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体会

邬应斌,胡煜

华蓥市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600

摘要目的以小儿呼吸内科的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探讨临床干预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患儿的基本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抗生素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临床效果相对比较明显,且治疗安全性高。

关键词儿科支气管肺炎;疗效;不良反应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呼吸内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因患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差,容易忽视疾病发展继而进展为肺炎,导致其消化以及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继而危机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1]。目前主要为抗感染、抗病毒治疗,但此类治疗方法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且患儿易合并腹泻、抑制营养吸收,影响其身体健康发展[2],故本文主要探讨针对性治疗对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9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排除入组前进行相关治疗患者;伴随神经、免疫、循环系统相关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病程(天)

观察组

450

282/218

1.93±0.43

8.36±1.37

对照组

450

260/240

2.12±0.37

9.75±1.35

t/x2

-

1.950

7.105

15.330

P

-

0.163

0.000

0.000

1.2方法对照组病人在入院后需调整室内温度、湿度、房间通风消毒、口腔清理;在饮食方式主要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摄入为主;另采用清热、退烧、平喘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需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自身病原体以及病情情况,针对性的采用抗生素进行干预,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单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则需两组抗生素药物联合干预[3]。另及时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儿的适当情况增加抗病毒、吸氧治疗。

1.3观察指标治疗后,评估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症状、肺纹理消失提示为显效;症状、肺纹理有所改善提示为有效,症状、肺纹理无好转则提示为无效。测定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记录不良反应人数,主要包括:轻度腹泻、呕吐、皮疹等。

1.4统计学方法SPSS18.0软件分析中,组间的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P<0.05有意义。

  1. 结果

2.1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完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50

398

90

12

488(97.6)

对照组

450

295

103

102

398(79.6)

t

-

-

-

-

80.190

P

-

-

-

-

0.000

2.2患者感染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感染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CRP(mg/L)

PCT(ng/mL)

观察组

450

5.08±1.23

0.20±0.04

对照组

450

7.53±1.28

0.28±0.07

t

-

29.277

21.049

P

-

0.000

0.000

2.3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具体如下对照组为2.67%(12/450),3例皮疹,6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观察组为3.33%(15/450),4例皮疹,7例腹泻,4例恶心呕吐。

  1.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生主要与患儿自身气管狭窄、粘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较弱等情况有关,另外患儿难以排出分泌物,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若肺部遭遇病原微生物的侵犯则会导致分泌物增加,气道被阻塞继而导致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生。当病菌感染诱导炎症发生时,呼吸道感染率增加,患者氧合指数降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需早期进行药物干预治疗[4-5]

对比疗效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干预治疗对患者机体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正向干预作用,对发生原因进行探究,可能是由于常规治疗不具有针对性,而患儿作为发病群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差,一旦出现用药过量或者合并其他情况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性治疗在控制药量的情况下可有效保证患儿治疗的安全性,另外在本次研究,在患者入院后我们对患者的病原学进行检测,并据此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进行干预,另根据患者的病程选择相应的给药方式,同时保证患儿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加强对其气道的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的感染性指标进行了监测,CRP以及PET是临床常用的感染性指标,上述指标的变化可有效反应患者自身炎症反应的改变,当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上述指标会明显提升

[6],结果显示观察组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能够降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促进其机体的恢复。另本研究表明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并无差别,表明针对性治疗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邓志考,苏芝兰,曾成.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08):1-5.

[2]林晓华.小儿支气管肺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22):64-65.

[3]张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5):118-120.

[4]安鹏程.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2,13(02):110-111.

[5]许方.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5):124-126.

[6]冼飞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22,41(0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