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地位的民族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地位的民族理论

康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030800

摘要:马列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于团结互助。它之所以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因为强调了团结二字,强调了联合广大的工农阶级一起对抗资本主义。所以在新时期下,因为我国的民族呈现出多元、多样性和多变的特点,民族发展呈现出贫富差距拉大、发展缓慢、科教滞后等特点,所以在新时期下,坚决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严厉打击恐怖暴力民族主义,这些正向的民族观和坚决的民族矛盾解决政策,利用辩证性的马列主义指出了民族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系统的概括。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理论

一、要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的民族基本理论

近些年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下,实践性课题越来越多,但是理论基础越来越薄弱,对民族发展规律性把握不强,只会让民族理论发展呈现出基础薄弱的态势。民族理论是做好民族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要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需要扎实的搞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想要研究出正确的民族发展策略,就需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源头性的指导地位,还要在实践中、在理论研究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使民族观符合我国基本的国情发展。

二、不断丰富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规

建国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统称为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每年的两会都会邀请少数民族代表来参会来,进行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发展成果汇报、来参与国策的制定,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缺一不可。而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与法规背景下,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关键的政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确立了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即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建设,使区域民族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与上层政治纲领相匹配,从经济内核和文化内核上形成团结力、向上力和引力,来促进民族政治团结,减少民族矛盾,扑灭民族分裂隐患。而在16大以后,更是提出了全民小康的宏伟目标,除了全民小康的建设目标之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你的提出,也进一步强调了全社会整体发展的效果。不遗漏一个民族,不缺失一个民族,实现所有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纲领。  

三、认真研究我国民族分布的国情特点

每个省都有不同的民族结构,虽然汉族是主要的民族群体,但是每个省几乎都遍布着少数民族的生活足迹,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地貌特点、文化类型、经济状况、政治风貌、语言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都形成了区域性的民族特征。建国80周年以来,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民族问题研究已经成果丰硕,大部分都从理论过渡到了实践。在民族问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民族基本属性的运用和把握,使我国民族呈现出顺利发展的历史趋势。所以,我们在日常研究中,要针对民族问题的广泛知识面,予以全面的覆盖、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分析。既要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来进行民族发展问题指导,也要结合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法学学科给予民族问题领域研究一定的方法指导和观点立场。

四、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于从实践中出真知,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丰富理论的内涵和内容。民族问题的基本解决经验是在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民族问题鲜活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在于民族工作中与理论、实践与相结合。不过,在现实工作中,党和国家一些民族工作人员不愿意去实地做艰苦的调研,不愿意实事求是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只通过纸上谈兵的方式来进行民族问题研究,所以出现了学术浮躁,缺乏风范,缺乏严谨治学态度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全面创新,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如何使民族区域性问题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下的重要新命题。所以要对要在民族问题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环境下,不断深化各民族地区的体制改革,扎实的做好各项新型民族工作。

例如在我国云南地区,因为少数民族众多,但是边界线长,所以民族问题面临着跨国性的复杂化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周边国家与云南边境的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边境贸易及口岸建设、振兴乡村战略计划、城镇工业化建设、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科教文卫事业等等。一个区域性的省份,因为少数民族存在着多样性的分布状态,所以云南的问题呈现出一个国家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实际研究中不断的端正学风,严谨治学态度,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在实际中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相关理论,不断的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处理民族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才能真正的学会、学懂,以最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让学者用崇高的社会责任去追求民族问题终极解决方案。

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马克思主义,能使众多学者利用公平、公开、公正的态度对待民族的少数群体问题,使实践出真知,让民族问题呈现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理论体系,才能不断的按照16大规定的“共同富裕”主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承剑.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J]. 齐鲁周刊, 2021(2):3.

[2]张三南.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从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到"中国模式"[J].  2021(1):20-29.

[3]王东昕, 邹华. 论民族识别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