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救灾模拟演练提升救护队实战能力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浅析救灾模拟演练提升救护队实战能力的方法

汪宏伟

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护指战员的实战能力,必须强化救灾模拟演练。一救灾模拟演练应与指挥员的战术运用相结合,提高救护指挥员灾区指挥能力。二是救灾模拟演练应与井下现场实际相结合,训练救护队员的实操能力。三是救灾模拟演练应与救护队的应急救援预案相结合,提高演练的针对性。

关键词:矿山救护   救灾模拟   演练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的日益规范化,煤矿的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小,导致救护队实战机会减少,不利于救护队救灾实战技能提升。没有实战机会,没有相应的实战经验,尤其是新队员不能在实战中得到锻炼,这是当前矿山救护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AQ/T1009-2021)明确规定,救护中队要以小队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结合实战的救灾模拟演习训练,目的就是通过救灾模拟演练,来锻炼救护队伍,以弥队伍补实战经验的不足。

笔者认为开展好救灾模拟演练对锻炼各级救护指战员救灾技术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以往的救灾模拟演练还是略显格式化、单一化,还需要不断丰富内容,贴近实战,真正使它起到锻炼救护队伍的效果。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救灾模拟演练应与指挥员的战术运用相结合。

所谓战术运用,就是指救护指挥员根据矿井事故的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迅速制定出灾区探查、搜救遇险人员,控制灾情等方案,同时还要制定出救护队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应该说救护指挥员的战术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救护队抢险救灾工作的成败。任何冒险决策、盲目决策都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必须通过救灾模拟战术运用的训练来不断提高救护指挥员的战术素养。

1.通过战术运用项目来促进救护指挥员救护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救护指挥员平时都是忙于具体工作,对救护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日常工作中重经验,轻理论的现象还是存在的,通过救灾模拟战术运用的开展,能够使救护指挥员能够尽快发现自己存在的短板,增强学习救护理论知识的迫切性。

2.通过战术运用项目来锻炼救护指挥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当矿井灾变发生后,救护指挥员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沉着冷静做好各项救援作战决策。做好灾区侦查路线的最优选择,做好救援人员合理分工,做好救援装备的科学配置,从而安全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务。

3.通过战术运用项目来全面规范救护指挥员抢险救灾工作。如:我们开展救护指挥员战术运用项目要点如下:

明确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有无遇险遇难人员等。

明确救援任务。

灾区风险辨识。根据事故性质和事故信息判断事故涉及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制定救援行动计划。正确选择井下救援基地、指定侦察路线、明确任务分工、合理配置救援力量、正确调节通风设施并控制风流、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等。通过这些系统性的训练,来不断提高救护指挥员在抢险救灾时的综合指挥能力。

我们以往的救灾模拟演练只局限在一个小队的演练,没有把中队指挥员的战术运用纳入考核,这样就显得救灾模拟演练局限在日常的灾区侦查和灾情处置方面,对灾区抢险救灾方案的制定方面考虑较少,略显单一。所以,在开展救灾模拟演练项目时,应该把救护指挥员的战术运用作为一个内容来布置。

二、救灾模拟演练应与井下现场实际相结合。

目前,我们的救灾模拟演练虽然也有实战的内容,比如:开展接风筒,挂风障操作等,但距井下实战还有一些差距。

1.演练实战操作要与井下实际相结合。我们日常训练的4平方梯形断面基本井下已经没有了,目前井下实际巷道基本都是大断面的,我们应该采用大断面模拟棚来训练。井下大断面封闭和4平方梯形断面(传统要求的)施工方法不同,以我们在地面U型棚开展训练的12个平方大断面快速封闭操作为例,框架采用三横三竖的形式,大板采取竖板形式封闭,这样便于队员操作。通过我们的训练实践,完成一个封闭工作,基本能在30分钟以内完成。

2.演练巷道布置要以我们井下实际巷道布置为基础,不能简单的采取一头一面的布置方式,因为实际井下巷道布置、通风系统比较复杂,在灾变发生后,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遇到的困难也很多,所以更需要我们统筹考虑方方面面问题,不能顾此失彼。而我们日常训练的巷道布置都比较简单,达不到提高训练的效果。

3.模拟演练要锻炼队员的仪器操作技能。灾区的气体检测是救护队员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方面要掌握在哪些地方需要检测气体,规程明确要求:巷道交叉入口、独头巷、工作面、冒落区、火区、局部通风机、遇险遇难人员地点要进行气体检测,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气体检测的技能。救护队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来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检测出来的气体值是准确的,可靠的。不仅要用光学瓦斯机和CO鉴定管进行瓦斯、CO2、CO等气体检测,而且还要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进行复验。救护队员平时进行这样实操的机会不多。所以,救灾模拟中必须加强队员的检测仪器实操训练工作,经常开展井下仪器实操训练,通过反复训练,来不断提高队员对检测仪器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三、救灾模拟演练应与救护队的应急救援预案相结合。

根据《煤矿救护规程》的规定:矿山救护队应根据服务矿井的灾害类型及有关资料,制定预防处理方案,并进行训练。矿山救护队的救灾模拟演练结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效果比较好,既使我们的救灾演练贴合矿井实际,同时也通过演练锻炼了队伍。救护队的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包括: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职责、应急出动及信息报告程序、指挥程序和原则、抢险救灾程序、灾区侦查工作预案、灾区行动的基本要求、灾区专项事故救援预案等。

我们的救灾模拟演练应该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进行组合演练,通过综合演练,让各级救护指挥员能够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和抢险救灾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点。

1.演练煤矿事故应急出动和信息报告程序。煤矿事故汇报一般是两条线,一是事故煤矿直接汇报服务救护中队,二是汇报集团公司调度,由集团公司安排救护大队,由大队通知中队。那么第一种情况,救护中队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必须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遇险人数、大概影响范围、通知人姓名等信息,同时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出动。在队伍出动后,还必须及时将情况汇报救护大队。第二种情况,相对简单,中队接到通知后,及时出动队伍。在我们日常事故出动的时候,有些中队管理人员,遇到事故时,由于紧张,考虑不周全,有时事故的情况掌握不清的情况下,就带领队伍盲目出动,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事故的接警、出动、信息汇报也需要经常演练,才能有效固化闻警出动程序。

2.演练救援指挥程序。按照我们大队的指挥程序:事故初期,驻矿中队指挥员应为抢险救灾指挥部成员,负责救护队的具体行动,大队领导到达后,应按照大队领导分工原则进行指挥,一般指挥序列为:大队长总工程师副大队长战训科长中队长。日常演练时就必须经常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进去,以此来考虑各级救护指挥员的应变能力。如在演练中故意将一级指挥员空缺,看看下一级指挥员能否及时补位,能否独立地开展工作。

在事故矿井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的同时,救护大队也要相应成立内部救灾指挥部。一般应下设三个组:

技术组:负责制定灾区行动计划,救灾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记录组:负责收集有关事故的原始技术资料、图纸,做好事故救援的各项记录。

后勤组:负责保障应急战备物资及装备的供应,安排指战员食宿。

在实施综合性演练时,需要对这三个组的运行、协调情况进行演练,从演练中发现不足之处。

3.演练抢险救灾程序。以往我们开展的救灾模拟演练主要是这方面演练,但还是显得比较单一、呆板,还需要不断地丰富内容,使得我们的演练更多地贴近实战。

一是进一步演练灾区侦查的步骤:

仪器装备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队内和小队和基地联系的要求。

队伍前进的步骤。前进的顺序、前进的速度要求。特殊情况下的前进要求等。

气体、顶板检查的方式、方法。

侦查报告内容要求。

二是进一步演练灾区侦查的行动要求:

灾区队员数量、呼吸器佩戴要求。

在窒息或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的灾区进行侦查、工作时的安全要点。

在窒息或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的灾区抢救伤员的工作要点。

指挥员灾区布置工作时的安全要点。

总之,救灾模拟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救护指战员能够熟悉矿井灾害处理程序以及灾害处理技术、方法,只有贴近实战多练、多总结,才能达到提升救护队实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矿山救护规程》(AQ 10082007)。

2.《安徽省专业煤矿救护队救灾模拟实战演练考核规则》。

3.《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AQ/T1009-2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