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对其总有效率、前缘高度与后凸角指标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对其总有效率、前缘高度与后凸角指标的评价

丁满飞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中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6250)

【摘要】目的:观察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在院的9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经皮椎体成形术分析,对照组开展传统治疗,指标评估包括临床疗效、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数据。结果: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指标实验组较优,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反应,恢复患者椎体功能,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OVF)是临床上确诊率较高的疾病,临床多为压缩性骨折,传统治疗方式并不理想[1]。有研究指出[2],一旦治疗不及时会诱发多种不良并发症,导致疾病治疗难度增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应用后具有康复快、操作便捷、疗效好的优势。本文收纳样本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在院的9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汇总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数据,具体内容汇报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录入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90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45例对照组男:女=20:25,年龄汇总≥60,≤77,均值年龄为(68.61±2.33)岁;45例实验组女:男=21:24,年龄汇总≥61,≤76,均值年龄为(68.59±2.46)岁。对比分析90例患者性别、年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基础资料完整;心肺功能无异常;认知无异常;家属、患者均签订知情表。

排除标准:遗传性精神异常;全程实验未完成;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手术禁忌症;依从性差。

1.2方法

传统治疗(对照组):本组样本入院后需持续卧床管理,用时使用药物或物理镇痛法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治疗周期为8-10周,随后利用工具适当下床活动,固定周期在4-6周,同时使用镇痛药物。

经皮椎体成形术(实验组):临床需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予以局麻处理,实施术中心电监护,利用X线片对患者病变椎体、椎弓根位置进行明确,及时做好体表标记,穿刺时使用穿刺套针在椎弓根方式穿刺,直至刺入病变位置,观察针尖,使其到达病变椎体三分之一处,随后拔出针芯,向内注入显影剂,查看其与相近静脉关联程度,查看是否存在椎体外漏情况,明确椎体内布局,应用注射器在椎体后缘注入骨水泥,直至其产生较大阻力后停止,一旦出现渗漏时需马上停止灌注,手术完成后需评估1分钟,各项指标稳定后送回病房。随后对患者实施2日的全面监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按照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指导其开展运动锻炼,后期持续为患者实施骨质疏松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涵盖无效:未达到以下任一标准;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疼痛感较轻,椎体功能渐趋正常;显效:椎体功能已恢复,无疼痛感、异样感,无其他临床不适症状。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和。

②其他指标:统计分析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情况,VAS指标经视觉模拟量表评估,分值较高表示患者疼痛反应较强。

1.4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患者例数、临床治疗效果采取 % 统计,给予X2值统计,患者的年龄、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指标采取(±s)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评估,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5

11

24

10

77.8%

实验组

45

37

7

1

97.8%

X2

-

-

-

8.3890

P

-

-

-

<0.05

2.2其他指标

    统计数据如表2,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指标实验组较优,P<0.05。

2 两组患者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CObb角(

VAS(分)

椎体高度丢失(%)

对照组

45

11.43±1.22

3.26±0.27

25.48±2.13

实验组

45

5.45±2.13

1.11±0.24

11.14±1.25

t

16.3424

39.9244

38.9503

P

<0.05

<0.05

<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现阶段老年人口增多,临床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率显著上升,由于老年群体躯体功能下降、钙质流失较多,极易出现骨质疏松情况,导致骨折疾病增多[3]。一旦患者患病后会呈现后凸畸形情况,使其无法自主活动,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传统治疗方案为保守治疗,采取镇痛药物改善其疼痛反应,长期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对其后凸畸形情况进行矫正。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临床上新兴出现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案之一,临床应用后患者康复效果较好,脊柱功能逐步恢复,患者康复质量较高

[4]。文章数据指标汇总可知,CObb角、疼痛情况、椎体高度丢失指标实验组较优,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所以,和传统治疗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疼痛反应,尽早恢复患者脊柱功能,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从而保证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此外,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操作便捷、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应用后可改善患者疼痛反应,提升椎体稳定性,从而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其他学者指出,传统治疗方式较保守,患者长期卧床会诱发静脉血栓、压疮、口腔感染等不良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导致患者骨含量下降,难以恢复患者脊柱正常功能[5]。经试验统计对比,观察组、对照组在自主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临床有效率、不良并发症发生率、VAS指标等数据上对比前者优于后者,数据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6]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充分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临床可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度分析。

【参考文献】

[1]  辜琴.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入路选择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脊柱矢状面重建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2022,43(2):153-158.

[2]  葛海龙, 程长有. 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跳跃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临床研究,2022,30(2):17-21.

[3]  宋卫华.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20):22-23.

[4]  门新刚, 门崇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65-67.

[5] 尹俊, 林秋琼. 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85-86. 

[6]  尚琦松, 吴兵, 盛文辉,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