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对母乳喂养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3


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对母乳喂养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

杨良安 1、蔡建明 1、汪奕 2

江西省乐平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乐平 333300

江西省乐平市皮防所 江西乐平 333300

[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对母乳喂养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所建立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母婴同室,比较两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评分,比较出院时两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得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指标中生命体征观察、脐部护理、衣物及包被更换及吸奶照护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可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效率及新生儿看护能力,促进护患和谐。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母乳喂养;家庭照护能力

围产期新生儿监护管理涉及到孕期与产时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其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成长预后[1]。随着新生儿医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医疗条件优越区域,针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鉴于医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性[2]。在基层医疗结构产科病房开展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则能有效的解决医疗资源不对等现状,改善新生儿预后[3]。为更好地发挥新生儿与产科病房优势互补,整合医疗资源,本研究以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主要疾病(如低血糖、先天性心脏病、产伤、黄疸、感染)为重点[4],持续改进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筛查制度,以及针对这些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临床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救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足月妊娠,新生儿出生体重3.0kg~4.5kg,新生儿出生时阿普加(Apgar)评分7分及以上;排除标准:产妇合并精神疾病,产妇合并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合并严重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珍贵儿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6~35岁,平均(29.2±1.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5)周,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17例,分娩次数1~3次,平均(1.8±0.2)次;对照组:产妇年龄25~35岁,平均(29.3±1.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0.5)周,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18例,分娩次数1~3次,平均(1.9±0.2)次,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所建立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包括更新先进的监测设备、规范化的综合管理平台、人员培训等措施,在医院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医疗诊治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提升新生儿科医生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管理及救治能力,同时引领提升我院新生儿科危急重症疾病的诊治能力,提高新生儿科医疗质量。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制度,制定主要疾病的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包括黄疸、产伤,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疫苗接种、维生素K1、筛查制度,优化流程、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建立统一、简便的有效的方案进行先心病、低血糖、感染、黄疸筛查,对新生儿科医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对母婴同室主要疾病早期识别和诊断的效率。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母婴同室,及在新生儿出生后将其与母亲24小时处于同一房间,并由母亲照护婴儿保暖、喂养、更换尿不湿等,同时实施早期哺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评分,比较出院时两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得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评定标准 产妇及其家庭针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评估通过BSES-SF进行,主要针对产妇分娩后角色的适应程度和母乳喂养依从性进行统计,总分最高80分,最低16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妇分娩后角色适应越理想;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主要评估新生儿生命体征观察、脐部护理、新生儿衣物及包被更换、吸奶过程的照护等4大方面,评估亦通过本院自制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单项得分在80分以上为合格;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由项目负责人在产妇出院时进行评估,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统计则为评价满意的例数与总例数比例。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62c7bae45f83e_html_813ed8d99edf4878.gif )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

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比较 观察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比较(62c7bae45f83e_html_813ed8d99edf4878.gif


分娩前

母婴同室开始时

出院时

观察组

56.5±2.1

67.8±2.3

73.5±2.9

对照组

50.3±1.7

55.8±1.6

60.4±2.0

t

14.513

27.088

23.519

P

0.000

0.000

0.000

2.2 出院时两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得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指标中生命体征观察、脐部护理、衣物及包被更换及吸奶照护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出院时两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得分比较(分,62c7bae45f83e_html_813ed8d99edf4878.gif


生命体征观察

脐部护理

衣物及包被更换

吸奶照护

观察组

88.5±2.6

91.2±1.7

90.5±1.3

89.7±1.4

对照组

75.8±2.8

80.5±1.3

83.1±1.6

78.8±2.2

t

21.021

31.621

22.702

26.43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χ2=7.013,P=0.008)。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观察组

38

1

1

对照组

28

7

5

3 讨论

胎儿由母体娩出后成为新生儿,其外部环境与宫内存在较大差异,价值抵抗力相对较弱,其发生疾病并发症的几率显著增加,此时需要严加呵护[5-8]。然而多数妇女尤其是初为人母者,缺乏对新生儿护理的经验,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变[9]。母婴同室已经广泛在我国医院的妇产科开展,作为产妇与新生儿护理的最重要环节被推广,通过母婴同室更好的确保产妇陪护新生儿[10],提高产妇接受新生儿护理与养育知识能力[11],顺利的转变并适应母亲角色[12],同时还可加快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并且对新生儿而言还可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与舒适感,更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发育[13]

以往研究证实新生儿时期是低血糖、先天性心脏病、产伤、黄疸、感染等相关疾病发生率较高阶段,为更好的快速有效诊断,提高抢救能力[14-16],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干预,相对于常规的母婴同室管理,比较两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发现,观察组分娩前、母婴同室开始时及出院时BSES-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出院时两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得分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指标中生命体征观察、脐部护理、衣物及包被更换及吸奶照护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建立本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干预,相对于常规的母婴同室管理,能更好的提高母乳喂养效率及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另外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说明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通过本研究建设的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并针对高危儿重点管理等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搭建了本院母婴同室高危儿的综合救治管理平台,为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提供相应的检测和规范流程,同时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的母乳喂养BSES-SF评分及新生儿家庭照护能力,并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随着本流程的规范与成熟,可将本研究经验进一步推广,从而为社会及家庭节省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建立母婴同室新生儿综合管理平台,可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效率及新生儿看护能力,促进护患和谐。

参考文献

[1]孙茜.母婴同室模式对产妇睡眠质量和新生儿阵发性哭闹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08):1779-1782.

[2]刘安妮,赵晓燕.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06):159-162.

[3]梁曼,冯晓慧,沈静.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早期预警评估表的效度研究[J].四川医学,2021,42(02):109-112.

[4]连艳丽,张立娜,王玉琼.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21,47(01):34-37.

[5]王迎春,邹友红,廖远丹.母婴同室住院产妇母乳喂养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01):100-103.

[6]陈敏.基于协同理念的母婴同室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3):3350-3352.

[7]陈佳,管利荣,余静,魏丽蓉,羊钦裕,薛丹,周余能,刘振球.母婴同室新生儿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22):3729-3732.

[8]夏欢.母婴同室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照护能力、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281-282.

[9]苏瑞明,方文,梁群好.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母婴同室高危儿低血糖发生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10):2542-2543.

[10]范婷婷,冯素文,金颖,陈丹青.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变化规律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0):1490-1496.

[11]张娟.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6):163-164.

[12]高霞,施文艳,魏琴,王丽,霍靖.护理安全策略应用于产后24 h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59-3162.

[13]曲慧丽,阮韦华.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智慧健康,2020,6(25):135-137.

[14]李敏.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111.

[15]刘晓燕,张倩,韩亚楠,李婷婷,王璐.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5):138-139+146.

[16]徐嵘嵘,于海艳,王玉蓉.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对母婴同室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角色适应度、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06):446-447.

课题项目: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3SFZC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