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实施因材施教,打造小学音乐有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灵活实施因材施教,打造小学音乐有效课堂

范 尚元

重庆 市铜梁区 安溪小学 重庆 402560


摘要:因材施教的运用是针对个别小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音乐知识及对音乐教学的热爱程度,实施有目的、差异化的教学,这也是音乐课堂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小学音乐;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基本素质方面的差异。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不同,有些是先天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是无法改变的。学生基本素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音乐上。例如,有的学生天生就唱得很好,有的学生唱得走调。音乐素养主要体现在音乐素养的高低,上述先天差异是无法改变的。

基础能力的差异。在音乐教学环节,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媒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水平,可以有效参与活动。小学生必须具备接受、欣赏、分析、听辨能力,在这个能力水平上学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音乐学习兴趣的差异。每个学生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不同,因此对音乐教学的兴趣也不同。小学生学音乐最好的老师是兴趣爱好。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爱好水平直接影响音乐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的方法

课堂教学法。目前,许多小学采用课堂教学法开展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水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不仅不能撤销,还必须进一步加强。

社会实践教育法。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法是在实践中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正确引导小学生参与自己设计方案的主题活动。

隐性渗透教育法。隐形渗透教育法的关键在于小学生的感受和感化。小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接受教育。

互动交流教育法。互动交流教育法的关键在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公平交流,受教育者的学习环境越来越轻松愉快。互动交流教育法强调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和个性,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情感沟通教育法。情感沟通教育法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思想,在分析学生个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营造公平的师生关系,完成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目标。

三、对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陈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大部分的音乐教学课堂都有这样的情况:“音乐课太无聊了,下课要多久?”“音乐老师一直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各种音乐符号,音乐课太无聊了。”此类问题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还会降低音乐的教学和教育水平,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大多数学校对音乐课程的必要性不够重视,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意识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一味地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课程内容没有创新和新颖性。仅仅拘泥于教学内容的刻板印象,并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三)教学设备不齐全

在音乐教育方面,不少音乐设备不全,音乐课空缺,经费投入预算交少,没有引起对音乐教育的足够重视。小学生本身对音乐课的认识不足。很多小学生都觉得上音乐欣赏课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调整压力。教师对音乐课堂的控制不到位,教学内容过于片面,是音乐教育的短板,这些要素可以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

四、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因材施教,要了解教育对象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去精心备课。教师在备课前应该做好准备,对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对班级中喜欢音乐和不喜欢音乐的学生都要有详细的了解:喜欢音乐的学生有哪些特点?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寻找相应的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曲目进行练习。面对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引导,让这些学生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逐渐地接受音乐、爱上音乐。这样,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特点之后,就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准备音乐课的教学。

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的时候,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布置关于下节课的作业,让学生注重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然后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分享给学生,起到带头作用,教师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贴近生活,用小学生能听懂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表达。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是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有鸟叫声,有闹钟的声音,或者是邻居家宠物狗的叫声,还有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教师在讲述这节课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生活中他们常听到的声音去为他们讲解,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五、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因材施教,要分层次教学

由于实际的教学情况不同,教师的数量有限,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师就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音乐教师面对的学生也是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如果一个教师承担着不同年级的教学,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班级的风格特点对学生进行音乐引导。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学习音乐态度的不同,学生的音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是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想到这些问题,然后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和对音乐的态度进行分层次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的音乐熏陶,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到音乐知识。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的时候,面对低年级的学生,音乐教师就可以向他们介绍《小猪佩奇》《哪吒传奇》《机器猫》之类的动画片,通过在课上向学生播放这些动画片的插曲,然后让学生抢答。当有学生听出教师所放的音乐插曲属于哪个动画片的时候,就可以马上举手回答,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在进行高年级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音乐文化,如可以为学生讲述京剧,然后引入新课“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为学生拓展京剧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去辨别不同行当的角色都有什么样的特征。然后为学生播放京剧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样,教师通过不同年级的因材施教,就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知识,保持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兴趣。

六、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获得音乐的基础知识,认识乐谱,懂得乐理,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的学习热爱音乐,去探索音乐的魅力。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欣赏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所包含的强烈情感,通过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或者是利用自己的音乐技能开发其他的爱好,就是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实施针对性教学的目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激发了对学习某种乐器的兴趣,并能通过学习掌握这门乐器,以便今后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获得舞台经验和自信,或者是在生活中通过音乐的学习陶冶自己的情操。


参考文献

[1] 石琳.提高小学音乐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