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主题下小班自然材料拼搭的探索与实践—以“诺诺拼搭记”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班本主题下小班自然材料拼搭的探索与实践—以“诺诺拼搭记”为例

黄思敏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更是幼儿的生命。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自主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自由、体验、创造、愉悦地与游戏材料进行互动。低结构材料具有多种不固定、不确定功能、玩法或规则等,在幼儿游戏中受到广泛应用。幼儿的思维可以从操作低结构材料中培养。高结构游戏材料的使用有助于幼儿模仿,而使用低结构材料时更多的是创造。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关键词:班本课程 游戏 拼搭

班本课程正式开展前,预设主题目标有利于教师形成相对系统的思路,把握大致方向,尤其对课程探索初期的教师更为重要。预设活动目标时,教师应思考主题开展的意义在哪里,结合幼儿兴趣、本班实际以及资源利用等情况,确定主题目标。本文以小班班本课程《诺诺拼搭记》为例,谈一谈班本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确定班本主题捕捉兴趣

班本主题不是由教师随意决定,而是源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然而,幼儿的兴趣点多且易分散,这意味着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幼儿进行价值筛选;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聚焦兴趣,从而围绕其感兴趣且适合该年龄段的价值点展开深入探讨。以小班班本课程《诺诺拼搭记》的背景为例。记录班本主题下小班自然材料拼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在拼搭开始前提供给孩子适合建造围栏、桥梁、围墙和墙壁的材料,利用户外时间和孩子一起去收集细树枝和木棍来制作边框,足够的树枝,增加自然材料的种类、数量,以便孩子能够以不同方式分类可以提供孩子拼搭更大“框”的机会,本班幼儿诺诺一次性拿了4根长树枝,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先抓了很多小贝壳在两只手上后。又把2个大贝壳叠着拿起来,就这样靠在身上拿到操作桌上散落摆放着,摆好后又在盒子里分几次拿了多,诺诺用长条树枝制作一个“框”然后在里面进行创造,在制作时诺诺通过调整让每根树枝都能碰到。此外在数量的选择上诺诺十分的笃定,直接拿了4根树枝,她想要做成的框是“长方形”需要4根树枝才能组装起来。诺诺接着又一次拿了4根小木棍,说这是用来挡风的,这样外面的风就不会吹倒墙壁了。图一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IMG_9617.JPGIMG_9617图一 诺诺制作边框模型

由此游戏看出低结构材料投放尊重幼儿兴趣需要,了解幼儿兴趣需要、生活经验为前提,投放他们感兴趣、乐于操作的材料。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讨论、勤于思考、尽情探索她们喜欢的游戏材料。幼儿常常在选择低结构材料时还会喜欢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如:报纸、瓶子、纸杯等材料。当幼儿对一种材料熟练操作后,他们则会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才能实现低结构材料在自主游戏中的真正价值。

2.幼儿园小班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使用低结构材料的教育建议

班本游戏前教师应该对幼儿细心观察,并且准备好充足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在平时自由游戏中教师要多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对游戏行为分析和评价。以此了解幼儿现有水平,对幼儿下一步活动提供预设性指导,进而促进幼儿经验生长和深度学习。观察不仅是对孩子的“看”,更重要的是对其行为的“分析”,只“看”不“分析”这种效果是徒劳的。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以思考的眼光看幼儿,一定情节下给予幼儿适当支持,例如:小班班本课程《诺诺拼搭记》中,当儿童通过某种方式对材料或是玩具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将他们放入不同的容器时,那么定位图示就于装填图示关联起来了。装填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发现孩子把自己或是不同的东西放进某些容器时,这就是装填图式。诺诺做汉堡选择一大一小的木片或是将贝壳叠放的同时她也在探索容积、容量、大小的概念。此外诺诺在收纳时也是装填图式,将不同的材料按照种类分类时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所说所做所想做记录,收集记录幼儿言行的照片、视频和音频以及可以表现幼儿能力增长的活动作品。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思考幼儿个体和班级整体下一步的目标。

3.融合贯穿,丰富课程形式

班本课程不是单一的活动,它贯穿于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实施班本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五大领域的融合,还应关注一日生活中的细小环节,注意日常活动对于幼儿经验迁移的影响。课程活动的贯穿与融合应该是自然的,不能生搬硬套。班本课程并不局限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而是连贯的、系统的。活动形式有游戏活动中的小组的探究,有围绕问题的集体科学探讨,有一日生活中细碎时间的利用,有家长助力,满足幼儿个别化的探索需求等。当然,班本课程也离不开环境的隐性支持。

4.游戏戏中教师进行分层指导

游戏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分层指导。自然材料投放尊重幼儿兴趣需要。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不知道如何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多留心观察,了解幼儿兴趣需要、生活经验为前提,投放他们感兴趣、乐于操作的材料。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讨论、勤于思考、尽情探索她们喜欢的游戏材料。幼儿常常在选择低结构材料时喜欢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如:报纸、瓶子、纸杯等材料。当幼儿对一种材料熟练操作后,他们则会尝试 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才能实现低结构材料在自主游戏中的真正价值。保证幼儿对材料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如果自主游戏中不给孩子充分探索材料的时间,就等于剥夺了孩子与材料对话的时间,又少了一次游戏水平提升的机会。

结论:

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去认识世界,幼儿教师应该保持足够的教学敏锐力才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角度为他们提供自然游戏材料,进而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达到最优效果。同时,班本课程建构也是教师不断真正走进幼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放慢脚步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理念的指引,还要注意“知”与“行”的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刘炎.象征性游戏和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6):59-64.

[4]陆沁.低结构材料在中班幼儿区角活动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11):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