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分析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许世波  

           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满洲里市   021410

【摘要】目的 分析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7例,行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E、ACTH和IL-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性四肢骨折;疗效;炎症;应激反应;内固定

创伤性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患者的四肢骨头完全或者部分断裂,正常肢体功能受到影响,给生活带来不便。临床上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为直接暴力,常见因素还有骨骼病变、长期劳损等,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感。患者主要接受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广泛,但是需要开展二次手术,将内固定取出,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高。实施外固定治疗,采取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展开固定处理,能够有效矫正畸形,获取到明显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外固定架治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74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48.18±5.89)岁;观察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48.76±5.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创伤性四肢骨折诊断标准;为Gustilo Ⅰ型开放性骨折或者闭合性骨折;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近期其他系统出现炎症;多发性骨折;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系统疾病、骨折疏松;关节内出现骨折。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选取骨折部位,将患者皮肤切开,将软组织分离出来,确保骨折端充分暴露,操作者直视下,展开骨折复位处理,然后选取金属接骨板,展开固定处理。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行外固定架治疗:麻醉方式为联合阻滞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取得满意效果后,对患肢进行牵引,实施手法整复,令其处于对位对线。应用C型臂X线射线机展开观察,对骨折位置进行观察,明确后,标记好。对于手术面,做好消毒工作,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理念,在和骨折近端相距4-5厘米处,选取半螺纹骨圆针2枚,插入,于远端,同样选取半螺纹骨圆针2枚。借助支架,适当调整距离,可以进行压缩处理或者延长处理。对角度进行调整,选取加压器,做好固定工作,对患肢活动性展开检查,确保固定架良好。将伤口缝合,对针眼部位,选取消毒棉片展开消毒处理,然后环形包扎。完成手术后,取适量75%乙醇,将其滴在针眼部位,每天2次,避免针眼出现感染现象。

如果为上肢骨折,需要于术后7天,引导患者展开功能锻炼,术后14天,展开负重训练。如果为下肢骨折,需要于术后2天,引导患者展开主动伸屈训练,24天,可令其借助双拐,展开负重行走训练。提醒其定期回院复查,频率为1个月1次。待患者出院后,如果出现外伤,需要第一时间联系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评价炎症应激因子水平:获取空腹静脉血,含量为3毫升,离心处理,转速为3000r/min,共10分钟,对血清进行收集,然后将冰箱温度设置为-20℃,保存。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白介素1(IL-1)展开检测。评价治疗效果:显效为能够自主活动,疼痛等表现完全消失;有效为患肢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为患者活动受限,疼痛程度严重,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炎症应激因子水平比较

对比NE、E、ACTH和IL-1,观察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炎症应激因子水平比较[n(±s)]

组别

例数

NE(pmol/L)

E(ng/mL)

ACTH(pg/mL)

IL-1(pg/mL)

观察组

37

132.46±20.35

114.13±15.35

61.24±4.24

51.01±7.57

对照组

37

192.57±21.24

208.57±16.13

93.13±10.79

77.46±7.16

t

/

12.430

25.799

16.732

15.44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7

30

6

1

97.30

对照组

37

17

12

8

78.38

/

/

/

/

6.198

P

/

/

/

/

0.013

3  讨论

在所有骨折中,创伤性骨折发生率最高,无论是哪种内固定方法,均无法促进骨折在短时间内愈合,需要采取骨外固定,当下,临床已经借助该理论,将四肢骨折治疗问题解决,包括关节骨折、重度开放性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等。采取外固定治疗,可靠性高,适应症较多,手术范围较小,创伤小,该方式能够对软组织提供保护,改善血液循环,对骨折愈合起到修复作用,术后,可以为患者伤口换药提供便利,能够有效清创,实施二次手术治疗。

和内固定治疗相比,给予外固定治疗,不需要将过多周围组织剥离,不会给软组织带来严重损伤,不会髓外血运产生破坏,能够作用于受损部位,促使血供恢复,可以有效处理开放部位伤口,能够引导患者展开早期功能训练。先给予患者手法复位,或者做小切口,针对骨折部位展开解剖复位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微创性,同时可以将部分剪切外力抵消,促使骨折恢复,为骨折恢复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推动其恢复健康。可以避免术后将内固定取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致使住院费用降低,具有经济性。患者出现骨折后,其机体表现出应激状态,相关应激指标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例如NE、E等,将患者肢体固定好,可以降低相关指标含量。另外,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会出现表达异常现象,会影响到组织恢复能力。有相关学者围绕该病患者,就内固定治疗对应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展开研究,但是有关于外固定影响炎症应激的报道较少。实施外固定后,患者有可能出现骨折移位、钉道感染等症状,影响到治疗效果,积极和患者交流,引导其展开术后功能训练,做好皮肤清洁工作,确保针孔处始终保持干燥、清洁状态,采取X线片检查,待检查结果展示出骨折端表现出连续性骨痂情况下,将延长杆固定栓解下来,将部分外固定架拆除,在患者骨痂部位完全愈合情况下,可以将外固定架全部拆除。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E、ACTH和IL-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架治疗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状态,提升健康水平,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给予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德科.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7):50-51.

[2]相龙占. 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14):20-22+25.

[3]骆亮亮,曹溢.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性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3):13-14.

[4]董瑞辰. 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53.

[5]易守红,周武平,何纯青,古浩然,杨鹏彬,赵卫军. 外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9,11(02):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