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安全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1

 老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安全吗

李艳

雅安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雅安市,625000

说起精神障碍,可能多数人想到的仅仅是精神分裂症,但老年精神障碍其实并非特定的精神疾病分类单元。其中包括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痴呆以及其它老年期精神障碍。疾病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不过不论是哪种疾病类型,都需要用药治疗,而对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来讲,用药治疗是安全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用药治疗需考虑安不安全

人到老年,其机体功能以及许多组织结构均会发生改变,根据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者,其脑重量是30岁健康人脑肿瘤的56%,且心、肝、肾、胃肠等脏器功能有明显的下降,因此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同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较为单调、孤独、寂寞,基于此,其较易出现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精神障碍。

由于老年人群的胃肠道血流减少,使得药物达到治疗浓度的时间延长,进而导致体内代谢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此外,老年人脂肪含量增加,使得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容积增大。大约从20岁开始,人体肾功能便会开始逐渐减弱,到了50岁时就会降低约25%,到了75岁时便会降低约50%,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会导致经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下降。同时肝功能的减退也会导致药物排泄能力的下降,还有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增加。而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非常敏感,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例如: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导致其精神错乱。而老年人常因躯体疾病而服用药物,导致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突出。所以,老年用药治疗首先应考虑安全性。

二、用药5大原则

1、在服用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以及镇静催眠药物时,需要先从小剂量开始,即成人起始剂量的半量,再逐渐加量,同时注意观察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良反应;另外注意加药所间隔的时间要长。

2、尽量避免应用具有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以免引发嗜睡、感知紊乱以及意识模糊等;同时注意避免因药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的跌倒。

3、尽量避免多药联用。若必须多药联用,需考虑药物联用时可导致毒性增强以及药物之间的交互反应,还有长期用药可导致的蓄积情况。

4、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常导致或加重老年精神障碍症状。

5、建议使用服用方法简单的药物。

三、老年抑郁障碍

对于>60岁以及>65岁的情感障碍患者中,焦虑、抑郁、心境恶劣等是常见的症状。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抑郁障碍患者采取的一线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类的米氮平、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文拉法辛。主要原因为此类药物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且药物相互作用也较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可以抗胆碱能作用,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对于老年患者来年耐受性较高,可长期维持治疗。老年抑郁患者多伴有多脏器疾病,对于抑郁剂比较敏感,且耐受性较差,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用药需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药量。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下降,所以,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为宜。

据相关研究证实,年龄>60岁的老年抑郁障碍者,首次发病后24个月内的复发率可达70%,发作次数越多,缓解期越短。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且再次复发的危险性也就越高。所以,多数专家表示,对于年龄>60岁且首次发病的患者,在临床治愈后至少要维持治疗一年,若出现复发,则应维持治疗两年,甚至更长。

四、老年痴呆

由于痴呆病因不明,所以尚无特效疗法。而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针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所以,药物治疗需遵循以下原则:(1)以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2)针对痴呆症状中对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影响最严重的症状治疗,也是医学干预最有可能奏效的症状,例如:睡眠节奏紊乱导致的无目的行为、破坏行为、共计行为等;(3)起始剂量应小,剂量调整幅度应小、剂量调整间隔时间应长;(4)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剂量,例如:症状加重适当加药、症状减轻适当减量,症状消失则应酌情停药;(5)随时警惕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其他老年精神障碍

由青壮年时间发病延续至老年时期的精神障碍,在原则上应维持既往的治疗,但需要注意老年期间的生理生化特点,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六、联合用药需注意

当老年患者合并机体疾病时,则需多加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若必须合并,则需要控制每种药物的剂量都为最低有效剂量,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做大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且老年用药应坚持“起始剂量低、目标剂量低、加药幅度小、加药周期长”的原则,同时注意联合用药时药物的配伍禁忌。另外,尽早治疗、尽早治愈是精神疾病康复的关键。

以上为大家讲解的便是有关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方面的知识,怎样用药才安全?上述内容便是答案。此外,老年人还要多运动、多动脑,从而减低患上身心疾病的概率。若发生家里老人出现情绪压抑、社交减少、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时,则需要提高其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