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代立娟

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蒙古,021000

【摘要】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继而对其病情恢复造成相应的影响,尤其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目前,临床骨科常选择无菌手术,以期充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较大,不仅影响其病情恢复,更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故而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尤为关键。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感染因素

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在某院骨科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1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是11例,女性患者是8例;年龄在27~70岁,平均年龄为50.2±6.2岁;其中,实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是6例,实施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4例,实施肢体骨折行内固定的患者是5例,其他有4例手术;对照组男性患者是13例,女性患者是6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是49.6±6.4岁;其中,实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是6例,实施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4例,实施胶体骨折行内固定的患者是5例,其他为4例手术。首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对3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的常规式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实施的是特殊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2.1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一般情况下,无法全面评估急诊救治患者的病情,多是外伤性骨折对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这就导致无法及时治疗合并有基础病的患者;在开展手术前,做好切口皮肤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备皮工作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对皮肤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发生术后切口的情况;对于行股骨头、髓关节置换的患者,必须要确保提前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满足手术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在手术前的一天时间中,应当加强病房的巡视,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进行补液及输血,改善患者的贫血或是水电解质失衡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列举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护理依从性。

1.2.2手术间准备

护理人员在开展手术1天前,应当将各种手术物品准备妥当,做好彻底消毒的措施,严格按照消毒的流程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骨科手术安排在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间的空气除每天常规消毒外,特殊重大手术还可在术中进行再次消毒。对于手术器械或是敷料进行消毒杀菌的时候,要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因为这类物品耐高温、耐湿;对于其他物品应当使用低温、环氧乙烷等离子灭菌法,严格按照一次性物品使用原则。

1.2.3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应当将室内的温度调到合适的范围,切皮前,尽量使用皮肤保护膜,对于手术时间长的,手术台上加盖无菌巾,减少尘埃污染。在开展手术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要加强重视,比如精心调试患者的体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守护在患者的身旁,耐心、温柔的安抚患者,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对不需要暴露的位置尽可能遮盖起来。为患者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术中应根据失血、失液量及各项生命体征签到,补充液体或输血,提高患者的应激性。

1.2.4术后护理

完成手术后,平稳的推送患者到病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对髓关节置换的患者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卧床修养,避免完成手术后出现关节脱位的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频繁的搬动患者,有很大的可能使切口出现感染;患者在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测工作,等到患者彻底清醒之后,对患者的需求及时了解。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切口位置进行护理和观察,查看切口是否愈合良好,是否出现脂肪液化的现象,如果其额楼有感染的迹象,就必须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手术的两天时间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让他们充分掌握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另选择了88例作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对象,对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记录分析可能影响到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1.3切口感染的诊断

(1)手术切口表面存在脓性分泌物或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发热大约等于38℃。(2)切口自然肿胀或是裂开,医生打开切口的时候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切口深部位置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等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指标

通过对两组38例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观察可以发现,其中,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37%,平均住院时间12.5±5.8天,平均住院费用6352.7±618.4元;对照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达到了20.31%。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88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分析得知,其中有38例发生感染(6.56%),切口局部分泌物均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51.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22.22%)、铜绿假单胞菌3株(11.11%)、表皮葡萄球菌1株(3.70%)、大肠埃希菌1株(3.70%)、阴沟肠杆菌1株(3.70%)和肺炎克雷伯菌1株(3.70%)。引发其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中,主要涵盖了手术时间、参观人数以及是否有术前合并症状的因素。

3讨论

3.1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从理论上来说,切口感染的问题不应该出现,但是由于受到本身伤口的影响,需要理植入内固定物,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细菌,所以有很大的可能会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问题。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发现,某院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是6.56%,导致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但也可能存在革兰阴性菌。在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有充分的了解,采用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3.2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得出的结果表明,参观人数超过三人、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术前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引发切口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就是因为,患者年龄比较大的时候,常常伴有各种慢性疾病,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特别是有糖尿病的时候,手术后切口定植病原菌容易大量繁殖,从而引发切口感染;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就会导致空气当中的细菌侵入切口,从而引发切口感染。

3.3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1)在开展手术前,一定要对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存在较大风险感染的时候,要及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2)对手术室中的器械以及环境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尽可能减少接台手术次数。(3)在进行手术的期间,尽量少让护理人员出入手术室,要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减少住院天数,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红萍.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2).

[2]沈黎黎,袁惠.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03).

[3]何艳君.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和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7(10).

[4]刘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