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探究

王志勇

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  264003

摘要: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互联网时代政府优化服务内容、更新服务模式、重新设计服务流程的重要方式,也是大数据时代构建服务型政府、智能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政策措施,地方政府也开展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探索。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朝着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战略建议,旨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推动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引言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一直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不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活动,还应符合规范化工行业的宗旨,通过不断改进努力,从简化、统一、专业化、系列化、组合化,不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效率。只有建立国家服务标准化的不断完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深入解决改善国家服务的各种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电子政管中应用最广泛、效率最高的新技术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关键标准缺失

目前,地方互联网+政务服务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各级政府国家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地区提供多达四五十条的指引,其中只有五、六条,不同地区之间同一服务行业、类型、流程、条件等存在重大差异,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比较普遍,对群众和企业需要不利。此外,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不统一,渠道复杂,企业需要登录不同部门、不同服务来源的信息,数据尚不统一。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非同质的多层次平台提供国家服务,直接导致转载介质信息不能同时更新,动态调整,影响数据事项信息的统一性,导致服务问题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参差不齐。

(二)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规划

目前,中国尚未确定一个权威部门或机构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这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工作具有负面影响。同时,没有旨在促进工作模式和协调机制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的跨部门合作,因为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相关的各种利益难以达成一致。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和业务协调标准,数据收集、若干来源等情况比较普遍,部门间协调不足,流程、结构重叠等问题依然严重。

(三)网上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尚待规范

区域启动时间和水平、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模式和信息标准不一样,部门间和区域数据链接与对接构成障碍。需要继续从协调各部门政务服务出发,大力推进公共网络政务服务平台的一致性和共享性,特别是促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促进共同关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各方共享信息、对接与协调平台。为了人民普遍利益而努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优化路径

)建设主体多元的监督考评机制

对于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而言:一是内部形成定期自查自纠的良性运行机制。可通过实行例会制度对本部门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自我检查,对每月或每季度标准化推进工作予以集中梳理,及时发现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认真研讨提出修订建议。二是构建主体多元的考评机制。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推进过程中,主体除了广大民众以外,还应该包括政府内部各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普通员工等。针对当前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考评主体单一问题,首先,应建立以多元主体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政府是提供标准化的主动方,而“多元主体”是标准化服务的终极对象,这就客观要求政府工作必须以其为导向,真正做到想其之所想、急其之所急、办其之所需,其次,综合发挥政府部门、媒体大众、专家学者等多方监督主体的力量,汇聚众智改进服务,优化配置政策资源;最后,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

)构建领导参与和协调的有效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牵动着多个部门的工作事项,需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与统筹协调,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机制,开展集成服务创新。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主要领导有效参与、统一部署,充分保证标准化的科学性,省市各级政府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成立相应标准化工作专班,由政府办公室牵头负责统筹推进、监督协调,加强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工作机构、人员和职责。其次,积极构建领导协调机制,确保各执行主体互联互通。实时了解标准化实施进度,及时纠偏,以全流程的协调和管理保障标准化执行落实到位,最大限度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供给质量与效率。最后,加大宣传引导,保障信息传达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各级各部门要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特别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并进行权威政策解读,提高企业和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激发民众参与标准制定热情。

(三)创建鼓励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

由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化的特殊性,全员参与不仅包括内部的工作人员,还应包括外部的服务对象。首先,工作人员的参与是标准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作为标准化推进的相关负责人应该走进底层、融入一线,广泛听取并积极了解工作人员意见,并作出合理科学的取舍,以此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动力。其次,内部激励政策的细化。标准化工作的激励和奖励机制的制定,应做到激励对象明确、考核依据清晰、奖励措施明细。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知,激励政策需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良性结合,不可偏废其一,以此实现激发员工参与度的积极作用。再次,形成常态化的内部员工交流机制。由于标准化工作效果呈现的周期较短,这为形成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的常态化机制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常态化的交流分享机制也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标准化推进氛围。最后,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顾客”参与度。应及时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提高标准化的透明度和民众认可度。同时,不断拓展和完善公众参与的载体与新模式,这就“要求政府积极作为,主动为公民提供服务,同时赋予公民积极参与的权利”叫如拓展民意征集政府网站、网民留言办理等互动功能,加强民心网、领导信箱、政务公开日等平台建设,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三、结语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标准体系中各子体系之间密切关系。其中,支撑保障层和交换共享层为其他标准提供了基础,在标准体系中处于牵头位置。服务事项层和服务平台层为标准体系提供支撑,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办理。用户服务层规范了多种服务渠道和方式,增强用户办事体验。因此,各层标准相辅相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翟云.“互联网+政务”:现实挑战、思维变革及推进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20(3):30-35.
[2]宁家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信息惠民试点建设[J].电子政务,2020(5).

[3]王超,王继光.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标准化服务的改革[J].中国产经,2020(0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