识到混凝土结构优化控制的重要性,进而在基础设计阶段做好全面规划,符合土木结构工程施工要求。

2.2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构件的使用寿命与材料运用息息相关,提升材料的耐久性是根本途径,而且近些年人们较为关注结构耐久性,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以混合混凝土的合理化运用,保证耐腐蚀钢筋的运用效果,以推广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全面保证材料的耐久性,使得工程结构的施工寿命得到保证。以土木结构设计安全标准为基础,从多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及问题,并合理进行规范控制,如资源供给、工程失效风险等多种因素。在社会经济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应重新审视现行工程设计规范安全标准。对于桥梁及交通土木结构风险后果,应围绕车流、车载、车速进行分析,了解其承载力安全度,做好全面的安全储备。对于建筑结构安全设置标准,应对不同意见进行收集,并了解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促进土木结构工程的顺利建设。

2.3使用阶段检测与维护结构

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施工阶段检测、维护和修理联系较为密切,不可被随意分割,对处于露天及恶劣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施工阶段的检测工作进行全面落实,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工程建设施工后,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根据现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及要求,合理对规范进行确定,提升整体工作处理的效果,并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在定期检测阶段,需要区分露天和恶劣环境下基础设施施工情况。为保证结构耐久性,需要在理论基础上落实到实际,准确合理地进行规范控制,了解多样化工作开展现状,对结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桥梁等工作做好定期检测,如玻璃幕墙、外墙体瓷砖等设施,土木结构工程建设方应承担检修与维护的责任,将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以预防作为基础,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隐患,实现更为准确且高效地处理问题。

2.4对安全监测设施的改造

在分析建筑物工作性态时,应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意识到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对于建筑物结构变形、裂缝及位移等因素,应依靠建筑原型材料准确评价建筑物的安全性,并针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但是,在评估阶段,受因素的影响,中小型混凝土建筑物中观测设施较为缺乏,甚至无法实施更为全面的监测,导致安全评估不准确。在有经验专家及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评估时,通过复核与计算,根据工程的安全性准确评估,对所存在的问题设施进行合理化改造。所以,针对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仅靠现阶段工作模式仍然存在缺陷,需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创新监测方式,将先进设施贯穿到各个环节,发挥一定的作用及优势,为后续土木结构工程改造及处理提供保障。

2.5加强对土木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对建筑工程需求不断增多,但目前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鱼目混珠,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合法性,合法招投标,遵循施工建设标准开展。目前,对于土木结构工程的建设,部分建设方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有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施工、竣工验收形式化的问题,导致工程在使用阶段寿命大幅度降低,甚至民用工程存在结构问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为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效果,应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强制规定,落实工程监督管理措施,保证土木结构工程的耐久性,避免受一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2.6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建筑行业带来较多的帮助,新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体制的健全可以将自身作用展现,而且通过技术标准的编制与修订,可以不断加强技术规范条文强制性,鼓励相关企业对自身管理规范进行健全,从而适应不同区域环境及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通过加大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掌握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合理对混凝土的使用进行规范,尤其是原材料的运用,应考虑区域性特点,注重科技创新与技术的进步,加大混凝土中高性能混凝土成本的应用,控制砂石与水泥资源,保证结构耐久性的同时,减少资源耗费,朝着绿色建筑趋势发展。

3结语

总之,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行业应重视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研究与应用,其关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国计和民生。但是,在土木结构工程施工阶段,受多样化因素影响,无法顺利高效对多种工作进行控制,严重影响结构耐久性。对此,为真实有效将问题解决,应加强对高性能预应力材料运用的重视,将高强度混凝土、预应力筋及新型纤维塑料融入土木结构工程施工当中,并在施工现场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严格遵循施工要求,进一步减少问题发生的概率,提升土木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韩星照.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问题的分析[J].居舍,2017,000(027):76.

[2]谭娟.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3]尹伟杰.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分析与研究[J].工业,2014,000(009):241.

[4]张洪润.土木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00(006):1-5.

[5]季超.土木结构工程中耐久性的分析和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