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应对分析

付鸿昶

辽河油田冷家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省盘锦市 1240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因此纯净高效的石油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石油作为一种具有易燃易爆且有毒性的物质,居民在使用期间应十分注重其安全性,避免出现爆炸、中毒或者火灾等意外事件。因此,有关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居民安全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由于其在运输的过程中压力较大,若出现泄漏的状况时,则会对周围事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等等。那么本文就此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对应的解答。

关键词:石油储运;危险有害因素;应对

引言

我国在国际市场内,属于一个石油使用、生产、消耗大国,国内不仅拥有庞大的石油资源,有关单位也在工作中建立了完善的石油运行管线。随着国家工业生产速度的加快,各个行业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均呈现一种增加趋势,市场需要加大对石油的运输,通过此种方式,保证产业供需之间的平衡性。

1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1.1石油易蒸发会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我国石油输出与输入地域地理位置的不同,石油资源储运方面存在线路多、距离远、时间长等多种特点,对于当前石油储运情况而言,蒸发现象在石油运输途中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因素,该因素不仅导致石油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造成相关企业经济损失,还会因石油蒸发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使得环境平衡状态出现不稳定性。除此之外,石油蒸发会在装卸过程中排放一定毒气,对相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2管道腐蚀

石油资源储运过程中,都需要经过管道运输,造成管道腐蚀的因素较为多样化,主要还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当然也要考虑材质因素,有些管道材质质量不达标,很容易与石油互相反应,从而加快管道的腐蚀。还有就是管道所处的环境,埋地管道的环境都是在土壤下面,而土壤中包含的微生物和含水量,还有各种其他物质成分比较多,这些成分都会作用于管道上面,管道与之反应,从而形成管道腐蚀,影响整个石油储运的稳定性。

2石油储运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应对

2.1降低石油蒸发损耗

蒸发是石油资源储运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其会产生易燃、易爆的多种烃化物,给周边环境及人身安全带来更多危害。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石油损失,相关单位可以根据石油品质,合理选择储罐类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蒸发现象发生几率。另外,相关单位可以采用先进科技手段,秉承绿色运输的思想理念,不断改进油罐与油桶安全性与密封性,以此来降低石油挥发速度,减轻因石油蒸发而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石油蒸发损耗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展开:首先,需要降低储罐内的温差。温度过高会导致石油蒸发剧烈,反之,低温有助于实现对石油分子蒸发损耗的控制。阳光是温度的主要来源,罐体对阳光的吸收越少,则石油的温度越低,具有较强的个人作用。其次,采用完善的油气回收技术。石油回收技术的主要方法为吸收法,能够将空气排入大气,将石油蒸发的石油吸收至储油罐中,达到降低石油蒸发损耗的目的。最后,对油罐的结构进行改良。改良油罐结构有助于减少温差,吸收阳光更少,降低石油的蒸发速度。新型结构的油罐主要使用冷水循环系统,通过冷水的温度有效降低管内石油的温度,在具体应用阶段,能够有效强化油罐的隔热性能,进而使油罐内部温度得到降低,减少石油的蒸发损耗,为石油质量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风险。

2.2管道的防腐蚀处理

针对于管道防腐,这里我们要加强管道材料的性能指标,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的管道材料,提高管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对于管道补口要严格把控其质量,补口材料和管道防腐层之间有着很好的连接性,补口结合要处于紧密粘黏,进行气密性试验,检查其整体密封性,对于管材的选择,要从质量和实用两个方面出发,确保其应用的稳定性。

2.3重点加强火灾预防,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

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模式是时代进步发展的成功成果,石油储运企业应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大型罐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加强对火灾事故的重点预防,要求罐区现场不可出现明火,通过安全警告标志的张贴,避免火种被随意带到罐区,杜绝现场的吸烟行为。罐区机器应定期检测转动部位是否存在冷却和润滑不佳的情况,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避免由于摩擦引起火花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现场维修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具有防爆优势的撞击工具,加强日常的巡回检查工作,物质搬运时不可发生碰撞或者抛滑现象。总之,从细节入手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多措并举提高预防罐区火灾的安全管理工作。

2.4保障石油储运设施本质安全

应当做好对石油储运设施在使用与输油中的追溯与监控。为了保证石油企业在经济市场内的稳定发展,将石油储运设施故障对企业社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还必须规范企业监督部门与该部门的工作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与企业现有的安全报站技术,引进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平台,进行石油储运设施在使用中的参数监督,根据不同管道油品流量、流速的变化,掌握石油储运设施运输油品的行为是否存在异常,强化石油储运设施本质安全。同时,在石油储运设施工地周围沿线设置围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围挡高度,确保整个运输作业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并在围挡张贴宣传标语警示此处不允许出现明火。围挡统一采用彩钢硬质围挡,整洁美观。项目部将根据征地情况及施工进度制定相应的围挡范围,提前在输油、装卸现场修筑围挡,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对污染的围挡进行清洁,保证石油储运设施运行环境安全。

2.5智能巡检与作业风险管控

针对石油储运设备生产作业人员行为、生产环境异常、人员闯入等潜在风险隐患,综合利用巡检机器人、智能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电子手环等先进监控技术,构建联网共享的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应用场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根据设定的巡检路线对石油储运设备设施自动巡检,与视频安防系统联动,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原油泄漏、烟雾火焰、吸烟等安全隐患智能识别并及时告警,提升站场日常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6从其他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石油管道储运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其安全管理工作,并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相应的监督工作,确保石油管道储运工作的正常运行,与政府的相关规章制度相适应,最大化的展现出储存与运输的最佳功能。另外,安全管理人员在石油管道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当中的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管道内的流动的石油合理的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因管道内部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安全事故,亦或是因为高频率运动造成管道内部温度过高,发生不必要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对石油管道的周边环境进行优化,尽最大可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譬如,可以合理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布局,并保证设备布局合理性,促进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隐患影响石油管道工作的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石油储运企业要准确定位做好石油储运工作,要落实此项工作,应当给予此项工作足够的重视,并根据石油企业需求,适当地进行技术引进投入,为石油储运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刚.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石化技术,2020,27(01):177-178.

[2]郭鑫.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J].科学与财富,2021,13(16):277.

[3]翟学研.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析[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