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探讨

梁旺琼

东莞市道滘镇中心小学  523170

摘  要: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两部分,通过对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能够进一步转化教育重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助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较为独立,在推进的模式上也存在着诸多阻碍。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重要性进行探究,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强化策略,共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小学德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将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相互融合,既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构成,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为了避免教师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加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学生开展全方位教育引导,使小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特性

顾名思义,德育教育指的是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和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具备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之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则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积极遵循心理学的科学发展,以多种方式培育学生心理素养,使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自身素养不断提升。

在小学教育发展阶段,通过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体现出了鲜明的融合特性:

(1)帮助教师多角度了解学生

小学生思想理念、学习习惯、思维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包含了家庭教育、学校、社会等多种认知影响。通过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能够使教师从多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思维。尤其是在德育和心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便于教师开展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2)实现多方面的教育深化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基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上,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但是,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形式都比较单一,忽略了学生对其中重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而通过二者的相互融合,能够加速“理论”+“实践”的教育探索,冲破传统的理论拘束,帮助教师更加充分、准确地把握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放下内心的戒备,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对学生内心素养的教育和提升。通过两者的相互融合,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让学生对教师增加信任,能够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在面对困难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求助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加速融合举措,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

(1)融合理念不足

目前,大部分学校依然遵循着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分离的教育模式,在融合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保守,认为两者是单独存在的学科,并无融合的必要。其次,学校教育管理者未能发挥充分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无法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点,难以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融合。

(2)专业人才缺乏

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上,学校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以此推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优化。但是,在小学教育实际中,德育及心理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负责。部分学校所从事德育、心理教学的人员均不是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和培育技能,教学经验也存在缺乏,导致课程的融合不够紧密。

(3)教学方法单一

在推进德育和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教育延伸。然而,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理论式讲解,忽略了教学创新。尤其是在具体的融合举措上,未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整合,导致这一工作的推进面临阻碍。

三、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策略

(1)转变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首先,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看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实践性”的教学举措,彻底改变“纸上谈兵”的教育局面,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地融合,以此提高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助力,使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发生积极的转变。

其次,教师应该融入更多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培育案例,运用适当的方式,增进德育教学和心理教育的融合。例如,创设专业的校本教材、设计专业的课程课件、针对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心理状态,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内容纳入到课程主题之中。

最后,教师要创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多媒体及各类智能教学软件,定期统计学生的德育思想和心理健康统计数据。以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将道德楷模的优秀事迹在校园宣传栏中展示,在学校内部树立榜样作用。

(2)强化人才,塑造专业教师队伍

为了突破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局限性,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立足自身实际,组建一支既能够做好德育工作,又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素养的教师队伍。通过邀请当地心理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担当客座教授,在德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教育之中,主动融入知识,拓展德育课堂。通过专业化的教育引导,达到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分析解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性的组织活动,然后形成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测评结果,由专业的心理教师给予综合的评测。以此来判定学生内心所具备的思想品德,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促进力量。而对于已组建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到其他学校、机构开展参观学习。加强学术研讨,加强业务提升,使德育和心理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更为坚实。

(3)拓宽渠道,丰富教育教学形式

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的融合不仅仅局限于日常课堂,更需要建立在对小学生思维认知的统筹上。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中融入多样的教学举措。

第一,综合各学科特色,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融入到多学科之中。如,语文课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术课上对学生审美水平的培育、体育课上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同时借助班级班会、德育研讨会等方式,从学生能够从所接触到的日常生活中出发,增进学生的学习认知。

第二,围绕艺术节、各类文化主题活动,本着因材施教的发展核心,紧抓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发展核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的渠道可以从传统的课上变为课下,传播的载体也可以变为网络传播的方式,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视频资源,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并将观看的感受形成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反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快乐地学习心态。

第三,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游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年龄进行结合,使德育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更为全面,教育转化更为流畅。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通过二者的相互融合,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小学课程中,将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就必须要打破原有的界限,通过相互的融合和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既要侧重于德育理论知识的引导,关注学生价值观念的全面塑造;又要加强对于心理专业知识的融入,聚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创新思维模式,从多个方面入手,加速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郑丽园.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0(06):101. [2]刘拉新.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19(12):223.

[3]朱明.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91-92.
[4]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