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四军时期的货币战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试论新四军时期的货币战争

陈文婕

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  

摘要: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并且为了迅速的占领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不仅进行了炮火的侵袭,更是发动了经济战争,发行了大量的伪钞,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新四军为了对抗日本的经济侵略,在根据地成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了新的货币,因而这一时期的货币也叫做边币

关键词:新四军;货币战争;

经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相比于日本炮火的侵略,这种货币侵略、经济侵略更为可恶与严重,随着日本大量发行伪钞,使得我国人民的购买力急剧下降,而日本则用一堆堆废纸抢夺了我国大量的财富,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十分巨大的破坏。为了更好地阻止日本的侵略,出于防伪的需要,在抗日时期,我国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印发了自己的货币。但是纸币的印发说起来容易,由于纸币印发需要大量的材料、精细的技术以及要考虑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在日伪侵略的背景下,当时的根据地物资可以说是十分匮乏,从而加大了印制新币的难度,所以如何印制新币,怎样杜绝日伪假钞成为了当时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成立根据地银行

在1937年日本进行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日本的野心,看到了经济的重要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新四军在10月份就在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相应的银行,只不过与正式钞票不同的是当时的货币主要是以延安光华商为名义的代金券。1941年2月,我国在自己的抗日根据地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由于是在根据地,所以称之为边币。而在此之前,银行的建立、货币的发行已经得到了上海人民的支持,如复旦大学专门为此事在校内召开了“民族救亡与复兴视野下的上海金融事业研讨会”,而上海的档案馆工作人员更是围绕经济的问题进行了《新四军抗日根据地银行事业论述》的相关报告。而受此影响,北方的根据地如晋察冀边区、晋绥远边区、晋冀鲁豫边区、以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等地也争先建立起了属于自己地区的银行,发行相应的货币。在日本的侵华战争中,南方的经济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也正是这种情况使得中共看到了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更好地进行掠夺,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侵略,一是在占领区抵制国民党的法币,二是自己印制伪钞,以此来进行套购,从而造成了经济市场的混乱,造成了纸币的贬值,物价的上涨,从而使得根据地的经济混乱起来。在此情况下,在1940年,刘少奇就经济问题视察了新四军的工作,并进行了指导,其大意是当前情况下不论是日军还是汪伪政权都在通过自己印制钞票来掠夺我们的资源,所以我们也应在自己的根据地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银行,以此来抵制其经济侵略,与敌人进行经济斗争。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在根据地的银行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如1941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所成立的江淮银行,如1945年新四军总部所成立的华中银行等。

二、印钞票——手工制作模板,抗日与模板图案相结合

银行的成立是对抗日本经济侵略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则是要印制自己的纸币。银行成立后,购买货币印制机械、挑选印刷技工、建立印钞厂则成为了当时的重点工作。由于日军的侵略与封锁,所以新四军在印制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印刷纸的问题。比如淮南银行所印制的淮南币,在银行成立的初期由于缺少必要的材料以及具体技术人员,新四军只能从大别山请来造土纸的师傅,所谓土纸是以麻、破布、桑树皮等为原料,而使用这些材料所造出的纸质最大的问题是纸质不够精细,再加上当时的根据地没有货币抛光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初次的货币印制失败了。后经过天长县的某个商人在外地运进的道林纸和各种油墨,才使得淮南币在1942年能够真正的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并且为了防止出现伪钞,当时的防伪技术主要以号码机打码为技术手段,同时为了深化防伪手段,新四军孩还在当时的货币图案中进行了暗号标记。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货币,初期的淮南币币值都普遍较小,面值以一角、二角以及五角和分票为主,直到1945年,淮南印刷厂出现了面额较大的货币,但也主要是五元、十元的,一百元、五百元则较少纸币。

而随着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纸币种类、面值的增加,印刷模板的问题则迅速的凸显了出来。在印制纸币的过程中,最为理想的目标是使用铅板、钢板来制作纸币模板,但当时的根据地条件是十分艰巨的,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人工所雕刻的木质模板则被应用起来。而在这些木质模板的选择中,淮南银行印刷厂选择了枣树为材质,大江银行选择使用楮木根或者黄杨树根,而这些材质都具有同一个特点——木质坚硬,经得住长久的使用。同时为了票面图案的美观,新四军里来自上海的美术家雕刻家还在纸币中加入了自己的才艺,或是雕刻、或是绘画,甚至是为了研究出一幅合适的图案经常几个月不分日夜的工作。正如新四军七师的青年雕刻家吴耘曾经说过的:“作为一名木刻工作者,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还是第一次制作木头材质的钞票,虽然当时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尽量考虑了货币要经受的住长久的磨损,要耐用,但仍旧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在版面的使用过程中越是往后使用所印制的票面的线条就越粗,加大了印制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同时当时条件艰难,我使用的木刻刀大都是自己造的,如拿旧钟表的法条改的,如用自行车轮做成的,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们就是为了做出自己的’‘抗币’”。

三、新币的发放——放贷款,农业和工商并行

从总体上看,新四军在抗日时期所建立的银行已经涵盖了现在银行的大部分服务,并且其所涉及的地域也是较为广阔的。比如淮南银行,其在抗日期间就印发了3千多万的淮南币,并且在当时淮南币占领了整个淮南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在淮南地区一家独大;如浙东抗日根据地,其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是其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来看其根据地范围十分广阔,有4个行政区,44个乡村,人口更是多大288万,可以说市场十分巨大,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市场下在其根据地银行除了印发货币基础服务外,,更是开展了各种服务业务,其中最主要的的则是生产贷款服务。而在具体的生产贷款服务体系中则又以农业贷款为主要服务对象,如贷款给贫穷人家买牛耕地助其进行农业耕作、如贷款给难民组织其进行生产、如春季贷放谷物等。当然工业贷款也是有所服务的,如对公营企业包括被服厂、印刷厂、利华贸易等给予信贷支持,如为小商业主发放贷款,给予其资金支持等。比如在抗日时期,天长县铜城镇一个较为有名气的群众卷烟厂在初步办厂时只有2万元左右的资金,而由于其实力不足,所以经常出现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停产的问题,而在抗日政府的贷款资助后,资本扩大到了1亿元左右。

四、保币值——如何维持新币的稳定

要想打赢这场经济战争,最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抗日根据地的币值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市场的稳定。而随着中共的不断探索,认识到其中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打击假钞、抵制日伪的货币、保持币值,制定好和原来国民政府法币的合理比价。而在这三者中,可以说确定最后的边币与法币的比价上较为曲折与困难。经过曲折、进过不断的摸索,新四军逐渐找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比价的提高原则上以根据地的主要农作物产品物价的加权平均数为指标,但不能时常变动。要鼓励生产的发行、货物的赎物,形成抗币纵然不涨价也可以不完全受伪币膨胀而带来的损失的局面。

总而言之,新四军的货币战争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同时其意义、影响却是巨大的,其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为后面的中共武装力量的胜利、为中共能够迅速的维持经济秩序、维持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为后面的华中银行以及金融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这一过程对于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天生、黄爱军、钱和辉:《新四军战时经济工作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泽皓:《新四军军部在皖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