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记叙文写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3

高中大记叙文写作研究

农其业

广西柳州市融水中学 柳州市 545005


摘要:记叙文写作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可现如今,学生最害怕的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记叙文,也写不好记叙文。为了让学生能在写作方面有所突破,经过探索尝试,我指导学生写作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即为大记叙文。学生重在抓核心关键,在记叙文的主题、素材、谋篇和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写出具有一定水准的记叙文。

关键词:大记叙文 主题 素材 谋篇 语言 流行语


作文教学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极为困难的教学点。而记叙文写作更是难上加难的一个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这个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难以找到方向,写不好记叙文。

当前,学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着普遍性问题,主题表现生硬,素材趋同化严重,叙事记流水账,主次不分,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内容宽泛,语言平淡,没有吸引力。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面对记叙文望而生畏,老师也望文兴叹。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每次写作记叙文就出现各种问题。

在记叙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倡导学生写作“大气记叙文”,即写作相对复杂的记叙文。大记叙文篇幅稍长,事件紧凑,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主题鲜明,引人入胜。学生写作这样的记叙文,突出显示学生较强的写作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成效较明显。

复杂记叙文写作,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四个环节:主题、素材、谋篇和语言。记叙文,好比一套大餐。 “主题”是米饭,充实粮食;“素材”是菜品,特色美味;“谋篇”是硬菜,大块朵颐;“语言表达”是调料,锦上添花。

一、 主题要精而贯,让人“望之有魂”

作文主题要精准而贯穿全篇,统领全文。宋代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与。”文章无“道”,何以为文?表现明确的主题是文章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作文没有了主题,也就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价值。写作之前,学生要先确定好立意,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抓住作文的中心主题,并且确认全文所有内容都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高中生写作记叙文,往往缺乏主题意识。写记叙文时,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主题不明、或者主题不集中甚至没有主题的情况;或者有的同学就直接用话题来当作主题,出现大而空的现象,让人抓不住作文主题。这样没有明确中心主题的记叙文,就是一堆杂乱的文字,没有灵魂,毫无意义。

记叙文的立意,就是通过写人写事来表达自己对人和事的观点主张,表现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或者感悟的生活道理。所以,学生从生活中的人、事、物等这些对象中提炼出观点看法、启发或者感悟,再通过具体的内容把这些主题内容表现出来,这些就是作文的“道”,是思想内核。立意要做到精准明确,写作前必须先确定好。

定好了作文的“道”,在写作过程中,就要以此“道”来统领全文的各个环节,要贯穿始终,所有内容环节都要围绕此中心来行文,做到“不离不弃”。所有素材都要能承载这个“道”,或正面或反面都不背离此道。凡是“背离此道”者一律剔除;所有的段落布局谋篇都要依“道”而行,“离经背道”者一律清除;所有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再现此“道”,不能“衬道”者一律弃之而不用。正如韩愈所说“文以贯道”。

记叙文融合明确的中心,全文又处处紧扣中心行文,做到“文章有魂,处处有魂”,让读者能够“依道而行”,处处感受到作品的“魂”。主题就是一餐中的米饭,主要用以解决温饱问题。


二、素材要故事化,让人“观之有道”

主食米饭解决了,一餐饭能不能吃得有滋有味味,还要看菜品有没有特色。作文素材要能吸引人,就要独具特色。大家都知道,作文选材要“真实、新颖、典型、集中”,可事实上我们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经历,加上不会整理,很难做到所要求的“新颖、典型、集中”。现在的学生写作记叙文题材趋同化相当的严重,常见的题材就是写“送伞”“晚上送夜宵”“考试失利”“好朋友闹矛盾”等内容,写作素材没有新的东西,自然写不出很出彩的作文。记叙文写作的主流还是以写人写事来表达主题,独具特色的“故事化”的人和事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独特的味“道”,而不是“临文无味”。

学生如何寻找独特的素材呢?有亲身经历的生活素材固然最好,但事实上学生能以真实经历作为素材来写作文的情况毕竟是很少的。学生应尽可能地拓展选材的方向,避免与他人雷同,让自己的写作素材与众不同。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借鉴模仿改编转化,人事生活化故事化。但须谨记不可抄袭照搬。就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操作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合素材。

(一)借鉴亲朋好友邻居等身边人的故事。生活当中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能轻易地注意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所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也许是零散的杂乱的片段式的,但是只要学生留意,就可以将这些生活碎片连接起来,整合成所需要承载主题的素材。学生也可以将很多人的故事,汇聚到一个人的身上,以便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二)改编书本的故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肯定会阅读到很多书籍,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人物事件,而且又符合表现具体的主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之剪辑下来,加以改编优化加工,这样书籍中的事件就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很好材料。

(三)改编影视作品的故事。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丰富多彩,那些喜欢“追剧”的同学,肯定是观看过很多作品,其中就会发现很多感人的事件,同样可以将这些精彩的故事内容剪辑下来,再加以改造梳理,使之成为承载作文主题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就是经过学生自己再创造加工的典型的写作材料。

学生经过截取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来表达相应的主题,这个材料本身就是独特的,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而且不会与他人雷同,这样在写作素材方面就能做到独一无二,自然能吸引读者的注意。“素材”这个特色菜品,自然能引起“食客”的钟爱。


三、谋篇要吸眼球,让人“读之亮眼”

文章的布局谋篇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大记叙文写作的核心在于架设一个大的“框架”,为文章的布局谋篇作好设计。现今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或叙事平平,或记流水账,没有新意,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作文的布局谋篇下功夫。学生可以为大记叙文精心设计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曲折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袁枚在《随园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内容要足够吸引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核心内容的布局要做到一波三折。叙事内容经过小说式优化,行文顿生波澜,引人入胜,流连忘返。或者安排拆台反对者,或者安排多次失败经历,或者安排突发的变故,这些有意识地设计都能使整个叙事过程变得曲折,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项链》一文,围绕主人公借项链参加聚会到赔项链的全过程:“得到请柬而愁没漂亮衣服”“买得衣服愁没首饰”“项链漂亮而怕不借”“聚会获得巨大成功”“怕丢丑而逃离”“丢项链四处寻找”“借钱赔项链而受苦”“还完债务又获知是假项链”,全文情节安排生动曲折,大起大落。这样的情节安排很容易打动读者。

抑扬手法的使用,对比鲜明,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让读者内心起伏不平。《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贾宝玉出场的刻画,林黛玉先前听母亲的介绍而对贾宝玉有“顽劣”的印象,再听到王夫人对自己儿子“差评”,再到亲眼所见之后产生的好感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对人物印象特别深刻。抑扬手法的使用,人物形象前后形成反差,读者对人物的认识就更深刻。

巧设伏笔,前后连通,为下文的“恍然大悟”做好预设,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堪称设置伏笔的典范:林冲说“自己恶了高太尉”为下文小二听到“高太尉”三个字就特别留心作伏笔;林冲说“陆虞侯休要撞着自己,只叫他骨肉为泥”为下文坚决杀掉陆虞侯作伏笔;林冲买解腕小刀为下文用尖刀杀死陆虞侯作伏笔;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为下文草屋被大雪压倒作伏笔;买酒路上看到古庙为下文林冲借宿山神庙作伏笔;火盆内的火种被雪水浸灭为下文着火系人为纵火作伏笔;用大石头靠门为下文推不开门作伏笔。一系列的伏笔为下为作好了铺垫,让读者领悟文章的前后紧密关联。

叙事内容通过小说化处理,就避免了平铺直叙,情节发展张弛有度,波澜起伏。读者在阅读中被这些巧妙的设计所折服,在阅读上获得美的享受。

(二)巧设线索,连贯集中。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学生在写作中能安排明确的线索,就能使整篇作文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结构连贯而集中。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双重线索,这样的结构安排,作文的整体安排就更紧凑而清晰。

1.以主人公为主线,引出一个个事件,构成“一线串珍珠”形式,故事内容不零散,思路清晰,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为主线,通过进贾府所见抽闻,将贾府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故事引出来。

2.以物品为主线,引出与物品相关的内容,形成“连珠成链”,故事内容重点突出,比如《项链》一文,围绕“项链”引出“借项链、选项链、戴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赔项链、假项链”等一系列的故事内容,全文内容紧凑,一气呵成。

3.以情感变化为主线,引出与作者相关的故事,突出“情随事迁”。比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围绕作者的心境“不宁静、寂寞、喜悦、惆怅、哀愁、苦闷”来展开全文,全文“形散而神不散”。

4.以时间地点为线索,就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推动全文的进程。《包身工》一文,采用的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不同时段生活来展开,重点突出了包身工的起床、吃粥、上工、放工这些重要的场景,深刻地反映主题。

“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可见线索能更好的连缀全文而主题不离散。纵观古今经典作品,往往都安排有或有形或无形的线索。

(三)巧设角色,众星捧月。

记叙文写作,一般围绕人物活动来展开故事情节,我们往往都会通过一个主人公来展开叙事内容,而这样的一个人未免显得单调,而且单一的角色很难担起展示主题的重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记叙文中设计多个角色,以此来突出叙事的复杂性和生动性。这些角色都可以设计成为配角,或正面配角,或反面配角,丰富叙事的内容,形成“众星捧月”之势,烘托表现主人公,以此来强化主题。如课文《项链》除了主人公玛蒂尔德夫妇之外,还安排了众多的配角人物,女性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部长先生、其他太太等人物,这们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复杂,更能体现主人公在这环境之下的各种表现,深刻突出爱慕虚荣的主题。

(四)巧妙点题,含蓄委婉。

文章的中心在行文中自然流露,这是写作的极高境界。那么高中生的写作,特别是考场作文,文章的中心还是不能过于含蓄,还是需要作者能明确的点明题意,以便于阅读者能快速地领会要旨。 “点题,就是写作文明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题突出主旨。”记叙文的中心要如何在文中点明呢?记叙文的开始,不宜直接点题,这样显呆板僵化。在记叙文写作中,开头做好入题就可以了,让人把握作文的写作方向即可。而点题则应安排在作文的结尾部分,这样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体现了“卒章显志”的写作规律,比较容易让人能接受。

记叙文的点题不能让作者直接写出主旨,这样显然生硬,没有艺术感。那作文结尾如何做到点题而又显得水到渠成呢?主有三种方面最常用也是最有效,一是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主题,二是人物总结的经验教训来揭示主题,三是通过其他人的评论来揭示主题。例如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如此常识》的点题“‘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这样的点题,是整个情节发展到最后再总结的经验教训,自然贴切。


记叙文的布局谋篇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故事曲折,在于吸引人;线索明确,在于引导人;角色搭配,在于突显人;点题巧妙,在于提醒人。高中生的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篇幅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内,要安排有一定波折又具有大容量的情节内容,不能够做到每个环节都生动形象,要舍弃关紧要的枝叶而重点突出主干,各层次要高度地凝练和紧凑,做到真正“惜墨如金”。如此才能使全文各层次详略精当,紧凑自然流动。记叙文的“布局谋篇”着实是一套套“硬菜”,好菜不嫌多,这样能带给读者全新的享受。



参考文献:

①路德庆《写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二版

②郭玉芝《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论文网

③徐荣《谈谈作文点题》2016.5.14

④李守卿《语言艺术的奇葩》,《教育革新》2009年第5期

⑤张弛《网络流行语为何流行》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