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评分的影响分析

孙波

  大庆龙南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后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FMA评分、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至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中,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逐步恢复。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卒中;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不同原因而导致患者的脑部动脉发生闭塞、狭窄等情况,进而使其脑部的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1]。而大量研究表明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高效可行,有利于改善预后。本次分析了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以了解其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后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例数及选取时间:66例,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36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6.7±5.9)岁,分组方式:根据入院时间划分,组别: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基线资料经组间比较后差值小,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提供优质住院环境、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等。

研究组以此为基础展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康复护理方案,全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并提前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早期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锻炼配合度。②协助患者呈良肢位摆放,为患者变换体位时需以其患侧为轴线进行仰卧、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等进行变换。②患者肢体若不能自主活动需通过各部位按摩防止关节及肌肉变形、萎缩,并通过关节被动活动进行适度弯曲、拉伸,由大关节逐渐过渡至小关节。③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转为关节主动锻炼,如关节屈曲、床边站立、室内慢走等,并注意控制患者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直到患者可自行站立、慢走。④待患者肢体功能有显著改善,可鼓励其进行书籍阅读、听广播、看电视等刺激患者大脑,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并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操、发音训练、简单对话等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⑤待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恢复良好,指导患者展开洗脸、刷牙、吃饭、更换衣物等简单生活技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⑤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以便在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家属在一旁提供协助,便于保障康复训练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康复效果:通过FMA评分、Barthel评分了解两组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与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均呈正相关。③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编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8.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即(),t检验;计数资料即n(%),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研究组FMA、Barthel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对比(

组别

FMA

Barthe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n=33)

37.67±9.36

48.25±9.26

45.50±8.33

54.43±9.51

研究组(n=33)

37.25±9.79

57.48±9.49

45.36±8.68

65.19±10.93

t

0.178

3.998

0.066

4.266

P

0.859

0.000

0.946

0.000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不满意

基本满意

十分满意

总满意度

参照组(n=33)

7(21.21)

18(54.55)

8(24.24)

26(78.79)

研究组(n=33)

1(3.03)

9(27.27)

23(69.70)

32(96.97)

/

5.120

P

0.023

3 讨论

当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后其脑神经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虽然能够通过及时的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该疾病会造成各类后遗症,其中,偏瘫是影响较大的后遗症。此时患者大脑处于自主修复阶段,脑神经能够发挥自身的代偿作用,通过学习代替患者的受损的神经功能,因此实施在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是指在急性脑卒中早期,开展全面、规范化的康复护理指导,以提高患者各项功能锻炼的效果,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3]。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P<0.05。可见通过功能训练,有利于刺激患者血液循环机制,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4]。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时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有利于逐步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逐渐适应康复训练的强度与内容,从而可逐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前需要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有利于使患者认识到康复锻炼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能够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积极参与至康复锻炼中,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神经缺损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功能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与并发症防治的影响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144-145.

[2]叶小香,王秀婷,刘碧美,等.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1):166-168.

[3]韩雪.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0):216-218.

[4]刘莹.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9):1289-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