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4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疗效观察

王坤

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 2656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录入的重症毒血症患者42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分析,调查组:高容量血液滤过干预,指标评估包括患者的炎性因子、SOFA评分、MAP和CI评分、生命体征、脏器功能以及APACHE II评分数据。结果:调查组、对照组在用药前炎性因子、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调查组用药后IL-6、IL-10、tNF-α指标、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对比后者优于前者,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的MAP和CI评分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距,不具有统计学差义(P>0.05),入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AP和CI评分间存在显著差义,统计学差义存在(P>0.05)。经过相同的治疗周期后,两组患者参与调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指标,但是将对照组与调查组进行对比过后,调查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评分更高,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义性(P<0.05)。结论:总结来说,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控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高速生长,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住院时间缩短并且有利于缓解患者所在家庭的经济压力,积极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多次推广和借鉴应用。

【关键词】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法;重症脓毒血症;临床效果


脓毒血症主要是由于感染和创伤等引发的常见性疾病,其病症在全球的发病人数高达1800万,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1】。患者出现感染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衰竭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病症的发生还会对患者的血管内皮造成损害,出现微循环障碍,严重者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按脓毒症严重程度可分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2。严重脓毒症是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脓毒性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给予足量的液体复苏后仍然伴有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也被认为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3。此外,重症脓毒血症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并且在多次的临床研究中并未标明其病症的具体发病机制4】。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脓毒症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5。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为有效提高临床对于重症脓毒血症的患者的救治率,本文则对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一些借鉴价值,详情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抽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录入的重症毒血症患者42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对照组21例男女比例22:20,年龄汇总≥53,≤87,中位年龄为(70.11±2.37)岁;调查组21例女男比例21:21,年龄汇总≥54,≤86,年龄均值为(69.51±2.46)岁。对比患者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基础资料完整;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遗传性精神异常;全程实验未完成;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依从性差。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只接受原发病治疗以及早期患者进行EGDT治疗。

调查组:早期高容量血液滤出治疗法:在常规方法的诊疗之外,对病人进行了早期高容量血液滤出疗法,主要使用的医学仪器设备是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主要包括:在对病人处理的二十四小时内,医师必须每隔六十分钟进行一次置换液,置换液的使用剂量一般是≥50mL/kg,≤/kg;准备:血液管道和血液滤过器,在临床完成对病人的血液置换后,给予病人采用血液滤过器的治疗与干预,治疗时间间隔为:连续性治疗约二十四小时;若病人并没有发生大出血的情形,可对其采取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疗法,随后再给予对患者血液过滤的治疗,反之,如果遇到存在出血征兆的患者,则不需求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治疗干预;此外,对于临床使用的血液滤过器和血液管道,需要采用生理盐水做好清洗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炎症水平的高低变化,评分越低,代表病人的炎症水平改善得越好;比较SOFA的评分、脏器功能和APACHE II评价数据,评分越低,临床诊断疗效就越优;比较二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评分,主要包括:MAP和CI评分指标,评分越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越强。仔细观察和对比每个病人在干预前后的生命体征,主要包括: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以及平均动脉压。

1.4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参与调查的42例重症毒血症患者的炎症水平、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数据指标评分、血流动力学评分指标采取(

62c79df34bf6c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0.05,则说明存在统计学差义。

  1. 结果

2.1炎症水平

二个病人都经历了相应时期的治疗周期,因此调查组病人的各种炎症水平的好转程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炎症好转水平,结果具有对比差义,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0.05)。如下图一所示。

表一: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水平

组别

时期

IL-6(ng/L)

IL-10(ng/)

TNF-α(ug/ml)

对照组

n=21

治疗前

273.43±3.72

219.42±3.17

231.62±1.52

治疗后

167.92±1.64

154.18±2.29

175.06±1.59

t

118.9304

76.4499

117.8321

P

0.0000

0.0000

0.0000

调查组n=21

治疗前

271.41±3.82

219.39±3.17

232.56±1.57

治疗后

122.35±1.12

109.26±2.69

116.05±0.23

t

171.5931

121.3893

336.4823

P

0.0000

0.0000

0.0000

用药后2组t值

105.1526

58.2691

168.3221

用药后2组P值

0.0000

0.0000

0.0000

用药前2组t值

1.7360

0.0306

1.9712

用药前2组P值

0.0903

0.9757

0.0556

2.2 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

治疗期过后,调查组病人的SOFA评价、脏器功能评价及其APACHE II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炎症改善水平,数据具有对比差义,并具有重要统计意义(P<0.05)。如表二所示。

表二:对比两组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

组别

时期

SOFA评分

APACHE II评分

ALT评分

SCR评分

对照组

n=21

治疗前

9.8±0.6

18.6±1.5

429.5±2.1

441.5±1.2

治疗后

7.9±1.1

13.8±1.1

216.4±1.7

223.4±2.3

t

6.9488

11.8253

361.4362

385.263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调查组n=21

治疗前

9.9±0.4

18.5±1.4

430.4±1.8

441.4±1.5

治疗后

6.3±1.4

9.9±1.3

141.6±1.2

140.1±2.2

t

11.3303

20.6282

611.7639

518.544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用药后2组t值

4.1181

10.4948

164.7279

119.9361

用药后2组P值

0.0002

0.0000

0.0000

0.0000

用药前2组t值

0.6354

0.2233

1.4911

0.2385

用药前2组P值

0.5287

0.8244

0.1438

0.8127

2.3血流动力学评分

治疗周期过后,调查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改善水平,数据存在对比差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三所示。

表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评分情况

组别

时期

MAP(mmHg)

CI(m2

对照组

n=21

治疗前

61.32±2.85

3.52±0.74

治疗后

71.46±4.67

5.12±0.42

t

8.4934

8.6170

P

0.0000

0.0000

调查组n=21

治疗前

61.56±2.79

3.67±0.53

治疗后

89.65±7.24

6.88±2.01

t

16.5904

7.0765

P

0.0000

0.0000

用药后2组t值

9.6752

3.9277

用药后2组P值

0.0000

0.0003

用药前2组t值

0.2757

0.7551

用药前2组P值

0.7842

0.4546

2.4生命体征

经过相同的治疗周期后,两组患者参与调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指标,对比前后存在统计学差义性(P<0.05)。但是将对照组与调查组进行对比过后,调查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评分更高,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义性(P<0.05)。

  1. 讨论

重症脓毒血症属于现代临床发生率较大的一类常见疾病,隶属于脓毒血症的重症阶段,在脓毒血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而脓毒血症则是指由各种感染性原因所导致的全身反应综合征6。病毒感染病因有许多,包含了细胞、菌类、病毒和寄生感染虫等。在医学临床治疗上,造成脓毒血症的常用病原菌还有葡萄球虫、链球虫、肠球菌、肠杆菌、厌氧菌、真菌等。据相关报道显示7】,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出现死亡机率非常高。革兰阴性肿瘤球菌脓毒症病亡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和真菌脓毒血症的病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八十,大肠丝膜菌脓毒血症病亡率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三十五8。脓毒血症和炎性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互关系,受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诱导,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都会出现大量产生,并产生脱氧核苷酸9,从而引起IL-1IL-2IL-6IL-8IL-10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活跃,并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进而破坏病人机体的靶脏器功能,与此同时,炎性细胞因子也会通过影响病人的血液循环功能对远部位的器官系统功能进行影响,从而导致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发生汇集,当其发生活性后造成了花生四烯酸和蛋白酶的各种产生,激活凝血系统的同时会对患者内皮细胞产生障碍,使得患者血管出现循环障碍。患者血管出现扩张,增加患者的血管渗出异常情况。

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方式,一直属于临床学者的辩论焦点10】。随着医疗的进步,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法通过血液置换的输入量,有效清楚患者体内的高分子溶质对流等有害物质,控制炎性因子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并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11】。其方式属于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治疗模式,本次数据汇总可知,调查组、对照组在用药前炎性因子、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调查组用药后IL-6、IL-10、tNF-α指标、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对比后者优于前者,P<0.05。进组前,两组病人的MAPCI评价情况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也不出现统计学差义(P>0.05),入组干预后,两组病人的MAPCI评价间出现显著差义,统计学差义出现(P>0.05)经过相同的诊疗周期后

,两组病人参加研究时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都显著高于诊断前的指标,但在将对照组和调查组进行比较过后,调查组病人的生命体征评分却更高,因此二组之间数据的比较,存在着统计差义性(P<0.05)由此解释,上述研究指标的提高主要出于如下四个因素,其一:更快的将患者的炎症介质和溶质进行了清除,从而导致通过血液中净化氯气的零点五透膜溶质分子的总质量的截流点超过了50×103。把更多的中小分子化合物给予并过滤出来,可以促进细胞炎性递质峰值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从而调整并改变了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失调状况,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其二:消除病人血浆中激活损伤的内皮细胞含有的成份,提高病人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少和控制病人毛细血管的泄漏量。其三:通过采用高容量的血液滤过法为病人进行持续性处理,可以提高重症脓毒症血症病人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提高并提升机体供氧能力,保证了病人机体的血流动力学达到较为平衡的状况。其四:高容量血液滤过法主要是利用了超筛的基本原理,从而将病人机体的密闭式循环血管管腔中所存在的水份全部去除,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血浆胶体的渗透力功能,与此同时,由于病人生理细胞外的钠含量和置换内水的含量都比较相近,因此,更能够使病人细胞内的水迅速进行转化,直至细胞外,使得重症脓毒症血症患者的外周部位和肺水肿中的水得到相应改善,促进患者心脏肺部功能的恢复12】

综上,随着重症脓毒症血症患者的日益增多,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法相较于传统性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控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高速生长,进一步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调整,针对于患者的机体供氧、心肌能量代谢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临床意义明显。

【参考文献】

[1] 康亚洁,刘伯英,赵朝. 两种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乳酸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3977-3979.


[2] 杨杰章,黄素珍,林雅文,等. β受体阻滞剂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心肌抑制患者的疗效[J]. 海峡药学,2020,32(6):136-138.


[3] 杨晓燕,梅劲超. 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血症的疗效及机制[J].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82-284.


[4] 王育民,图雅,李佩,等. 不同剂量血液滤过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疗效[J].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108-111.

[5] 邹贻武,莫代伟.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脓毒血症急性肾衰竭合并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9,32(1):96-97.


[6] 王青杰,刘瑞凤.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J]. 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9,8(2):94.


[7] 周红超.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美罗培南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49-50.


[8] 曾令泉,王娟,张君. 持续血液滤过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19,30(1):12-13,16.


[9] 陈嵩,宋熙,诸海军,等. 脓毒血症患者全身免疫的特点及连续性血液滤过补充Gln对改善其免疫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0,31(2):146-149.


  1. 林镇全,彭强. 连续性血液滤过结合血液灌流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乳酸水平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7):799-800.

  2. 顾国峰,王雪民. 观察持续血液滤过(CVVH)与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1):8.

  3. 曹晓霞. 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 治疗ICU 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健康管理,2020(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