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的研究

张勇

身份证号码: 230104198708222216

摘要:作为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裂缝,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关键技术,以达到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最佳效果,消除建筑质量隐患,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建筑工程详细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温度控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大幅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对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对技术应用、设备和质量管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现场施工,可大大提高工程作业效率,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收缩等质量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达到标准质量要求。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分析

首先,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混凝土的需求量大,这是由其体积决定的。需要使用较多的混凝土原材料,浇筑前需要储备足够的混凝土浆体,以满足基本浇筑需要,避免因储备不足而破坏浇筑连续性,威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其次,工程条件复杂,在大多数建筑中,基础结构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且多采用地下现浇法,但面临着复杂的工况,再加之其对整体性与连续性的要求,需有与之相匹配的浇筑技术,这加大了整体施工难度;最后,是较高的养护要求,在涉及裂缝控制问题上,始终绕不开养护环节,这也是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在实际工程中,需有多种养护手段配合,并辅以温度监测技术,尽可能满足温度应力控制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裂缝出现。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度控制措施

2.1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是保证住宅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采购方面,需着重加强对其散热性、降温特点的考量,确保其品质性能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优质混凝土的散热性、强度性能等通常不会受到各类添加剂添加情况的直接影响,但在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阶段内,仍需结合水泥使用量及混合料的配比情况,对各类添加剂的使用量实施严格控制。加强材料的进场管理,无论是水泥等辅助材料的采购,还是材料的入库、出库阶段,都要明确记录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在物资管理中,各类物资入库后,要科学控制物资储存环境的温湿度,采取适当的防潮、保温措施,防止物资在储存过程中变质、受潮等质量问题。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振捣是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前提。这一步的施工目的主要是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处理,使其满足浇筑混凝土的要求。当振动混凝土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振捣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在选择振捣器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粒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机器型号。当混凝土的粒径较大时,要选择频率低、振幅大的振捣器才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振动棒多以插入式振动棒为主,既能有效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又能降低施工成本,间接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振捣时间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混凝土振捣以表面没有明显气泡且出现薄层水泥浆为标准。

2.3明确浇筑技术

实际浇筑时,方法的选择很关键,其中分层浇筑最常用,具有振捣方便、层上散热效率高的优点,有助于其温升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使用。另外还有一种是推式连续浇筑法,主要适用于摊铺面积大但厚度有限(通常<3m)。而不论何种浇筑方式,均不考虑施工缝,以防破坏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加剧裂缝的发生。在设定单层摊铺厚度时,需要结合振捣器实际可作用深度,并对其和易性进行分析,一般而言,若可达泵送要求,其摊铺厚度适当加大,但也要控制在600mm以内。层间浇筑的时间配合也很重要,理论上须尽可能短,而且要以下层初凝时间为极限,以免影响层间浇筑效果,若上层浇筑超时,则需将该层面视为水平施工缝。在处理过程中,其中的粗骨料应均匀暴露,并人工清除其浇筑造成的浮浆、松散骨料等薄弱部位。需要上层浇筑时,应清除污垢和杂质,使水平施工缝表面保持湿润和清洁,必要时应采取灌浆措施,以保证上层浇筑效果。另外,考虑到表面泌水的危害性,特别是对于泵送混凝土,一定要做好泌水的排除工作。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强度要求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由于水化热释放和天气变化,混凝土会出现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因此,养护工作成为混凝土施工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实际工程、温度日报、混凝土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实际监测温度,制定动态适用的养护方案,将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保温养护时,合理选择保温覆盖材料,并且注意避免因直接接触造成的表面损伤,实际工程常用的保温材料有塑料薄膜和草席等,但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差大于20℃时应分层拆除保温覆盖层;保湿养护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洒水方式和水质合格的水源。一般保温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少于两周,且养护工作要安排专人执行和巡查,检查塑料薄膜和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和混凝土表面湿润度,通过规范有效的养护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达标。

2.5水化热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上报当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的安全方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召开专题会议,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对后期的施工建设作出相应的安排。其次,在大气当中布设的2个测温点,使测温管可以固定在钢筋上下端封口位置上,在上端使用木楔塞住,以此避免混凝土进入到管道内部。最后,使用焦油温度计进行测温的过程。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首先需要对整个施工建设环节,保持较高水平的监理工作。例如在监理的过程中,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旁站制度。旁站过程中的检测工作,包括对混凝土的坍落度、随车单进行随机的检查。再次,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模板的临时用电和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出现问题后,要及时与建设单位和业主取得联系。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并对施工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在温控过程中,需要保证每2h有六个以上的工人使用三个温度计测量其混凝土的温度,并坚持半个月以上。最后测量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在以后的竣工验收环节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实现质量评价。最后,还需要及时对其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全面的分析,实现对工程项目良好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温度方面控制期间,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温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准确测控点。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基本上都会使用电阻型的温度计,这样在实际的混凝土温度测量中,就可以实现分布式的测温。选择科学合理的测温方式,是保障温度数据的实现准确记录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大体积混凝土建设的工程中,对温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测量,才可以很好地提升建设整体质量水准。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主体部分的施工效率,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规范各环节的技术操作。因此,本文提出了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有针对性的温控技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1):63-64+71.

[2]吕海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2(01):148-149.

[3]姜虹.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2):73-74.

[4]于立新.基于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4):93-95.

[5]刘华文.房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