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肖衡

株洲市中心医院 邮编: 4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肛瘘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分析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0例因肛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纳入60例病人。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调研组采用切开缝合与挂线术联合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安全性。结果 常规组并发症构成比明显高于调研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肛瘘治疗中,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肛瘘;切开缝合;挂线缝合;安全性


肛瘘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肛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多多去,发病率逐年增高。肛瘘也被称作为肛管直肠瘘,是因肛管与直肠形成异常管道,管道中因发生肉芽脓性病而诱发与导致直肠脓肿,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流脓、疼痛、肿块、瘙痒,此疾病常见发病人群为男性。肛瘘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我科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了调研切开缝合与挂线术联合治疗方案、传统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与安全性,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0例因肛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分组调研,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分析、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0例因肛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纳入60例病人。常规组(60)例病人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跨度在29岁至52岁,中位年龄为40.11岁。调研组(60)例病人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跨度在30岁至52岁,中位年龄为40.15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经软件处理差异显示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过相关检查为肛瘘;(2)均可正常沟通,无认知类疾病;(3)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合并类疾病;(2)对伴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进行排除;(3)对药物过敏者,具有手术禁忌症的病人进行排除;(4)对中途退出,不愿参加的患者进行排除。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为单纯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腰部麻醉方式,协助病人选择俯卧折刀位,常规铺设铺巾后,探查脓肿内口部位,判断病人脓肿情况,将脓种高突位置皮肤切开,释放脓液,将手指深入肛内进行引导,另外一只手探入切口进行探查,寻找脓肿内口,取小血管钳经切口处置入,于内口穿出进行指引,以放射形切开小血管钳附近的皮肤,将坏死的组织进行刮除,使用橡皮圈固定血管钳至皮肤切口引出,使用橡皮筋勒住肛管直肠环肌位置合拢两端,再调整力度,固定、结扎橡皮筋的两头,修剪切口边缘的皮肤,再进行止血,最后进行包扎固定。

1.2.2调研组采用切开缝合与挂线术联合治疗方案,具体如下:协助病人选择卧位,进行常规灌肠,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骶管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常规进行扩肛,再使用直肠指诊,找到肛瘘内口位置,在肛镜辅助下观察病人直肠黏膜情况,确定病人肛瘘内口位置,明确瘘管走向与内口位置,掌握与了解病人肛门括约肌以及瘘管处,准备工作完成后取探针探入外口,探查病人肛内沿瘘管位置,于出口引出探针后将探针提起,胶线丝线绑在探针球头位置,至内口处引入橡皮筋再引出至外口,贯通于整个管道,拉紧后用手术刀将瘘管内外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常规止血后,进行结扎,冲洗瘘管与创面,消毒后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进行统计。

1.4 评价标准:(1)治疗效果采用显著、显效、无效方式进行表述,显著:代表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切口恢复良好;显效:代表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上述情况均未达到。(2)治疗安全性:从漏液、漏气两个方面统计与计算构成比。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采取的数据均纳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处理,对于技术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照

常规组与调研组治疗有效率对照,构成比较低,差异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治疗效果对照(n,%)

组别

例数

显著

显效

无效

构成比

常规组

60

35

14

11

49(81.67%)

调研组

60

46

13

1

59(98.33)

X2

//

//

//

//

9.2395

P

//

//

//

//

0.0023


2.2治疗安全性对照

常规组:60例病人中,有10例病人发生了并发症,漏液、漏气分别为4例与6例,构成比为10/60(16.67%);调研组:60例病人中,有1例病人发生了并发症,即为漏气,构成比为1/60(1.67%),常规组并发症构成比明显高于调研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肛瘘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肛瘘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肛瘘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治疗手术方式为单纯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这种手术方案虽然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但后期复发率较高。为此,我科室则采用切开缝合与挂线术联合治疗方案。切开缝合与挂线术联合治疗方案属于新型治疗方案,首先是使用手术刀一次性切开病人肛门组织,在使用挂线缓慢切割,进而保护好病人肛管直肠,改善给病人肛门功能造成的损害,联合应用后能够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肛瘘治疗中,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智勇,马静. 探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J]. 糖尿病天地,2021,18(10):120.

[2]刘建玲,唐海龙. 探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129-130.

[3]陈富军,昝朝元,李刚,等. 切开挂线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7):4395-4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