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储能的商业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储能的商业模式分析

李宁宁 ,段雪 ,闫向龙 ,赵志轩   ,张国祥

 武威职业学院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摘要本文从储能产业、共享储能运作思想、区块链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共享储能的经济体系;以青海政策为出发点,解析共享储能的运作方式,结合交易试点的运作情况,运用区块链建立网络用能交易体系,以此保障共享储能交易的高效性,以此发挥网络信息服务优势。

关键词:共享储能;区块链;电站

引言:相比传统能耗体系,风电、光伏各类新型能源运作体系,表现出能耗利用的间歇性、能源支持的不稳定性等特点,极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干扰。能源调控能力欠佳,较短周期内增加了功率不足、功率剩余等事件的发生次数,提升了电网规划、资源分配的工作难度。为此,研究共享储能运作方式,创建新型清洁能源的调配模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共享储能的经营方式

(一)储能产业运行实况

储能产业的创建,可用于解决清洁能源并网利用问题,改善电力调峰能力,补充备用能源,增强用能共享体系的顺畅性,控制输配电的容量需求,提升微电网程序的优化性,作为电力程序转型的关键技术。国内化学、物理各类用能行业,2019年给出了产业报告:2018年底,国内电化学用能体系装机容量为4868.3MW,化学储能占比25%,未来5年内化学储能将会获得有序发展,计划在2025年将电化学储能容量扩增至28.6GW,设定储能项目为经济单位,尝试建设将近1300亿元的用能市场份额,建立完整的能源共享产业体系,打造万亿级市场经济环境[1]

(二)共享储能的运作理念

共享储能是能源网络体系的运作产物,具有储能位置广泛、共享方式灵活等特点,可高效增强电网运行平稳性,提升新能源的分配合理性,逐渐成为能源网络体系的重要研究项目。2017年,多个组织联合给出储能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共享用能环境、发展储能新业态,以此有效激活能源网络的经济运作潜能。

一般规格的储能项目,仅支持一种清洁能源电站,各类电站的储能项目并未建立互联机制,商业运作方式较为单一,难以达成储能经济发展的目标。共享储能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整合电网、电源、用户各类资源,借助差异性层级电力设施的相互关系、相互协调、整体把控等方法,以特定项目为中心,创建新型用能电站,保证电网电力服务质量。共享储能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时,拥有交易资格的新型用能电站,可在交易能力不足时,调度原有弃风、弃光各类能源,形成电量储备,在用电量较高、新型能源不足时放出存储的电能,以此达到能源共享利用的效果,具体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 共享储能的电能储存利用示意图

(三)区块链视域下的能源交易

区块链是一种以能源网络为基础的数据单元,此技术成功去除了数据中心理念,增加了数据的可查询性,提升了能源交易的可视性,获得能源产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多项研究工作,尝试发展区块链技术,将其渗透至能源产业体系,进行各类工程实践活动。比如,美国以区块链科技为支撑创建了能源交易系统,具有用能交易的便利性;欧盟项目拓宽能源交易体系时,成功引入区块链技术,开发小量用户,发展绿色用能交易项目,交易平台以15分钟为检测频率,有效获取网络能源产出、交易的各类数据,向产能主体发放NRC币,形成能源生产激励体系。能源互联网日益发展、技术更新的视域下,区块链技术获得了多重利用,可保证能源交易顺利,增强各产能、用能组织之间的协同性,创建全新的能源交易计量方法,以此提升能源交易进展的有序性。

二、解析共享储能交易

(一)解读青海政策

青海是国内新型能源储备较多的区域,2020年初给出的新型能源报告中,表示青海完成的能源储备量约为1300万kW,在国内装机总数中占比45%。积极解决风能、光能的利用问题,国内相关单位给出了多种用能发展政策。2017年9月,发布储能工艺与行业建设的政策。此政策对于储能产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积极推动新能源网络建设,增强新能源的分配效果。2018年4月,青海省发布了省内锂电产业有序运行的政策意见。此政策是以锂电池为新能源视角,给出全新的能源分配标准,以此增强锂电产业的市场发展能力,使其与新能源协同运作。2018年12月,西北地区以发电项目并网建设为视角,建立了用能管理体系。此政策是对新能源生产单位,给出有效的考核方法,可有效展现储能、调频的电能服务功能。2019年2月,国家电网给出了电化学储能发展的具体指导。此项政策可增强新能源的发电分配有效性、提升电能存储质量,建设发电并网的资源调配能力,切实增强电网各项设施的运行能效。

(二)建立交易试点

2019年4月,青海省以共享储能为视角,创建了用能交易试点,储能设施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要设施,三个站点的装机规格均为50Mw。共享储能交易时,第一个站点储能电站持续调配电量的总数为80.36万kW·h,电量放出量65.8万kW·h,能源转换比例将近82%,创造能源交易收益75万元,可增加光伏站点发电180h,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收益2250万元。试点运行成功,证明了共享储能具有的新能源分配能力,可有效提升光伏电站的电能放出量,增强风能、光能的分配效率,提升供电体系的平稳性,拓宽了储能电站的经济获取路径,创建出能源、网络、储能的运作体系

[2]

(三)区块链平台支持

以区块链为网络技术支持,创建电力调度分配平台,融合市场结算程序,增强能源交易的市场运作能力。区块链平台搭建成功后,开发出能源调度分支程序、电表信息智能读数分支单元、以用户交易为服务项目的网页操作程序、以Flask技术为支持的分支程序,以此保证电量信息读取的准确性,增强储能程序连接质量,有序融合加密、信息识别、能源分配决策、电量统计、电价统算等技术,提升用能与计价匹配的精确性,构建全新的能源交易网络环境。青海省借助区块链平台,积极创建共享能源交易新模式,增加新型能源生产、存储、分配、用能的调配准确性,保证用能规划的安全性。2019年初期运行区块链技术的三个月内,完成电能调峰交易566次,电量调配量约为470万kW·h,总计输出电量352万kW·h,存储数万条用能交易数据,保证交易资料的追溯性。

结论:综上所述,线上交互能源的环境中,积极利用区块链科技,建立用能保证体系,挖掘区块链与储能运作的联合点,创建共享储能的交易环境,开辟全新的能源交易路径,发展多样性能源交易模块,以此进行线上能源计量、积分清算等各项工作,以数字化科技助力能源交易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辰,王雪颖.储能与共享储能商业化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风,2022(10):167-169.

[2]张程翔,丁宁.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综述[J].分布式能源,2022,7(01):54-62.

李宁宁 男 汉族 甘肃庆阳人, 武威职业学院 职称:学生,学历:大专,研究方向:新能源化工技术,单位邮编:733000

项目:2021年度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

指导老师 张国祥 武威职业学院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雪 武威职业学院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闫向龙 武威职业学院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赵志轩 武威职业学院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