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养殖污染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规模猪场养殖污染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

廖文杰

象州县农业农村局象州县畜牧站,广西 象州545800

摘要:在近年来规模化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的有效落地给养殖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尤其是在规模猪场的治污和日常管理中,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的应用要体现综合效能,实现各方诉求。本文即以此论述了规模猪场养殖污染处理中生态环保达标模式和策略的应用思路,同时阐述了个人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养殖污染;规模猪场;生态环保达标;污染物治理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生态发展模式和绿色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新型养殖业受到业界关注,并对基层养殖产业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大的方面看,生态化养殖模式能够更好地对冲污染问题,实现养殖过程中废弃物、污染物的有效处置,达到科技环保的基本要求;从技术角度来说,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增强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为养殖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是在规模养猪场的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生态环保达标模式的运用要突出重点,增强管理和治理效能,实现养殖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筹,促进养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 规模猪场养殖污染的基本状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肉类消费市场的快速成长,消费者对猪肉食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伴随着前几年猪肉价格的浮动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地,养猪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养猪场也开始在各地持续增加。在规模猪场的日常管理和治理工作中,如何排污、如何处理废弃物,如何降低养殖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也是养猪场管理者的重要工作。

从科学养殖的角度看,规模猪场存在养殖污染治理理念缺失、生态化排污举措不当、治理技术水平低下等多重问题,这对于不少规模养猪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也暴露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不利于规模养猪产业的做大做强。如,有些养猪场乱排放、肆意堆积废弃物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人居环境恶化,对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利。另外,有些猪场缺乏环保达标治理手续,缺少减量化、无害化治理举措,给废弃物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事实上造成了养猪场经营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要客观理性看待规模养猪场养殖污染的现况,在分析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治理举措,确保各方权益得到有效兼顾和保障。

2 规模猪场养殖污染的生态环保达标治理模式及建议

从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入手,规模养猪场的养殖污染治理要突出多措并举的基本方针和特色,运用现代管理和治理思路推进相关工作,实现养殖污染的的达标排放,提升排污效率,实现生态环保的治理目标。

1)科学规划设计,有效封堵污染源

有效的规划设计是规模化养猪场治污工作的先决条件,对生态环保达标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在猪场前期的选址、区间规划、功能分区、排污管线设计等工作中,要依托生态环保达标的要求细化方案,在调整与改进中实现科学合理设计,提升后续工作效能,为生态化治理奠定基础。如,规模化养猪场一般要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2000m以上,同时不同猪场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000m。此外,猪场一般要距离城镇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交通干线1000m以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养猪场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得到控制。

另外,养猪场的内部规划和设计要精益求精,突出严格控制的要求。比如,要根据养殖要求和日常作业需求,设计干湿分离的内部空间,为日常排污、消杀、喂养等创造良好条件。要改进集粪系统的设计,采用雨污分离与暗管排污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排污效率,降低养猪场内部空间的污染概率,同时给人员排污操作提供便利。要合理规划暗沟与排污通道,实现污水定向回收,确保污水在达标情况下得到处理。除此之外,要结合养殖的操作章程和要求对生活污化粪池开展单独处理,实现隔离作业。工作人员也要结合实际需求,增加消毒杀菌等日常工作频次,提升猪场内部清洁度,消除苍蝇细菌繁殖,打造良好的生态环保环境。

2)坚持无害化治理,深化全流程管控

无害化处理是规模养猪场日常排污作业和污染物治理的基本方针,也是落实全流程管控的重要基础。无害化治污要体现在养猪场日常生态环保治理的各个层面,突出生态化达标要求,实现有效举措细化,增强工作的有效性。例如,根据有关养殖制度和条例规定,全流程开展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有效回收、整合,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要求进行粪沟设计,对猪粪等主要废弃物开展定向回收,依托氧化池、猪粪池、无害化处理池等进行定点治理和管理。

在全流程严格管控下,主要污染物和废弃物经处理后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场排放标准》的达标排放,进而使得猪场内部的治污工作实现生态环保要求,这对于污染控制和环境优化具有支撑性作用。此外,要规范废弃物、污染物的转运和排放,实现全程闭环输送,提升生态化效能,降低污染传播频率,增强治污水平,使之达到生态环保标准。

3)健全治理制度,增强治污作业水平

推动规模养猪场生态环保达标治理工作深入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撑和加持。尤其是依托现代养猪场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形态,开展制度建设与指引,能够更好地增强治污治理,降低污染比重,向零污染与低排放的目标进发。如,按照国家、地方有关生猪养殖的环保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人员排版和监督制度,设置专门部门和人员开展全流程督查,确保养殖全流程的污染治理符合环保标准,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察、改正。

此外,要依托治理制度和章程确保各污染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可以制定《污水处理岗位职责》《猪粪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猪场环境维护与管理细则》《污水处理站操作规范》等细化的制度,为日常生态化治理和排污作业提供章程保障和依托。

4)开展一体化治理,实现零污染目标

在规模化养猪场的污染物、废弃物治理过程中,一体化模式的运用十分重要,对最终实现零污染具有突出作用。一体化治理模式是统筹种养和治理全过程的实践模式,能够将养猪场运行过程中的各类要素集成起来管理,实现最大的治理效率,降低排污的损害和负面影响。在零污染目标的指引下,一体化模式可以体现为种养一体化及污水深度处理与粪污集中处理的一体化。另外,在猪场开展生物发酵床治污与有机肥加工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污损害,提升工业化治污水平,达到污染物的科技化处置,实现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养猪场的业主要积极开展一体化治理模式的探索,结合本地本场的情况设计治理方案,及时开展修订和完善,增强排污管理质量,为零污染、低排放的目标达成创造条件。

3 结语

总之,要从生态环保、多措并举的角度出发,推进规模化养猪场污染治理和管控,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为相关工作的推进创造条件。要依托现有资源和需求,细化治理制度,增强无害化、轻量化与常态化管控水平,提升养殖污染的有效处置能力,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温庆康.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9).81-82.

[2]刘忠瑶,高丽琴,梅泉华,.规模化猪场污染状况及防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20,(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