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质量控制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运舟 贺彩云 刘宇虹 邹沛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省邵阳市 课题编号 hnwsjkjg2020024 422000

摘要: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基础,其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在阐述医疗质量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问题,并分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要点,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水平,优化医疗设备应用效果,继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

医疗改革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医疗设备作为最基本的辅助工具起到关键作用。但结合医疗服务及管理实际可知,当前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上尚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必要对医疗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以此来为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的物理支撑,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使用医疗设备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还应注重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一方面,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能确保医疗设备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维护、计量检定、报废等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标准性、规范性。另一方面,以往的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其管理过程忽视了对医疗设备采购、验收的管理,降低了医疗设备的性能优势,同时受使用、养护管理过程混乱等因素的影响,因医疗设备使用而造成的院内感染问题较为明显,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新时期,通过医疗服务设备的质量控制,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开展医疗设备全生命周管理,能创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效果,这对于患者康复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

二、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现代医疗体系下,医疗服务活动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医疗服务中的设备管理,这优化了医疗设备管理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疗设备管理的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疗设备在使用及质量控制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医疗机构虽然开展了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但是实际的管理活动缺乏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标准和指标,且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制度不够完善,降低了设备质量控制的标准性、规范性。其次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较多医疗机构侧重于设备使用、维护保养阶段的管理,对于医疗设备采购、验收环节的控制不足,致使医疗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缺点,对设备的后期应用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医疗机构虽然重视设备使用、维护阶段的管理,但是具体工作的落实尚有缺陷,尤其是在设备维护保养中对于清洁、无菌操作的要求落实不到位,致使设备在使用中引起了较多的院内感染问题。最后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不够规范,具体表现为设备报废流程不规范、报废过程主观性较强等,影响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整体质量[2]

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措施

1、设备采购

作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采购工作直接关系着设备后期的应用和管理效果。基于质量控制理念开展设备采购管理时,一方面,应对设备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和市场信誉进行检查,选择具有较高生产能力和信誉说的高资质企业供应医疗设备。另一方面,设备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中的重点,应从设备各项参数以及性能层面出发,进行设备质量的规范控制。如在CT探测器采购中,应重视其排数、超声波频率等关键参数的确认,而在超声设备采购中,应结合医疗活动需要,判断超声设备是否支持四维成像等。新时期,为保证医疗设备这些关键参数、性能控制的合理性,还需要对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修性进行评价。其中在设备技术先进性评价中,需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设备功能指标和技能参数,确保其满足医疗服务活动需要;在设备可靠性评价中,应保证所采购的设备满足国内外相关质量认证标准的要求,且在生命周期内能稳定运行;采购人员还应设备电磁波、电子仪器绝缘性等要素进行测评,保证设备安全性,减少这些因素对周围环境、人员的影响;在设备质量评价中,还应考虑厂家是否会在后期提供维修服务,零配件等隐私,保证设备的可维修性。另外设备采购管理中,应做好设备技术质量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这样能确保设备采购、使用符合医疗机构实际,为后续医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2、验收入库

对于采购回来的医疗设备应进行质量验收,只有当医疗设备通过验收才能进行临床使用。设备验收过程中,首先应组织科室工作人员、生产厂家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查,该环节中,应结合合同条款、设备使用说明及操作手册,规范化地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其次在设备验收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设备的验收流程,并控制不同设备的验收方法;若设备的安全风险较高,还需要设定一定的考察时间,完成设备所有参数的测试,满足科室的使用需要。而当设备的安全风险较低时,可适当的降低设备验收标准。最后完成设备验收后,需规范做好设备的入库工作。该环节中,应重视设备品牌、序号、型号的登记,建立完善的档案和台账,这样能后期设备投入使用提供有效指导,避免出现账目混乱,物品管理混乱等问题。

3、使用维护

规范化地使用医疗设备,并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在设备使用管理阶段,要求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应重点对医务人员的设备操作技能进行培训,确保其能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设备操作人员与科室医务人员的配合,严格推行设备使用检查制度,开展设备风险管理,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做好使用登记,对设备使用时的工作状态进行准确记录,这样不仅能为后期操作使用提供制度,而且能为设备的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设备维护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在设备维护初期阶段,制定系统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并严格落实责任机制,实现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约束。其次在设备日常养护中,要求按照常规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和故障检修类型开展维护工作,尤其是在设备常规性养护中,应做好设备日常清洁、消毒、杀菌等工作,使得设备处于无菌状态,确保设备使用及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最后完成设备维护后,还应积极开展设备质量检查工作,要求按照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发现设备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3]

4、计量检定和报废

要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效果,还需要积极开展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报废处理。就计量检定而言,其需要在计量法规、医疗设备使用目标要求的支撑下,对所有的医疗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在医疗设备计量检定阶段,要求建立完善的医疗计量器具档案,结合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开展全部检查,确保计量器具使用的规范性。同时在医疗设备计量检定中,应做好计量要求标准值与实际检定结果的对比,发现设备使用问题,并深层次分析设备使用原因。此外应对计量检定中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医疗设备在长期使用中还会出现损坏或技术落后等问题,对此应按照相关要求严格实施设备报废管理。在设备报废管理中,要求做好报废设备的分类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报废标准,并落实设备报废检验、审批之地,避免出现淘汰设备未报废或可检修设备过早报废问题。

结语

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内在需要,其对于医疗服务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新时期,管理者只有深刻认识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结合设备使用情况,做好设备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维护、计量检定和报废等环节的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效果,满足医疗服务需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杰,余翔,张潇楠.质量控制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保健文汇,2020(29):45-46.

[2]符永坚,申东翔.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51-52.

[3]谢峰,吴航,侯艺威,等.基于移动平台的输注设备质量控制模式系统研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