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康复理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杜明珈1,白涛2*

1.榆阳区新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陕西榆林  719000;2.榆林市横山新区医院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目的:探析活血化瘀中药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116名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康复理疗,观察组另外添加活血化瘀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进行进行测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析活血化瘀中药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理疗;活血化瘀中药;脑梗死;后遗症

缺血性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一种主要疾病[1]。此疾病要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等异常情况,影响脑组织正常血供,进而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所致,发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治疗后很多患者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针对此类后遗症,临床多采用阿司匹林等西医药物联合康复理疗进行治疗,但对部分患者疗效有限。随我国中医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医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展现很好的优势,本研究针对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取得较好效果。对此本研究探析康复理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2月-2022年2月,依据入选标准随机选取到本科室就诊的116名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单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56)男女比为31:25;年龄42-75岁,平均(58.21±8.26)岁;后遗症类型:认知障碍16例,吞咽功能障碍14例,语言功能障碍1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14例。观察组(n=60)男女比为34:26;年龄42-75岁,平均(58.54±8.72)岁;后遗症类型:认知障碍16例,吞咽功能障碍15例,语言功能障碍14例,大小便功能障碍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入选患者病程处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入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对应用药物过敏患者。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康复理疗,其中治疗药物包含阿司匹林和甲钴胺片,按医嘱服患者进行用药,并按照患者伴有的后遗症情况实施康复理疗。

观察组另外添加活血化瘀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此基础方剂(一剂)包含15g石菖蒲、15g牛膝、3g水蛭、15g地龙、60g黄芪、3g蜈蚣、15g熟地黄、15g桑寄生、20g当归、10g桂枝、15g红花、15g川芎、3g全蝎、15g赤芍、15g桃仁、15g黄精和15g丹参。另外对于伴有严重肢体偏瘫患者于基础方剂中另加鸡血藤30g,对于伴有严重语言障碍患者于基础方剂中另加远志10g。取一剂,用水煎煮至300ml,并将其等分为两份,引导患者每日早晚各服用1份。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进行进行测评对比。

(1)临床疗效:此指标测评参考标准依据为《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按照参考标准将患者临床疗效划分为4个不同等级,其中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数值超过或等于超过91%,归为痊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数值超过或等于超过46%,但不足91%,归为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数值超过或等于超过18%,但不足46%,归为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数值不足18%,归为无效。统计两组患者痊愈、显效和有效患者在总小组中占比即治疗有效率,对两组进行对比。

(2)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此研究测评血液黏稠性指标包含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等,脑血流速度指标包含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等,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测定,其中治疗测定结果表明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对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数据(%)利用x2检验,计量数据(±s)利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n/%)

组别

n

痊愈/例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56

18

14

14

10

82.14

观察组

60

24

19

14

3

95.00

χ2

4.812

P

0.028

2.2治疗后两组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

对比分析

观察组各项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治疗后两组血液黏稠性指标和脑血流速度指标对比结果(±s)

项目

组别

t

P

对照组(n=56)

观察组(n=60)

纤维蛋白原含量(g/L)

4.41±0.17

3.88±0.14

18.379

<0.001

血浆黏度(mPa·s)

1.78±0.16

1.42±0.15

12.508

<0.001

全血高切黏度(mPa·s)

3.82±0.21

3.15±0.23

16.348

<0.001

全血低切黏度(mPa·s)

17.08±3.04

15.78±2.83

2.385

0.019

椎动脉血流量(cm/s)

48.27±10.98

64.29±16.02

6.239

<0.001

血流速度(cm/s)

62.77±13.84

73.81±15.91

3.975

<0.001

3讨论

缺血性脑梗死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很多患者经治疗仍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其中患者病灶部位不同,后遗症类型也有很大差异,常见后遗症包含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对此如何有效清除患者伴有的缺血性病灶,并降低新缺血性病灶形成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后遗症的重要方式。临床针对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阿司匹林和甲钴胺片是常用治疗药物,其中前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状态,降低血液发生凝固,后者作为神经营养药物,与前者协同可有效改善患者伴有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患者后遗症发生。但临床实践表明部分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缺血性脑梗死在中医当中归为“中风”范畴,因元气亏虚、脉阻血瘀、脑窍壅塞所致,对此中医治疗多采用具有通阳化气、活血化瘀功效中医医药进行治疗。

本研究采用自拟活血化瘀方剂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方剂中包含的黄芪能够起到补气升阳的功效;熟地黄可以发挥补血养阴的作用;石菖蒲具有化湿和胃、宁神益智的功效;红花和川芎等中药组分可以起到祛瘀生新、活血止痛等作用[2];当归具有通经活络、补血活血的功效;黄精能够发挥补气益肾的功效;桑寄生具有养血散热及舒筋活络的作用;水蛭可以起到活血散瘀的功效;丹参能够发挥活血化瘀和理气止痛的作用;牛膝能够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3-5];全蝎具有攻毒散结、通经活络的作用;地龙可以发挥化瘀通络的功效;赤芍可以发挥清热凉血和化瘀散结的功效;桂枝具有祛风通络的作用;蜈蚣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桃仁能够发挥活血散结的功效。上述中药组分联合施治,能够发挥行气通络、化瘀开窍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伴有的中医证候,实现疾病的标本兼治,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等血液黏稠性指标,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等脑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常规治疗患者,说明本研究采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液黏稠性和脑血流速度,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永惠.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06):44-46.

[2]戴璐璐,陈可冀,蒋跃绒,等.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组方规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03):311-316.

[3]曾正艳,伍海军,杨华,张波.活血化瘀理论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4(01):69-73.

[4]张宗波.康复理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08).

[5]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张自强. 活血化瘀汤联合康复理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8(01).

作者简介:杜明珈(1985.01-),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大学本科,新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中级职称)。

通讯作者:白涛(1984.10-),男,汉族,陕西榆林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医内科方向,榆林市横山新区医院中医内科(中级职称),邮箱:6175109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