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赵鑫超 张玉君 秦梓杰

华北理工大学 063210

摘要:目前,我国的社会人口结构呈现出一种老年状态,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为控制人口急剧增加而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成功使出生率下降。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数量仍在以每年570万的速度增长。鉴于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状况,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网络时代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各种问题,将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网络时代

  1. 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一)人口问题背景

就年龄构成而言,儿童人口的数量和比重都有所增加,调整生育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数据显示,与二零一零年相比,0-14岁儿童的数量增加了3092万,比重增加了1.35%。全面两孩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从二零一四年到二零一七年,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因素,我国多出生的“二孩”的数量多达1000万人。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我们有2.6亿六十岁及以上的人口,1.9亿六十五岁及以上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二零一零年至二〇二年期间,六十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增加5.44%,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增加4.63%。与前十年相比,上涨分别为2.51和2.72%。

(二)老龄化现状分析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生活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和赡养问题,或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设施和服务的准备方面我们都未采取充分的应对措施。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社会即将承受老龄化带来的严重老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人口老龄化规模不断扩大,慢性病在老年人中迅速蔓延,社会发展会受此影响;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较早,国民经济增长率远低于人口老龄化率,我国经济发展会受此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由西向东增加。整个社会生产力持续下降、脱离生产劳动的人口社会角色由生产工人转变为被服务工人。

(三)网络时代老龄化的不平等现状

早在一九九九年,联合国提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主题。在网络时代,年龄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中老年人在生活空间、社会参与和发展机会方面的不平等正在逐步增加。当城市的老年人,知识分子老年人开始上网,农村的老年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二零一三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联网老年人比例仅为城市老年人的一半。这种老年群体内部的不平等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存在。因为当只有少数老年人可以不成比例地使用公共资源时,不平等就会出现。因此,网络时代应该成为学者们研究老年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短缺、我国经济竞争力减弱、创新能力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等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保障大量老年人的供养,大量的社会经济生产成果被消耗。国家在保障老年人口的生活和医疗方面投入更多,从而减少社会积累,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压力。同时由于退休金和保险费用的高涨,财政费用的比例改变,社会科研投入的减缓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导致对相关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一方面需要生产这些物质产品,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推动下,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将受到这些需求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咨询和家政服务将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吸引我国其他产业的劳动力。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刺激中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在全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如果我国能够加快发展与养老服务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有可能与发达国家一样,产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人口老龄化已逐渐减少了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对第三部门的发展进行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投资。第二,国家层面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老龄化减少了社会劳动力,促使需要由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向依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变革。另外,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消费的产业发展,如医疗保健、旅游、护理服务等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后,完善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和法规。适当放开对老年人就业的限制,推行弹性工作制,让老年人充分利用余热,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养老体系

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降低社会养老成本。政府部门要明晰职能,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完善政策引导,形成激励机制。实现多数老人通过自行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少数老人则借助社会机构提供的各类专业化服务设施进行居家养老,其他老年人则在养老机构内生活。

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载体,有效调动社区综合资源。设立家庭养老服务引导管理中心,设置老年人看护服务引导管理中心、家庭养老服务技术培训管理中心和综合示范窗口。为居家老年人群带来"急救、医疗服务、生活救助、特别提醒、主动关怀"等一系列的智能服务。通过挖掘社会组织作为自愿性公用事业组织者的强大潜能,独立于政府与市场,解决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功能不足问题,在多元互动的社会管理中起到了难以取代的重要角色。社区机构既成为了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具体执行机构,同时又是了政府部门与社区服务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其真正的成就是受到重视的。最后,以居家养老为先、社区养老服务为辅、组织管理养老相辅相成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应运而生。

(三)提高老年人入网能力

老龄化也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网络时代,"忽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一个错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科技发展还远谈不上进步,它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体系;在没有大量老年人参与的互联网世界,也是一个有问题的社会。"只有把新的科技运用于人类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最先进的群体才能够开发和开发自己的系统。老年人将会有良好的生活,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下一时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为老年人进入互联网提供更好的社区环境,一方面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网络接入条件,引导厂商研发更适应于老年人的手机、个人电脑和网络等,并鼓励子女、孙辈和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的手机,从而学会怎样上网,甚至在线购物和其他技能;但是,还是有必要通过对公平的互联网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帮助和使用弱势群体的个人信息,包括老年人、农村地区和更小的文学群体,以便减少数字鸿沟和吸收和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从而增强互联网学习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单松.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3.

[2]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

[3]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