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治疗腹泻病例分析

/ 1

藿香正气水治疗腹泻病例分析

倪翀1何丽1,张滨鹏2,蒋莉莉3,王征*

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     浙江杭州    310012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性,88岁,己婚,来自四川成都,于2021.04.16因“疗养保健”入住我疗区进行康复疗养,既往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现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血压及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适症状。

患者2,女性,86岁,已婚,为患者1的妻子,随患者1于2021.04.16来我疗区疗养,来自四川成都,平时体健,入院时无明显不适。

两人平时饮食为我疗区营养楼的营养餐,4月27日同家人游玩后至附近餐馆进食午餐,晚上回至我院后出现腹泻4次,无畏寒、发热,无腹痛,无恶心、呕吐,食欲及精神尚可,当晚值班医生予黄连素口服后无效。4月28日早上腹泻3次,我科科主任查房后询问病史,当天外出除食用餐馆内食物外,未食用其他食物。据了解,餐馆饮食条件干净,排除不洁食物导致的腹泻,考虑可能是食用海鲜等寒凉食物引起的腹泻。请我院中医师辩证后认为可能是因使用海鲜等寒凉食物引起的腹泻,决定予藿香正气水治疗。两人早餐后一起予藿香正气水(各一支),服用后腹泻明显好转,午饭后再次予藿香正气水服用,下午下班前询问后,无腹泻。

2讨 论

急性胃肠炎多发于夏秋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发病后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根据该病发病特点,中医认为应归属为“泄泻”、“腹痛”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损伤脾胃。“泄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健则消化正常,若饮食不当,外邪侵袭,致使脾虚失健,阻滞中焦,胃脘胀满疼痛,气机乱于胃腑,并走大肠而成泄泻。藿香正气水是治疗内伤食滞,呕吐、泄泻的常用中成药。其中藿香芳香化湿,解表散寒,理气和中,配紫苏叶、白芷、桔梗理气解表,增加藿香的解表散寒作用;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厚朴、大腹皮燥湿理气除满;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1]。方内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共同发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效果,既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又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止痛,还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得气机通畅,肠胃调和,从而有效治疗急性肠胃炎。

从该例看来,患者年纪大,服用海鲜等寒凉食物后出现腹泻,且予黄连素等治疗后无明显缓解,考虑藿香正气水的解表散寒特性,对于服用寒凉食物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效果尚理想。有研究发现,藿香正气水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常位于患者病程,促进患者痊愈[2]此外,多例临床观察显示,藿香正气水可配合其他抗生素以及其他止泻西药等治疗急性肠胃炎,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和复方苯乙哌啶等。联合治疗更能标本兼顾,患者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单独使用西药时明显缩短,生活质量评分更高[3-5]。不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人群,相关临床研究均显示藿香正气制剂联合西药治疗的方法能快速缓解肠胃炎发病时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的肠道,促进肠道的吸收功能,同时发挥一定的抑菌作用[6-]9。联合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有效改善各个年龄层患者临床症状。

临床上对于急性肠胃炎,医生首先考虑的是进行西药治疗,对于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可能效果好,可是对于一些因使用寒凉食物,进行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应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可解表散寒,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都需要对症,多尝试其他方法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

参考文献:

[1]尹宛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80例[J].河南中医,2003(07):66.

[2]王云瑞.藿香正气水在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9):326.

[3]韩亚鹏,姚青华.左氧氟沙星联合藿香正气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4):96.

[4]陈志彬,陈哲彬,陈楚炮.藿香正气丸联合抗生素在急性胃肠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4):75-76.

[5]段佩佩,麦中娴,严海芳,李虹慧.藿香正气丸联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2):171-172.

[6]马淑平,王晓燕.藿香正气散配合西药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80例[J].陕西中医,2012,33(11):1463.

[7]张守荣,卢希平,张兴.藿香正气制剂解痉与助消化作用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98.

[8]何琼笑.藿香正气软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肠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02):49-51.

[89黄淑顺,李敏.藿香正气丸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8):1470-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