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沈忠原

身份证号:612401199008193658   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本文将围绕我国路面基层的施工现状与要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以此优化路面基层施工质量,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确保公路能够满足负荷标准,推动运输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交通;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接缝处理

引言:路面基层是指在路基表面使用单一材料,依照技术措施分层铺筑所形成的层状结构,其施工质量能够直接决定路面的应用性能,且基层作为道路承重层,需要起到稳定路面的作用。为了确保后续提出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准确、合理,需要对我国路面基层施工状况与相关要求进行深入了解。

一、我国路面基层的施工现状与要求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公路所承受的负荷也在不断提升,坍塌、沉降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获取更好的公路路面环境,必须要着手于路面基层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流程,实现公路路面、过渡层以及连续层的质量优化,保证路面上的力得到有效分散,避免同一位置产生过高负荷,使超重负载能够在路基中传递,进一步强化路面的刚性与强度。同时在使用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时需要认识到公路路面的功能更加丰富,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不仅要起到支撑作用,还要有效削减汽车运输重量,因此需要保证各项施工技术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切实保障公路运输安全。

具体的路面基层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要保证路面基层强度能够承受车辆荷载作用,不会因预定设计标准轴的作用产生破坏剪力,且路面基层要防止预拉应力的更改而出现开裂现象,要保持良好的抗冲刷能力,同时采用的粒径也要小于0.07mm,颗粒含量不超过集料的7%;二是路面基层要维持良好的水稳性,在进行材料强度确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表面水对基层的不利影响。若温度较低,滞留水土层会产生聚冰问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升,容易引发路面承载力的削减,甚至破坏。为此路面基层应当具备一定的冰冻稳定性,且基层表面要足够平整,防止出现面层薄弱,受温差影响形成收缩缝;三是基层要与面层实现有机结合,确保基层表面粗糙无尘,达到防止面层受荷载力影响而出现拉应力变化的目的[1]

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一)材料选择

在应用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时要切实遵守相关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建设材料,确保施工材料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并通过各项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路面承载力规定,比如水泥作为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凝胶材料,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粘结在一起,是路面基层施工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选择时需要以终凝时间较高的硅酸盐水泥为主,同时要求标号在32.5以上,不可采用变质或早强水泥,要求水泥产量符合实际需要,而在集料采集的过程中要将级配作为参考依据,且压碎碎石值,需高于30%,之后根据施工技术指标完成样料适配,再进行试样制作,确保施工顺利开展。至于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则需要在实验室进行,一方面要严格检验碎石砂在满足安全标准后制成试样,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养护试件抗压强度确保其数值在2.5mpa以上,而基层则不可低于3mpa,之后将其作为参考基础,确定水泥用量,此外还要根据实验室配合比,通过稳定料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若拌制过程中出现变化相对明显的混合料颗粒,则要完成计量设备的二次调整。

(二)摊铺

摊铺的主要作用在于强化基层预压密实度,实现路面平整在水泥稳定层的摊铺时,需要优先采取人工与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方法,预先进行放样测量,之后在路基上设计控制桩,待方格网形成后,借助水准仪测量具体标高并完成相应数据的记录,准确标记松铺区域,之后再结合松铺高度与方格网面积,确保方格所消耗的单位材料能够把控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还要利用挖机进行散料初粗平。此外要注意在摊铺环节,要尽可能做到持续作业以及一次性摊铺平整,要求设备保持匀速行进,不可对设备的前进速度进行更改,也不可出现设备的停顿作业,要实现混合料的持续供应,并严格把控卸料速度,使基层厚度不超过20cm,若厚度在30cm以上,则要利用分幅摊铺的手段以及摊铺机预压能力的调整来达到使用要求[2]

(三)碾压

碾压工作的意义在于提高基层的抗变形效果以及抗冲刷能力,在碾压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将压力施加在基层上,达到混合料密实的目的,以此为基层强度与特性提供保障,同时要注意碾压机应当在摊铺机之后运行,以振动压路机与组合压路机作为主要选择对象,而碾压程序则可分为以下三点:初压,通常要保证碾压次数在1~2次,借助静压封面的方法完成碾压作业;复压,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密实度,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钢轮振动压路机完成4~6次碾压;终压,其作用在于消除拉裂纹,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压路机进行1~2次碾压。除此之外,在碾压时要对厚度、压实度与含水量进行准确测量,并在碾压处理后检测混凝土压实度,若不达标,则要进行二次碾压,直至满足相关要求为止。

(四)接缝

若想保持基层表面的稳定性,还要做好接缝工作,通常来说公路路面的接缝可分为横向以及纵向两种,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留的长度在30~50cm之间,并保证接缝密实,不存在杂物,能够与基层强度相契合,之后采用先洒水后湿润的方式完成施工混合料的铺设,并将拌和与碾压的时间控制到最低,以此提高工序的衔接性。至于摊铺碾压完成后,还需要测量人员进行标高的复测,实现平整度等指标的及时调整,确保面层高程与设计标准一致

[3]

(五)养护

许多公路出现坍塌事故大多是由于养护不及时或是养护工序不够合理,因此若想切实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事故的形成几率,便需要做好养护工作,优化路面基层施工手段。首先要在每阶段的碾压作业后完成压实度检测,并在合格后以洒水的方式进行水泥稳定基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进一步结合天气状况与气温条件,以此合理把控洒水量与洒水周期,使稳定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防止出现表面干燥、脱水,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最终引发混凝土表面裂缝。其次要在基层养护的7天后实施基层铺筑,并注意基层养护时间需高于7天,而在铺筑完成后的7天内则不可有汽车通过。最后要注意稳定面层的清洁,若施工时处于雨季,则要适当延长养护周期,防止结构层因雨水冲刷产生坑槽。

(六)稳定层处理

一方面要全面把握水泥稳定层的施工重点,在应用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时要严格把控水泥剂量,在充分保障路面基层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水泥计量,且碎石级配要与安全标准中级配中值一致,同时还要借助流水作业形式实现水泥稳定层施工,确保各施工工序有序衔接,充分考虑水泥凝聚时间,认识到摊铺碾压时间以及运输距离的要求,若条件允许,则要加入适量缓凝剂。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稳定层裂缝,若基层裂缝属于纵缝,则要进行原因探究之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处理,若上基层存在裂缝,则要在沥青喷施前,清理基层表面,对裂缝位置长度进行及时确定,依照记录备查进行现场标记,之后对于宽度较大、连续间距低于5m的裂缝进行挖出返工,若裂缝小于5m,则可采取先清理后灌满沥青的方式完成面层处理。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路面基层的施工现状与要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材料选择、摊铺、碾压、接缝、养护、稳定层处理等路面基层的施工要点,以此加强道路的承载效果,切实提高路面基层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索智,查伟,聂磊.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在沥青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2022,67(04):35-40.

[2]宋威.冻区高速公路新旧路面基层接缝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6):137-139.

[3]魏宁,李仲玉,刘汉云飞.寒冷地区水泥稳定多孔玄武岩碎石路面基层收缩性能研究[J].交通世界,2022(Z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