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关联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关联性分析

于江宏  ,王维娜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慢性便秘的患者为39例,未合并慢性便秘的为42例。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之中存在单纯实证患者14例,单纯虚证患者23例,虚实夹杂证患者44例,且各证型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比,SDNN、SDNNI 、RMSSD以及pNN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存在一定关联性,通过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动态监测,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症分型,并给予对症治疗,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慢性便秘;中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关联性

冠心病是临床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当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定量化成为异物工作者的探索方向,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临床之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其心率变异性存在变化,降低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以及程度呈现负相关,因而本文主要将冠脉造影与心率变异性相结合,探究该指标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慢性便秘的患者为39例,未合并慢性便秘的为42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16,年龄区间为61-87岁,平均年龄(74.76±3.63)岁;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17,年龄区间为60-85岁,平均年龄(74.48±3.5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病史信息(冠心病病程、冠心病类型、合并疾病、合并用药情况、停经史、家族史、烟酒史、合并便秘情况、胃肠道症状)与中医证候信息(冠心病证素评估和合并便秘的便秘证候评估),主要包括单纯实证(气滞血瘀、痰浊闭阻、痰瘀互结)、单纯虚证(心气亏虚、阳气虚衰、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以及虚实夹杂(气虚痰阻、气虚血瘀、气虚伴热蕴或气滞、阳虛痍阻、阳虚寒凝、气阴两虚伴痰阻)。同时为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包括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

1.3统计学指标

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s)、%表示,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二、结果

2.1中医证候分类

所有患者之中,单纯实证患者14例,单纯虚证患者23例,虚实夹杂证患者44例,两组患者对比,组间差异并不十分明显,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分类(n/%)

组别

例数

单纯实证

单纯虚证

虚实夹杂证

研究组

39

8(20.51)

13(33.33)

18(46.15)

参照组

42

6(14.29)

10(23.81)

26(61.90)

t

-

0.548

0.902

2.022

P

-

0.459

0.342

0.155

2.2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各证型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比,SDNN、SDNNI 、RMSSD以及pNN50差异显著(P<0.05),而SDANN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各证型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s)

证型

例数

SDNN

SDANN

SDNNI

rMSSD

pNN50

单纯实证

14

116.48±44.72  

133.38±67.24

64.52±51.19

52.33±78.83

9.86±23.73

单纯虚症

23

154.00±52.37  

127.00±58.86

77.50±37.11

79.50±64.13

28.50±19.60

虚实夹杂证

44

96.10±41.84

131.86±60.16 

51.62±37.03

30.52±56.63

5.62±17.18

t

-

12.220

0.064

3.258

4.608

11.041

P

-

0.000

0.938

0.044

0.013

0.000

三、讨论

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其中医证型往往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但无论是单纯实证、单纯虚证或是虚实夹杂证,患者均可能由于痰浊产生疾病方面的变化。对患者证型进行区分,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且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往往需要依据患者的证型施以适当的治疗措施,或配合理气、滋阴、温中等方式,符合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准则。

人们心率产生变化,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共同作用,二者之间互相作用,则可能使心血管系统产生紊乱,从而导致诸多心血管疾病。因而对心率变异性进行评估,能够更好地评价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张力变化情况。率变异性降低常常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而低心率变异性与死亡及心脏的不利因素有关

[2]。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非线性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时域分析法,对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其中SDNN主要反映自主神经总张力的大小,RMSSD、PNN50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大小,其值减少,代表迷走神经张力变小。SDANN、SDNNI则用于评估交感神经张力大小,其值减少,代表交感神经张力变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各证型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比,SDNN、SDNNI 、RMSSD以及pNN50差异显著(P<0.05),而SDANN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充分说明心率变异性能够更好地帮助临床判断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证型[3]

总而言之,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动态监测,能够对患者证型进行判断,并依据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

[2]付聪.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21.

[3]石若玉. 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疾病中医证型与脉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