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3

新形势下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厉爱丽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850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核心素养及核心竞争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气象教育培训中,应对传统教育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创新改良,不断提升学员专业素养,进而壮大整个气象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气象行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对策,以期为气象事业和气象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藏气象教育培训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的发展战略。为了推动中国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应认识到人才是关键性因素,并高度重视起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在不影响气象业务工作进行的同时,开展培训和学习并非易事。在现代化气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部门应始终贯彻落实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并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向基层气象部门进行延伸,以提升整个气象教育培训效果和质量。

1、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1.1全国气象部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

当前全国共包含了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分别是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隶属于国家级培训机构;西南区域培训中心,隶属于区域级培训机构;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科普教育中心则隶属于省级培训机构。

1.2西藏气象教育培训机构情况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科普教育中心(前身为西藏自治区气象培训中心 2002年成立)于2019年1月因区局机构改革后成为科级单位,主要负责全区气象部门远程教育培训、业务等不同岗位的培训工作。目前科普教育中心4人,管理岗(中心主任)一名、中级职称3 人。目前主要从事气象科普、气象教育培训工作。针对专业岗位培训的过程中,授课教师缺乏,尤其是开展新业务课程过程中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更为突出。当前,将于干部学院合作方式进行,已经建成了云录播室、直播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使得科普教育中心的办学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自培训经费统筹管理后,科普教育中心只需要负责举办、管理各种类型的培训。提升西藏气象教育培训业务能力,组织、策划本地精品课程建设。

1.3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科普教育中心先后承办气象信息员、防雷、装备监控平台、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探空综合知识、基层会计综合知识、县级领导干部(十九届六中会会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培训等)、档案登记系统、基层预报员、地面综合知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县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专项培训等各类业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800余人。先后举办20余期不同业务的远程培训班,受训人数累计3000余人次,完成了90%以上基层地面测报人员的轮训工作,拓宽了培训模式,加强了依托网络开展远程培训能力。通过局校合作,加强在职学历教育,逐步提高基层气象台站人员学历。2018年以来,面授的学员达到600多人。同时,该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加强学术交流,开展专题讲。今后还将大力开展网络培训,构建“时时能学习、处处能学习、人人能学习”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基层台站学习型部门建设,并利用该平台开展岗位大练兵,发现、选拔、培养一批业务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

2、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培训管理规范及考核评估机制不够健全

结合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提出的“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须先行”的气象教育培训理念,我区气象教育培训应将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作为中心,高度重视起培训工作,对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培训,进而为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方面的支持。结合科普教育中心实际,不难发现受到挂靠单位、人员熟练少、缺少独立场所等方面的限制因素,使得当前的气象教育培训仍旧在疲于应付办班的形式上停留,缺少对前期培训的需求调查、教学策划、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工作,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好才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2.2兼职师资队伍薄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师资培养有待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藏气象技术教育培训的内部师资力量主要是部门领域专家、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因是兼职教师,平常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使得大部分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讲课大都选用传统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及互动式教学方式少之又少。即使部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师资有万千才华,因授课技巧不足,在实际教学上很难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员。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设计、授课技巧、培训手段等培训。

2.3 缺少专项教育培训经费

当前,科普教育中心还没有专项培训经费,虽然举办了一些培训班,但该经费属于相关业务处室的项目经费,很难有效确保经费的持续性,还没有将其纳入到政府部门预算中来,使得被动培训的情况较为常见。没有课程、教材建设项目渠道,无法完成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3、气象教育培训对策

3.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培训教学

结合西藏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应尽快构建起部门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构建由区气象局各业务单位及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培训咨询会议机制;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采取科学办法对培训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气象教育培训业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另外,还要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合理优化人员配置,通过改革更新现有培训管理模式力度,对内部激励、约束及运行机制进行构建。还要根据现状,对培训教学组织管理流程逐步进行规范,现有的员工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效果评价等教学组织管理中来,进一步提升气象教育培训效果,持续深化科学管理,整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项制度在培训实施中的落实。推进常规教学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抓实课程开发、试讲、评估全流程管理,继续优化教学工作量考核。

3.2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坚持师资队伍建设是部门发展的关键,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气象业务专职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咨询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争取部门教师全部走上讲台。加强兼职教师管理。

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兼职教师选聘制度进行构建,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围绕部门承担的教学任务、培训需求,结合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前期积累,进一步明确每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向。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的带动作用。优先聘请教学、业务和科研能力均较强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等担任客兼职教师,同时建立以中国气象局、区内气象部门为主体,部门外师资作为补充的骨干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支持教师加强自学,参加与学科建设相关学术会,进行相关培训,赴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交流、业务调研、访学等。通过支部党课、团队备课、“双新试讲”等方式,推进交流,提升运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积极探索评价兼职教师教学质量办法,并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整体把关。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水平。

3.3完善气象培训投入机制

对于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来说,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投资,新形势下的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和教师树立起“人才投入”理念,同时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以确保气科普教育中心的基础设备、环境、教师等与培训需求相符。为了推动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需对良性投入机制进行构建。气象部门应加大同当地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政府部门认识到气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气象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有关设备、聘请优秀教师等。西藏气象教育培训还要设法拓宽气象教育培训资金来源渠道,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另外,还要提升培训质量,提升每位培训学员的气象业务能力,进而投入到现代化气象事业工作中来。

3.4着力提升教学核心能力

坚持教学理念,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学科建设,着力提升教学核心能力。进一步明确学科重点方向。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主责主业,聚焦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气象事业发展史、气象经济学等有一定基础的学科方向,形成部门教学团队,力争组建西藏气象教育培训教学团队,重点攻关;着力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师围绕培训亟需,加大新课开发力度,潜心打磨精品课程,努力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打造西藏气象特色精品课程;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等要求,开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实务模拟演练》;《气象部门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等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开发力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形式的现场教学,完善现场教学课程和课堂讲授课程。持续推动案例教学、模拟式教学和访谈式教学。加强研讨类课程的教师参与度。积极开展网络培训,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推动教材讲义建设。

3.5着力发挥科研支撑,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科研提高教学发展,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加强科研支撑能力,新技术研究应用。支持教师围绕学科方向结合气象部门工作实际需求开展课题研究。支持教师赴气象部门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进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局内外各类科研项目。

3.6协调推进网络培训、资源建设

深入开拓“网络+”、同步课堂、微课等培训模式,丰富网络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直播课堂、短视频、微课件等信息技术的作用开展在线培训。完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以提升气象部门基层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服务能力为重点,开展气象网络培训,扩大基层干部教育覆盖面。根据培训需求,统筹课件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加强网络班次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网络教学组织管理,创新网络培训方式,优化网络预培训和混合式培训,不断提升网络培训质量。优化混合式培训,加强网络培训需求调研和前期策划,强化网络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估,结合实践完善网络培训管理流程、规范,落实责任制,提升网络培训质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课件资源建设成果的效益,组织策划网络培训专题。针对气象业务精品网络课程、COMET课件等设计制作或丰富完善网络培训专题;围绕网络教学培训工作,对标十四五规划和各项气象业务发展对培训的需求,落实部门网络教育发展规划,扎实开展学科建设,推动网络培训环境建设工作,稳步提升教学核心能力。

3.7发挥学科优势、建立行业合作渠道

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满足相关行业发展要求,展现气象作为,面向政府、行业、高校和社会开展气象防灾减灾、高校现代气象业务、军民融合等培训。利用发挥短时临近预报、预报员岗位能力素质培训等优势学科和成熟班型的作用,积极对接军队、民航等部门,针对性的开展面授及网络按需培训。

结论:

综上所述,人才作为我国现代化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加强气象教育培训是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满足气象业务发展,应将多种培训资源应用到气象教育培训中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培训教学、完善气象培训投入机制,积极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培训学员的积极性水平,推动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新形势下加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6):12.

[2]刘军.谈气象培训中的教学共振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 :87.




作者简介:厉爱丽,(1981.10)女,汉族,籍贯:河南开封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