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分析

周彬  ,李仕芳 ,贾浩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

单位省市:甘肃省庆阳市   单位邮编:745100

摘要:对于低渗透油田来讲,主要是开采目标油田具有低渗透油这样的特征,同时还具备单井产油率这样的特征。我国低渗透油田其油气类十分丰富,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含油量。在我国石油储量中我国石油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同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在低渗透油田实际开发过程中将油井产能提高是关键性问题。而压敏效应在油井产能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将压敏效应以及低渗透油田进行研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以及压敏效应进行针对性探讨。

关键词:压敏效应;低渗透油田;具体分析

1低渗透油田和压敏效应概念

在该部分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两方面内容,其一为低渗透油田,这种油田的概念是指,油层储层渗透性较差,丰度低,单井产能也较低的油田。其二为压敏效应,压敏效应是指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油田石油储量的下降,对油田渗透率产生影响的现象,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压敏效应对油田产能的影响为油田的产能进一步下降,原因在于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地层之间的有效压力提升,当发生这种现象时,石油渗出的微小孔洞会大量闭合,导致石油的渗出率进一步下降,对油田的产能提升造成负面影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变化引起的产能变化现象,称之为压敏效应。

2压敏效应以及低渗透油田实际开发

2.1低渗透油田中的压敏效应进行分析

低渗透油田在进行开发中,压敏效应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当流体位于多孔介质过程中,其喉道具有一定的压力损失。如果喉道越狭窄,则损失压力将逐渐增大。随着油田的逐渐开发,储层中的供给边缘以及生产井中会存在着一定的生产压差。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其主要特点是喉道极为细小,同时流体受到一定的阻力,拥有突出的压力降,进而导致压力敏感性受到一定的伤害。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应采取相关措施,在供给边缘区采用相关措施。保证底层压力不变,对其渗透率进行控制。当流体向生产井流入过程中,渗透率将不断降低,其幅度随着压力变化而变化。井底周围岩石当受到较大的压力过程中,压力敏感性也受到最为严重的伤害。如果将井底流压降低,能够将其产量不断提高,但井底流会导致井底底层压力降低。最终对压力敏感性造成伤害,反而将油井产能降低。因此,要想将井底流压工作做好,就应进行调控,保证生产压差能够在一定水平之中,即压力敏感性其伤害能够被控制在固定范围中,最终将油井产能提高开来。另外,还应注意,如果将平均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最终对原油采收率将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开采过程中应将其进行考虑。

2.2低渗透油田受压敏效应的影响分析

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孔隙度比较低,喉道也比较细小,因此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全面开发生产的难度更大,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压敏效应的变化也会对油田的开发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不同的开采方式对油井的效益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对压敏效应的研究证明,即使在同一注采井网范围内,由于采油井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该采油井底部地层构造的不同,地层中的压力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与油井的距离越近,渗透率就越小,反之亦然。

3低渗透油田实际开发具体对策

3.1开发区域选择

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油田的渗透率较低,导致单井油田的产能较低,但是对于整个区域内容的油田来说,不同区域的石油含量存在一定差别,当能够对石油储备情况区域进行全面研究和了解时,则可以通过对这类知识的应用提高开发区域的选择合理性。对于低渗透油田来说,这类油田的地层通常为岩石层,虽然一些油层的整体石油储备量较高,但是这些油层的厚度较低,或者油田的单位储油量较低,在这类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消耗更高的成本完成整个开采过程,并且取得的开采效果也不一定能够被全面保证。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对相关区域的石油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彻底地研究,并对各个区域的石油储量进行记录,当完成该项工作后,需要应用钻探测量方式对相关区域的岩层进行分析,通过对钻探到岩层的研究分析各个区域的石油储备情况,找出相关区域中的石油储备丰富区域,并将该区域作为整个开发区域的中心区域开展油田开发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整个区域进行更为高效地开发。

3.2科学部署注采井网

合理部署注采井网的密度,对提高油井产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低渗透油田而言更是如此。由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较低,有效孔隙度所占比例比较低、物性较差、喉道细小等因素影响,在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缩小油井之间的距离,合理加大注采井网的密度,建立起有效的驱动体系和较大的驱动压力梯度,通过采取这一技术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开采速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的采收率,但是注采井网的密度过大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注采井网密度的合理部署要通过精细的地质勘探和科学的计算。对于裂缝性低渗透油田井网密度的部署,应严格遵循以下两项原则:第一,采油井的分布方向应与裂缝的发育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采用线状方式对注水井进行注水;第二,与常规注采井网相比较,井与井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大,但是每排井之间的距离要有所缩小,以确保注水开发效果。

3.3开发技术选用

通过对压敏效应的研究和剖析可以发现,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地层发生的变化能够对原油的开采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要提升低渗透油田的产能,一个重要方式为降低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地层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系统中产生的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在当前的油田开发技术中,已经开发出了射孔技术,在当前的技术发展中,已经研发出了高效射孔技术,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中,存在油管传输和深穿透优势,所以在油井开发中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对油井进行建设。在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地下流体的分布情况、地层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射孔技术,另外在油井的建设过程中,要保证聚能装置在正确的地层发挥作用,这一要求既能够提升对油井的建设效率,也能够降低油井建设过程中耗费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对地层的破坏作用,保证单井的石油渗出率。

结语:

石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田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因此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力度,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石油供给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研究,压敏效应是影响低渗透油田产量的关键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和油井产量的压敏效应进行研究,有效解决压敏效应对低渗透油田地层环境所造成的伤害,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压敏效应进行控制,消除低渗透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压敏效应的产生,实乃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赵向军.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J].石化技术,2015,22(06):195.

[2]赵防震,陈英利,赵鹏.分析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J].化工管理,2018(01):210.

[3]李彬.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4):139-140.

[4]张琪.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探讨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23):243.

[5]赵防震,陈英利,赵鹏.分析低渗透油田开发与压敏效应[J].化工管理,2018(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