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陈晨

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变电站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将涉及多种类型的操作。在变电站运行维护中,运行就是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设备除正常运行外,与运行密不可分,如设备维护、状态变化、事故处理等。调度管理的任务是对设备的运行、运行和事故处理进行管理。本文对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的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管理;策略

1 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1.1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变电站运行维护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缺乏相关人员的重要性和标准化意识。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技术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突飞猛进,变电站运维系统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相关人才培训教育不足;另一方面,变电站运维系统相关人员面临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特别是随着变电站数量的增加,当相关变电站运维系统中相应的人才没有得到补充时,原本面临的工作任务正在成倍增加。因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相关员工无法实现对自身工作职能范围和重要性的深入理解,无法实现自身精神素质水平的建设。一旦缺乏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可能导致相关人员的工作流程不规范、不规范,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自身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电力系统瘫痪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变电站运维专业操作水平。

1.2变压器操作、开关操作等相关工作不规范

变电站运行维护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变压器运行、开关操作等变电站运行维护专业工作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此类专业工作内容的操作不规范,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变电站运维工作站本身的目的是科学高效地实现辖区内无人值班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因此,变电站运维工作站本身的工作需要追求高效率。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专业工作流程保障受到一定影响。其次,变电站运维工作站本身并不是面对变电站工作的强统一性,而是需要面对变电站检查管理过程中各种不同的专业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其工作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为了完成变电站运行维护中高度综合的工作内容,相应的专业和经验丰富的人才资源必不可少。然而,在当前客观形势下,并不是所有变电站都能配备相应的人才,实现变电站运行维护的科学管理。

1.3变电站运维系统与当今时代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变电站运行维护系统与当今时代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这是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另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变电站运行维护系统可能面临的任务是以前的十倍以上。这对当前变电站运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高效的工作进度。同时,在当今时代,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生活正常进步的重要因素。不允许犯大范围的工作错误和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变电站运维工作站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如何保证变电站运维工作的规律性,保证内部员工的工作安全,通过适当发展变电站运维体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帮助,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改进安全管理理念

2.1 一个要求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现场安全控制必须树立底线思想,实现安全生产。在这样一个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了运维专业现场安全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安全生产要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千里之堤必塌蚁巢,不能因小事而忽视和削弱。现场的安全控制不仅在现场,而且在从入口到出口的整个工作过程中。

2.2两个统一

2.2.1安全理念的统一

2.2.1.1 集体层面的团结。安全管控离不开安全文化和安全体系的建设。通过讨论、修订和确定,提出与公司一致的安全理念,获得员工的认可,引导员工的行为,形成集体层面安全理念的统一。一是要把统一的安全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和安全行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全过程,以人性化的方式、绩效导向的功能、文化驱动的动力,促进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安全理念与战略的统一,规范和协调员工在安全管控工作中的行为。三是树立纪律严明、执行可靠的工作形象。为了改造人和环境,我们应该明确环境因素在安全理念传播中的作用,使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有利因素成为安全控制建设的“动力阀”。每个区域应划分清楚,每个负责人应采取安全控制措施。开展各种安全理念宣传活动,通过主观安全活动、替代案例研究、文件宣传和准确的预防措施,强化安全导向,突出安全效果。

2.2.1.2 个人层面的团结。安全理念来源于基层安全管控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安全观念的统一性应体现在个体层面。首先,感知识别,确定安全概念及其核心,并解释其含义,使员工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安全概念,初步建立安全感体系。第二个是视觉识别。个人认可并实施安全概念。通过员工的自觉行动,他们从点到面发挥作用,逐步加深全体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可和赞誉,使安全理念“可见”,进而建立安全视觉系统。第三是触觉识别。一方面是对员工的宣传、教育、认可和考核;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安全理念融入实践,引导员工行为,服务于作业现场的安全,使安全理念“触手可及”,最终建立安全触觉体系。

2.2.2 安全技能统一

安全技能统一的关键在于执行。从安全控制执行者的角度来看,安全理念应实现内部合规与实际执行的统一。首先,要实时学习安全规章制度,了解公司最新的安全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让我知道”到“我想知道”。第二,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要坚持原则,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首先,要树立“无小事违规”的观念,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严惩违法者,保持制度的严肃性;第三是发现标识后及时将其熄灭。我们决不能例行公事,敷衍了事;最后,“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完善制度,落实制度。第三,在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时应考虑到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实际效果。系统的改进过程受到事物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需要灵活应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系统实施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或软弱的行动,但其本质是更好地维护系统。

个人安全技能的不足可以通过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规章制度是基础,责任感是灵魂。责任感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他的工作质量、成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能够认真思考,努力工作,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坚持到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主动处理职责范围内和职责范围外的工作,主动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责任是确保安全技能的关键。从职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责任行为规范。责任感不仅来源于主体性,而且需要付诸实践。通过制定责任行为规范,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责任感可以得到巩固和成熟,成为员工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第二,建立奖惩制度。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责任范围不清、权责分离表面化、奖惩制度不合理、分配平均主义。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达到激励和保护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感的目的。

结束语

在变电操作中,严格执行变电所运行维护规程,不得出现误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变电运维人员提高倒闸操作效率的策略分析[J]. 吴海涛.  科技经济导刊. 2018(31)

[2]浅谈如何做好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工作[J]. 陈桥,施伟.  科技风. 2018(23)

[3]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隐患及优化策略[J]. 孙孝碧.  低碳世界. 2017(18)

[4]变电运维管理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 纪鹏.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6)

[5]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危险性策略[J]. 杨政,徐建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