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马晴

中铝山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院,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污水处理中应用水处理技术,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文中以污水处理为着眼点,分析污水处理中如何有效应用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污水处理;水处理技术;具体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内污水生产量持续增加,对污水处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水处理技术,切实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继而实现环保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发展。

1、污水处理与水处理技术分析

污水处理技术建立在环保理念基础上,通过处理污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一定程度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合理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实际中对净水的使用,减少污水排放量。通过污水处理,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利用污水处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新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控制能耗[1]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资源的使用,据调查数据发现,人们对水的消耗量也是大的惊人,长此以往的话,水资源肯定是供不应求,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那么这些水资源在第一次用过之后作为污水排放到自然界当中,要对这些污水进行循环利用,那么这些水资源得到处理就可以缓解水资源使用比较紧张的局面。污水中还有各类物质,如城市污水中碳源较多,容易形成大量CO2,需要清除污水中的碳源,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前环保理念普及,国家与社会高度重视污水治理,不断研发与创新污水处理技术。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不能完全清理污水中的杂质。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水资源,这就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好污水处理,避免污染到自然水体。因此,需要研究污水处理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2、污水处理中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污水处理过程中合理应用水处理技术,需要根据污水种类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利用混凝法处理技术、过滤法处理技术及膜分离技术,及时优化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2.1 混凝法处理技术

混凝法主要操作原理是在污水中投放混凝药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自动凝结为矾花,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沉降,实现和油污之间的脱离,以此去除混杂在污水中的胶体油颗粒以及悬浮油颗粒。

在进行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混凝药剂的添加一定要保持和污水实际含量相对应的状态,即不多不少,只有两者在充分反应的情况下才会在水中生成比较稳定的絮状漂浮物。且只有转变为胶体状态时,油粒所携带的负电荷才会完全消失,进而在重力的影响下以絮状物的形态慢慢沉降,呈现出油水分离的一种状态。在使用混凝技术进行油水分离时,常用的混凝药剂包含硫酸铝、三氯化铁等。另外,为保证反应充分,还要专门建造一个澄清池用于反应场所,保证两者充分混合,才能达到油水分离的结果[2]

2.2 过滤法处理技术

过滤法的应用一般在气浮法和混凝法处理之后,通常属于最后一步操作。利用气浮技术和混凝技术针对污水处理之后,污水中一部分油粒会随着气泡上浮,而另一部分油状颗粒会随着混凝技术转变为絮状物沉降,此时污水中含有的就是一些细小的絮状物或者颗粒,就需要利用过滤膜将其阻隔,从而分离出来,实现将污水净化的效果。

将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之后,其中每升污水所含油粒能够下降至10mg,乃至更少。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滤膜等过滤材料会发生经常性堵塞,而且因为油粒的粘结性很强,一旦发生堵塞,就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整片过滤网展开热水反向清洗操作或者空气反向暴气法,操作非常麻烦。过滤法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过滤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改善传统污水处理不理想的情况。

2.3 微生物反应技术

微生物反应技术是指在污水中加入处理制剂,使其产生微生物,并利用微生物代谢以及其代谢产物将油粒和污水进行有效分离。微生物反应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微生物本身就属于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即其本来就存在。且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并不会对产生其它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最关键是操作简单。相比混凝法、气浮法以及过滤法等,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且成本十分低廉,所以应用也极为广泛和普遍[3]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微生物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A/O法和接触氧化法。但是,虽然微生物技术应用普遍且处理效果较好,但这些都是相对的,并不能借助该单一技术就实现对污水的彻底净化。该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限制性,比如可应用的微生物种类有限等,这也导致其在面对成分较为复杂的污水时并不能取得预期成效。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针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需针对其具体成分、形成原因以及性质等进行检测,然后综合处理技术,多次处理相结合,确保污水的处理满足相应排放标准。

2.4 优化污水处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污水处理技术也在更新换代中不断进步。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并不能针对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氮、磷等化学物质进行完全处理,而且简单净化后的污水仍然残留着很多有害物质,若直接排出,会对周边水质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需要跟随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及时迎合时代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污水处理效果,尽可能减少其中残存的污染物质,实现对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合理保护[4]

如开展雨污分流。在污水处理处理工作中,针对雨污分流理念的落实十分重要。将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分离,不仅减少污染治理的对象,还进一步提升对水资源的二次回收和利用。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及时给与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农村建立雨污合流管网。正常天气时,管网就负责输送居民生活污水,待到雨季时,则负责输送雨水,如此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离,有效提高集污率。

结束语

总之,污水处理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组成内容,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通过合理使用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减少污水的存在,实现保护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需要持续创新与研究,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红艳.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膜法水处理技术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1):90-92.

[2]左丹,冯凌.工业水处理技术在化工行业脱盐水制备过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1,48(24):20-21.

[3]孙泉.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意义及应用微探[J].冶金管理,2021(21):175-176.

[4]解慧燕.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