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线损问题及降损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3

台区线损问题及降损措施

邓华健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信宜供电局    525300

摘要 本文从对台区线损问题的影响因素梳理入手,分别从技术优化措施以及管理优化措施两个角度,对台区线路降损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台区线损;影响因素;降损措施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电网建设实践中,电能的损耗问题一直以来都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其中台区线损总量在总体电能损耗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是当前需要着力研究的重点。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对台区线损问题及其相应的降损措施展开深入分析与探索。

1台区线损问题的影响因素梳理

1.1台区线损问题的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技术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包括线路、供电半径、变压负载、电表、用电负载、以及线路铜铝接头等几个具体方面。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台区线损问题的线路技术影响因素。

这一方面是台区线损问题在技术层面的首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线路设计与建设中,电线本身的材质、横截面积、铺设长度等,都会或多或少导致低压状态下线路损耗现象产生。实践中,电线的电阻计算公式为R=p*(l/s),其中,R为电线的电阻大小,p为电线的电阻率,l为电线的测算长度,s为电线的横截面积。因此,通过计算公式也可以看到,电阻的大小与电线本身的电阻率、电线的测算长度是成正比的,而与电线本身的横截面积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低压线路的电线横截面积过小,线路运行的电阻就会相应加大,因此线路的电能消耗也就越大,线路损耗越高;在电线使用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电缆线漏电的问题,主要由于电线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外力作用导致损坏等方面原因所造成。此外,在线路运行使用过程中,电线的磨损、老化等现象,也同样会加剧低压线路的损耗问题。低压台区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截屏2022-05-01 下午9.57.13

图1 低压台区线路结构图

第二,台区线损问题的供电半径技术影响因素。

在供电线路的建设标准中,低压台区线路的供电半径应当保持在三百米以内,而在城市中心供电区域内,供电半径应当控制在一百五十米以内,超过这个供电半径大小限制,线路的损耗就会随之加大。但是,在供电线路的建设实践中,低压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超过以上标准值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尤其是在城乡结合地区的供电实践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供电半径过大,不仅会导致线路损耗加大,还会导致供电线路在电线的末端位置处的供电电压质量有所下降,造成线路电压流失的问题,直接影响供电用户的用电服务质量。

第三,台区线损问题的变压负载技术影响因素。

在供电实践中,线路变压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供电变压器装置都是三相装置。按照供电线路建设标准规定,供电变压器装置的三相负载的不平衡率大小应当要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但这一规定在供电线路的建设实践中确实难以达标。因此,供电线路的三相变压负载的不平衡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就会造成供电线路配变出力的降低,进而导致线路功率损耗,损耗电能。

第四,台区线损问题的电表技术影响因素。

电表的设计技术因素也是造成台区线损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的线路建设实践中,电表的使用通常选择电子式电表类型,这种类型的电表对电能的计算精确度相对更高,对电能的损耗相对较小,同时对线路的过载能力也相对更强。但是,在当前的线路建设中,仍然存在感应式电表类型的选择使用,相较于电子式电表,感应式电表对电能的计算产生的误差要更大,线路功率损耗也更高,因此会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加剧。

第五,台区线损问题的用电负载技术影响因素。

对台区线损问题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供电线路用电负载这一技术影响因素,其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主要方式,在于其向供配电网内的无功电量以及高次谐波的倒送。在低压线路中,功率的损耗可以有有功损耗以及无功损耗两种情况,当线路本身运行过程中的线路电压以及输送的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倒送的无功功率越高,线路运行的功率因数就会越小,对线路的有功损耗就会随之加大。在这里,对线路无功功率的输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供配电网的电动机装置、电焊机装置等主要的用电负载,这些用电负载会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导致低压线路的运行功率因数大幅度减小,进而导致电能损耗,加剧台区线损问题。

第六,台区线损问题的线路铜铝接头技术影响因素。

最后一个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技术影响因素,在于线路铜铝接头的问题。在实践中,低压线路的电线通常使用的是铝制绞线或者铜芯铝制绞线,而在进表箱处的电线材质则大多为铜芯制材质。由于铜与铝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其重要的物理特征,其电阻的大小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如果铜铝电线在其接头处连接处理效果不好,就会导致在铜铝电线接触点位置的电阻率成倍数增大,对线路电能的损耗影响也就大幅度增加。

1.2台区线损问题的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管理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包括电表实抄率低、电线接线错误、电表计量故障与窃电现象、台区变户关系有误、电量核算错误、以及台区总表故障等几个具体方面。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台区线损问题的电表实抄率低管理因素。

电表的实抄率低,是台区线损问题管理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导致电表实抄率低的直接原因,主要在于电表抄表人员的工作态度与责任感问题上,抄表工作人员存在漏抄、错抄、估计等普遍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表现为供电发行总量与实际用电销售总量的严重不符,因此造成了台区线损值的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台区线损数据存在极大误差。

第二,台区线损问题的电线接线错误管理因素。

实践中,台区线损问题的电线接线错误这一管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电表的接线存在错误,二是进表箱的电线在零与火的位置存在接反的错误,三是CT穿匝错误、CT比率过大、或者CT断线等问题。以上三种电线接线错误是在低压线路建设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类型,都会导致电能的极大损耗。

第三,台区线损问题的电表计量故障与窃电现象管理因素。

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管理因素,还包括电表的计量故障问题以及窃电问题。其中,电表的计量故障,主要是由于电表烧坏、原件损坏或者失效等原因导致,这些故障问题会造成电表在电能计量上少计或者不计的现象,产生电能损耗;而窃电问题,则是对线路电能的盗取行为,这类行为如果不能彻底加以管控杜绝,也会导致电能的大量流失,加剧线路的电能损耗。

第四,台区线损问题的台区变户关系有误管理因素。

台区变户关系有误问题,也是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重要管理因素。在实践中,如果相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台区在供电负载上的划分不够明确,那么就会导致供电发行量的档案记录与实际总量之间存在数据的不一致,这就可能导致台区线路电能损耗数据过大甚至于出现线损负数,因此需要对用户的变户关系进行及时准确地更正。

第五,台区线损问题的电量核算错误管理因素。

电量的核算错误,也是台区线损问题的重要管理因素之一。电量的核算问题主要产生于供电发行阶段,如果发行的电量核算错误,就会产生本应发行的电能没有进入供电台区内,或者已经进入供电台区的电能要高于实际的发行核算电能总量值,因此,台区线路的电能损耗数据就会出现明显异常。

第六,台区线损问题的台区总表故障管理因素。

最后一个台区线损问题的管理因素,是台区的总表故障问题。台区总表的故障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CT断线问题、电表烧坏问题、CT比率过高问题、三相变压装置线路与电流线路相序接反等几个方面原因。台区总表出现以上原因下的故障,造成台区内供配电总量计算出现较大误差,导致台区线损问题的产生。

2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措施梳理

2.1台区线损问题的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对于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首要措施表现为技术层面。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优化方案:

第一,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首先要对线路本身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将电线横截面积较小,也就是相对更细的电线,以及已经破损、老化的电线进行整体更换,并对电线走向内部的沟缝中的杂质进行有效清理,避免其与电线发生碰撞,同时还应当注意电线的更换要选择绝缘的电线外皮材质。

第二,在线路中增加变压装置。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二个具体技术方案就是在线路建设中增加变压装置,并将原有的大容量变压装置更换为小容量的变压装置,将其安装的位置尽可能确定在负载的中心位置处,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实际的供电半径。

第三,定期监测线路变压装置的三相负载大小。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三个具体技术方案就是要定期对线路变压装置的三相负载电流大小进行监测,或者定期利用台区表装置对线路的整体负载大小进行监测,并计算三相变压负载不平衡率的大小,一旦发现其数值高于百分之二十时,就应当要对线路变压装置的三相负载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更换使用电子式电表类型。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四个具体技术方案就是将原有的感应式类型的电表全部更换为电子式类型的电表,充分利用电子式电表所具备的电能计量精准、低能耗、过载能力强已经所需启动电压、电流更小的显著技术优势,实现台区线损问题的有效缓解。

第五,实行电容补偿措施。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五个具体技术方案就是实行电容的补偿措施。当线路的用电负载设备本身的功率因数较低时,就可以对其实行电容就地补偿措施;当台区内整体功率因数较低时,就可以对其实行集中电容补偿措施或者分散电容补偿措施,对功率因数加以有效提升;当电网线路中输入了次谐波负载,就应当要安装相应的滤波装置,有效降低次谐波对电网线路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用电资费标准,通过这种直接经济调整措施促使用电负载设备的改进,减少台区线损。

第六,使用铜铝过渡线卡部件。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最后一个具体技术方案就是使用铜铝过渡线卡部件,应当在低压线路中的铜铝电线接头位置处使用铜铝过渡线卡部件,优化接头处的接线处理,并对这些部位强化日常监测与检查,实现电线接头处故障概率的有效降低。

2.2台区线损问题的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对于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另一方面措施表现为管理层面。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优化方案:

第一,大力推广普及智能化电表的开发研究与使用。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首要的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大力推广与普及智能化电表的开发研究与使用,智能化电表能够实现对电能计量的远程实时地自动化采集,避免了由于人工抄表容易出现的漏抄、错抄、估计等问题,对于电能的实抄率提升有极大地改善。

第二,大力强化对线路接线问题的定期检查。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二个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大力强化对线路接线问题的定期检查,要通过日常巡查、定期监测等方法,及时发现并妥善更正线路中容易出现的电表接线、进表箱接线等的错误问题,着力减少电能损耗。

第三,着力保障电表正常运行,并加大窃电行为整治力度。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三个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着力保障电表正常运行,并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整治力度。要加强对电表的日常巡检,及时发现电表的故障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要加大窃电行为治理,警惕用电负载的突然变化,加强日常巡视与监督。

第四,定期开展台区内用电负载核对。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四个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定期开展台区内的用电负载核对,在发生出现交叉供电问题时予以及时调整。

第五,加强对电量的销售核算与监督。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第五个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加强对电量的销售核算与监督,避免出现电量发行与销售之间的不一致问题,确保发行电量全部投入正常供电销售。

第六,加强对台区电表的定期监测。

针对台区线损问题的优化,最后一个具体管理方案就是要加强对台区电表的定期监测,及时发行台区电表在运行中的故障问题并第一时间妥善检修与维护,杜绝台区电表计量的误差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台区线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技术因素与管理因素两个角度,对导致台区线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希望本文能够为后续相关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华.农村台区线损率存在问题及提升措施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34).

[2]路飞鹏.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

[3]薄其波.浅析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通讯世界,2016,(18):153-154.

[4]郑奋达. 浅析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措施[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360,336.

[5]杜淑勤.浅析农村台区线损率存在问题及提升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7,(29).70.

[6]陈翼飞. 低压台区的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 数码设计(下),2021,10(1):76.

[7]郑乐飞. 农网10kV线路及0.4kV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及降损措施[J]. 科技尚品,2021(12):34-36.

[8]杨小凤. 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初探[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6):2779.

[9]褚珊珊.浅谈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经营者,2017,31(1):145.

[10]冯瑞贤.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8):191.

[11]王秀颐,张松青.浅析降低低压配网线损率的技术和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117-118.

[12]詹伟.新时期10kV配网线路降损治理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20,(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