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narch3000+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基于Monarch3000+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技术分析

李琦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电梯控制系统的水平也在其技术水平的提升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电梯检测过程中的控制系统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仍在不断进步。然而,在目前的电梯控制系统检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对电梯的运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运行。为了找到电梯控制系统检测中故障的处理方法,阐述了电梯的实际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了解决这些故障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电梯控制系统;故障;维修

引言

电梯控制系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任何系统的故障都会影响电梯的运行,进而影响人们的出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梯维护人员需要及时检查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故障排除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维护措施来快速排除故障,对于保证电梯的快速运行也是非常必要的。

1 解析电梯的实际工作原理

根据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将电梯分为曳引式电梯与液压式电梯两种。

1.1 曳引式电梯

曳引式电梯是使用钢缆将轿箱挂在机房的曳引轮上,而钢缆的另一端则悬挂着对重,使其保持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对重的重量不会超过轿箱自重的150%。电梯的升降实质上就是轿箱的上下移动,而对重则是与轿箱保持反方向的运动,曳引轮利用钢缆粗糙表面的摩擦力,从而拉动轿箱上下移动。因此,在曳引式电梯的检查维修中,要将曳引轮的钢缆的磨损情况作为检查中的重点,对磨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曳引轮及钢缆要及时进行更换。

1.2 液压式电梯

液压式电梯是利用液压推动柱塞,然后再由柱塞推动轿箱,做上下移动,这种电梯的柱塞是折叠式的,确保了电梯既可以升又可以降。由于柱塞自身的限制,这种电梯的最大上下范围不能超过二十米,也就是只能用于五层以内的建筑之中。但是,这种电梯的占地面积小,机械安装简单,对机房位置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很少会出现机械故障。因此,许多商场或办公楼都使用这种电梯。

2产生电梯控制系统故障的因素分析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其控制系统是调节电梯上升或下降的核心。一旦电梯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势必会使电梯的移动运行出现问题,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梯的安检工作,必须要加强对控制系统的检验。在排除了电梯曳引轮、钢缆等零件磨损的情况下,多数故障都是由于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所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外部干扰因素

电梯运行系统十分复杂,尤其是负责控制电梯运行状态的主机经常会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影响,主机宕机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随后会导致电梯停止工作,产生故障。工作人员在安装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电路安装错误或接触到高压高频电源线是导致电磁干扰产生的常见原因。

2.2内部元件受损

上万个电子元件共同组成了电梯,在这些电子元件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电子元件受损就会导致电梯运行停止。

2.3电气回路检查频率低

安装电气开关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能够使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根据该原理,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开关,使同一个继电器能够对不同的电路进行调节;同时可以提高日常检查工作的频率,排除潜在隐患,使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2.4电动联锁开关工作状态检测

电动联锁开关等同于电梯控制系统中安装的安全锁,起到保障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作用。电路中的开关若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梯的工作系统。

3电梯控制系统的故障维修措施

3.1故障检测维修的程序方法

在检测电梯控制系统时,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电梯故障检测维修的标准化流程如下:第一,准确了解故障电梯的特异性和电梯各部件的功能。在开展故障检测工作前,应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图纸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故障检测工作。第二,在检修电梯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应的流程。若电梯停止工作,应当仔细研判电梯控制电路,逐步缩小检查范围,最终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若无法对发生故障的确切位置做出判断,应当先对电梯的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再通过排除法排除可疑位置。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若电阻工作异常,应当对静电阻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中存在的异常进行分析,进而排除电子元件受损的可能性。检测时应当确保电梯通电,通过万能表测量电子元件的电位,电子元件在正常情况下的电位与故障状态下的电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维修电梯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应当将自身的人身安全置于首位,在开展维修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3.2电梯安全装置

一般电梯中会安装相应的安全装置。常用的安全装置包括:保障电梯可以及时终止运行的制动器;对电梯所处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电梯异常运行的限位开关;避免电梯失控时轿厢撞底或冲顶的缓冲器;三层以上电梯必须安装的与安全夹相连接的速度控制器;防止用户的手脚伸出竖井导致安全问题发生的安全门及门联锁装置等。电梯安全装置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电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会导致电梯中的部件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部分结构由于自身的锈蚀会导致电梯的安全装置无法灵活运行。二是负责维护电梯的工作人员未能定期维护电梯设备,或是在对电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零件松动或润滑装置缺油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安全装置的使用寿命。三是负责维护电梯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忽略了对电梯安全装置本身的检查,安全装置受损会减小装置的制动作用力与摩擦力,继而导致过度动作的问题。

3.3加强电梯维修养护工作的管理

电梯的维护工作主要以定期检查为主,重点对故障频发部位进行排查,更换老化部件,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修复,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电梯维修前应提前准备好相关设备和更换件,并根据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相对合理的维修计划。电梯维护的目的是降低电梯事故的触发率,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保护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管理电梯的维护。首先,要明确电梯维修人员的职责,根据其专业知识分配岗位,制定维修检查周期,确保故障得到及时处理。其次,电梯的维护管理人员不仅要检查电梯的运行情况,还要定期检查电梯内的安全设施和呼叫系统是否完好。最后,坚持每年对电梯进行全面检修,及时更换有问题和老化的部件,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因此,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是降低电梯故障发生率的有效途径。维修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以免因个人工作失误给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技术将不断变化。各种新型电梯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电梯的安全检测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研究新技术,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梯控制系统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宇.探究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1):155-157.

[2]杨帆.浅析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63+65.

[3]米怀佳.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J].门窗,2019(21):227.

[4]崔晓钢,赵四化.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4):43-45.

[5]陈永祥.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