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分解结构表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船舶工程分解结构表达研究

田江伟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  201913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船舶建造的现代工程分解结构成为各国造船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课题的研究亦逐渐的深入化。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船舶建造过程以及船舶工程分解缺点及实际的需求,并结合相关工作的所得所悟,从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多个角度出发,就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开展。

关键词:船舶工程,分解结构,缺点与需求,探讨研究

1前言

船舶制造业具备较为鲜明的特征,比如单件大型化等不同的特点。而对于造船工程管理来言,不仅内容所涉甚广,过程也比较繁杂,该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的成本,影响船舶制造的工期。虽然中国造船产业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韩国、日本等国家比较的话,不论是经济效能方面,还是生产质效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推行精细化造船中的数据管理方面。总装造船模式下船舶企业的管理需求是始终变化的,应当依循船舶建造精细化管理之要求,推促船舶制造向着计划可控型的方向转变,将船舶工程项目分解成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同时易于操作和管理的任务包。

2船舶建造工程分解的缺点和需求

虽然我们国内目前关于船舶建造工程分解方面的进步比较大,但是还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一些问题经常发生。所以这是我们亟需去改变的,需要在明晰船舶建造工程分解的缺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改变。

2.1船舶建造工程分解结构存在的缺点

(1)如果在船舶制造的过程中,出现单船建造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分解结构比较不稳定,而且这种情况也会造成船舶建造知识积累的有效性降低,而且再利用率也不是非常高。

(2)如果一家船舶制造企业在船舶建造方面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技术问题,就会形成过度重视船舶建造各个结构的质量以及完成度,但是对于总体的组装质量却是考虑不周。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不能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很好地明确船舶建造工程分解结构的定义,不能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从而产生很多的质量问题,船舶的各个结构没有实现标准序列。

2.2船舶建造工程分解结构的需求

(1)为了保证船舶建造的进度和质量,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流程规范要求,可以将船舶分为船体结构和设备结构两个任务,这样这些结构在生产时就可以分别进行生产,促进船舶各个结构的生产进度。而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的执行生产的技术要求,通过这样的严格要求可以提高各个不同结构的生产质量。

(2)在进行各个结构零件加工时,可以根据零件的用途以及相似性,进行区别化的生产。比如在制造用途相似的零部件时,一般程序是存在关联的,而零件的外表存在相似性,那么生产程序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所以经过这样详细的划分,在生产时就会加快生产的进度。不过零件在生产时,也要严格的遵守生产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船舶建造工程的标准化、一体化。

(3)在进行现代船舶建造时,也是要求做到每一个步骤都是有序进行的,按照各个作业的顺序进行工作。做到空间分道,时间方面也要有序。比如在进行船舶建造时,一定要合理安排船舶壳、舾、涂等工序。尽量在作业之前就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作业计划,这样在作业时才会有依据,才可以条理清晰,实现现代船舶建造在设计、作业、管理方面做到一体化,使其具有平衡、持续的特性。

(4)在建造船舶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企业制造船舶的技术,还要统筹兼顾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船舶企业中各个建造部门之间的协助能力,设计、作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否及时……以上这些要素都会对船舶的建造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实现船舶下水的质量,要全方位地保证影响船舶建造的因素不会出现问题。

3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

关于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的定义,最早可以从美国国防部国防系统开发工作的手册中得到相关的解释:工作分解结构是一个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体系,其由硬件、软件、服务和资料组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提出了船舶工程分解结构(Ship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WBS)这样的概念。当时的 SWBS 按照船舶的功能系统进行细化分解,最顶层是整个产品——船舶产品;下一层把整个船舶分成了七大子系统,即船体结构、推进系统、电气系统、辅助系统、附属设施、武器系统、船台辅助系统;再把每一部分进行分解细化,形成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后来,由于船舶建造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区域建造、中间产品、壳舾涂一体化等新概念的提出,这种分解方式已不适合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

所谓现代造船模式,就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作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为了适应现代造船模式,依据原有的 SWBS思想主旨,建立以船舶建造过程为主以任务包分解为辅的船舶工程分解模式,形成如图1所示的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图。

MSWBS 将全部生产作业的加工对象分为分段、区域、系统这三大类。开工到上船台的所有作业的加工对象都是分段,其中包括预处理、切割、加工、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分段预舾装、分段涂装等等。上船台至下水期间的舾装作业、区域涂装以及所有舾装件的加工与配套作业的作业对象是区域。下水至交船阶段的所有作业的工作对象为系统与区域,包括密性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调试等等。

图1现代船舶工程分解结构图

4造船工程计划体系

计划管理是造船工程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即“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这三大支柱中,计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造船工程计划主要划分成线表计划、大、中、小日程计划等四个层次。线表计划主要用以指导船舶制造企业中长期与中短期经营生产目标,包括营业线表与建造线表等;大日程计划是船舶建造的主要方针,即在保证交货期的前提下,明确各个节点每个部门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中日程计划是部门建造方针,由物资、设计、生产、财务等部门围绕大节点计划进行编制;小日程计划为施工计划,由生产部门围绕中日程计划编制,说明具体做什么、做多少,什么时间去做等事项。不论哪个层次的计划,工程计划管理是多维的综合协调的计划,计划平衡既要对资源和作业量、进度和任务等在各个阶段进行平衡,还要对单船和多船进行平衡,还包括近、中、长期计划的平衡等内容。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船舶建造的现代工程分解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对于其良好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船舶制造产业的发展来说,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艳伟,王松江.基于WBS的能源项目多维模型集成化管理[J].水电能源科学,2008(01):192-195.

[2]侯祥朝.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优化及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