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急性心肌梗死予以胺碘酮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院前急救中急性心肌梗死予以胺碘酮的效果分析

孙国玲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在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就诊区间位于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期间,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血气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指标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具有更低的显示,抢救成功率有更高的显示,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胺碘酮 ;院前急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急重症的心脑血管疾病。我国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相关资料显示,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院前急救有较大的关联,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越高,越能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大的治疗意义[1]。本次将在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评价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在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梗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就诊区间位于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期间,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19:11,年龄位于41-73岁之间,所测均值(53.96±6.87)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15,年龄位于44-74岁之间,所测均值(54.06±6.73)岁。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后,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排除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均被确诊为急性心梗死患者。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加入。排除对本次药物及其成分过敏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重大器官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急救前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对患者的病情有初步了解后,对其进行吸氧、止痛等基本措施。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0mg,注射时间为15min。

观察组:基本急救措施与对照组一致。另外静脉注射胺碘酮,初始剂量为1.0mg/kg,注射时间为1min,而后将剂量调整为0.5mg/kg,注射时间为5-10min。

1.4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2)经治疗后的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

1.5统计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以t、X2检验计量(62c7ba9e99e0f_html_78ea2e68f05cdd55.gif )、计数(%)资料,P<0.05。



2结果

2.1经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间血气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指标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62c7ba9e99e0f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mmHg)

组别

n

PaO2

PaCO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59.65±7.32

69.14±5.74

83.21±7.32

71.26±5.32

观察组

32

58.94±7.19

74.83±6.01

83.91±7.61

63.19±5.69

t

-

0.448

4.437

0.430

6.714

P

-

0.655

0.000

0.669

0.000

2.2经治疗后的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

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具有更低的显示,抢救成功率有更高的显示,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经治疗后的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n(%)]

组别

n

低血压

胸闷

心率过缓

总不良反应

抢救成功率

对照组

30

1(3.33)

2(6.67)

1(3.33)

3(10.00)

24(80.00)

观察组

32

0(0.00)

0(0.00)

0(0.00)

0(0.00)

31(96.88)

χ²

-

-

-

-

4.200

4.974

P

-

-

-

-

0.040

0.026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能较大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疾病的特点在于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及能较大影响到预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对选择治疗该疾病的方案具有较高的重视度。患者在接受急救中,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药物及时的控制病情,耽误治疗效果,患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于心室纤颤或在治疗后有较差的预后效果。在院前急救中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2]

在临床上常用于院前急救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竞争性受体阻滞等药物,其中就有胺碘酮。胺碘酮的治疗机制在于能对心室传导速度进行控制与预防,在疾病发生时能有效的使心脏得到保护,降低该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另外胺碘酮还能对钠离子内流有抑制作用,能有效的治疗急性心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因此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资料显示,在院前急救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还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本次研究结果的显示具有基本一致性[3]

对急性心梗死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能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鲁存林.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价值研究[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9, 12(2):19-20.

[2] 单玉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胺碘酮的效果研究[J]. 新疆医学, 2020, 50(7):79-81.

[3] 杨旭,郭增勋.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6(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