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

许海侠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0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成熟高效的区域水资源管控体系,是提升城市透水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范内涝的重要路径。为全面提升海绵城市社会效益,构建复合型水资源管控体系,文章在系统分析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技术要素与管理要素,尝试采取相关手段,补齐建设短板,提升项目水资源整体排放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绿色化、生态化、高效化。

关键词:海绵城市 ;源头减排 ;基本问题 ;建设方案

前言

城市化进程中,为持续提升区域水资源管控能力,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相关区域投入大量资源,积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尝试,旨在依托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增强城市涵养水源与应对内涝的能力[1]。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要方式,在切实满足区域水资源管理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体量巨大的能耗,基于这种实际,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举措,采取源头减排等方式,强化水资源调控能力,提升建设资源利用效能。

1.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暴露出系列问题,为弥补过往建设漏洞,突出源头减排核心环节,全面提升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针对性。

1.1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思路认知不清

海绵城市作为我国城市水资源管控的全新路径,与传统城市水资源管理体系相比,利用渗水、滞留、蓄水、净水、用水、排水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从而不断强化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机率。海绵城市作为新生事物,相关地区以及工作团队缺乏必要工作经验积累,工作经验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在海绵城市整体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源头减排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忽视了源头减排在区域水资源效能管理方面的提升作用,工作团队对于源头减排内容、减排要求、减排标准认知不够明确,没有框定源头减排建设主体架构,思维认知缺陷,影响了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工作成效[2]

1.2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方法路径单一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在实现环节,需要综合各类要素,采取多元化处理方式,搭建源头减排工作体系,持续发挥雨水调控能力,全面增强海绵城市在涵养水源、调控水体方面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对于源头减排建设缺乏必要认知,项目建设方没有能够准确把握源头减排的必要性,片面强调后续排水、蓄水能力,从而造成减排方式单一,减排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影响了减排效果。验收环节,没有形成完备的技术标准,在验收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等问题,诱发减排质量风险。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针对源头减排潜在问题以及建设要求,进行针对性地规划与建设,导致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成效不佳,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能力。

2.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基本思路

全面梳理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基本思路,廓清建设框架,厘清减排原则,引导工作团队转换观念,精准把握源头减排建设核心要求,对于后续工作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奠定坚实基础。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规划过程中,为避免工作漏洞,消除工作盲区,应当从城市整体规划角度出发,结合区域现状,将雨水开发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将减排要点融入海绵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在确保海绵城市水资源调控能力的同时,降低整体费用支出,避免额外能耗[3]。基于这种思路认知,要求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环节,应当认真做好现状分析,重新确立目标与方法,通过排、滞、蓄、净以及减排等多个技术流程综合化应用,持续提升水源资源化利用效能,在保证城镇水资源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减少项目整体能耗。

3.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成效提升策略与方法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成效的提升,要求工作团队从实践角度出发,着眼源头减排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在相关建设思路指导下,综合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持续强化减排效果,全面提升海绵城市的生态属性。

3.1加速转变源头减排建设思路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过程中,为确保系列任务目标有效达成,消除源头减排建设漏洞,工作团队需要深刻转换认知,既要明确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的重要性,又要细化源头减排的技术标准与建设要求,通过源头减排建设思路的明确,推动后续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4]。为确保源头减排建设有序开展,工作团队需要吸收借鉴过往经验,总结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先进做法,逐步拓宽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细化源头减排建设要点。尝试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引导下,结合城市气候、水体等要素,立足海绵城市整体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推进源头减排,全面提升源头减排建设路径的多元化水平。

3.2健全完善源头减排建设体系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过程中,工作团队需要采取必要举措,从源头实现消减城市径流,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在城市发展规划下,将源头减排与区域开发、道路建设与园林绿化有机协调起来,通过功能联动,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硬件设施,动态布局湿地公园、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砂石地面、可渗透路面,使得雨水积存能力得到提升,自然渗透能力得到保障,实现了源头减排成效,持续丰富源头减排路径与方法

[5]。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团队可以从水面修复、雨水调蓄等角度出发,丰富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手段,水面修复过程中,认真做好外江河道、内河水闸、小微水体调控,通过这种方式,连接天然水体接纳对象,增强水体处置能力,实现雨水快速排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对于雨水的处置能力。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可以强化区域整体蓄水与渗透能力,基于这种技术定位,工作团队应当加强雨水罐建设力度,健全景观水体、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模块等硬件设置。例如,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大,在雨水调蓄设施建设过程中,工作团队合理确定调蓄规模,确保雨水处置能力,将每公顷硬化面积不低于125立方米到450立方米的比例进行设备建设,最大程度地强化源头管控效能,以更好地满足雨水源头处置能力,确保雨水下渗效能。

3.3全面细化源头减排建设要点

海绵城市在源头减排建设中,应当需要克服雨水过度控制的错误倾向,避免源头减排漏洞发生,影响最终实际工作效果。在兼顾海绵城市源头减排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不再将对于出现频率较低的降雨将流量作为控制浪费,避免资金浪费、雨水控制设施闲置等情况,确保资源利用做优化。为应对这种情况,应当做好雨水控制量计算工作,对设施汇水能力、排水能力进行综合化分析,定量开展雨水控制效率评估,通过数据综合对比,科学确定源头减排要求,调控雨水控制设施规模,实现雨水控制设施规模与源头减排需求相适应,在确保雨水源头控制能力的同时,避免设备闲置,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能。考虑到设备平稳运行要求,管理人员需要确立设备维护管理要点,将设备减排能力作为维护核心指标,实时掌握设施运行动态,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实现对设备减排能力有效介入。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建设有着极大的裨益,为持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能,降低项目整体能耗,实现海绵城市组成模块运行状态的最优化。文章以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前提,通过源头减排等系列举措,深刻调整现有节能减排模式,加速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智娟.福州市海绵城市源头减排项目审查中存在的问题浅议[J].福建建设科技,2021(8):90-91.

[2]朱梅,何君涛,黎江少.海绵城市建设中源头减排控制指标研究—以三亚市某新建小区为例[J].建筑节能,2020(13):211-212.

[3]李静,张春嘉,武艳丽.北方新建海绵型小区的建设要点探讨—以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新建小区为例[J].建设科技,2020(5):43-45.

[4]杨涛.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66-68.

[5]林英姿,王汉卿,杨丞南.浅谈建设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43-43.

作者简介:许海侠,女,1980.04,汉族,江苏沛县、本科、高级工程师、给排水主任工程师,建筑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