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李禹霖1曲博2

1万朋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城市要求提高。现阶段,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文章根据城市规划管理的要素,对城市整体布局、水文景观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的城市规划方案。分析归纳了城市规划管理对规划涉及的策略和评价。指出了城市规划管理与创新在理论上的不足之处,在实践上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引言

城市规划是社会建设必须研究的话题,也是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多种社会因素,城市管理工作也势必要按照某种既定的理念实施。总之,城市管理与城市设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话题,只有落实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后续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

1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概述及研究意义

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而言,其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传统的城市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主导方向,但是生态城市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建立共生的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模式。关于生态城市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历史文化问题以及城市经济问题。对于自然环境问题而言,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时,专业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科学的理论基础,充分了解城市的地理以及气候问题,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保障。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明确各个区间的责任以及目标体系,以便维持城市的稳定运转,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探讨历史属性问题,在进行城市的前期规划时,需要考虑历史文化问题,保护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打造专属的特色城市文化,均衡发展城市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城市的发展更具科学性。

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的具体举措

2.1城市规划管理对规划设计的评价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规划的内容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的顺利开展。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①在城市规划的前期阶段,我们应该对城市的发展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然后再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使整个方案更加的科学、完善。要根据城市的具体特点确定出不同的规划目标,并以此作为依据,来为后期的工作提供指导。要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各司其职,使其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为城市规划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②在城市规划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比如说,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怎样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等。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到,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也不能盲目的拆除,以免造成浪费。

2.2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力度

当前城市发展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和完善,城市规划设计需求量也出现大幅上升,针对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和用途也越来越严苛。在这种条件下,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更加精确高效,因此需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力度,把信息技术作为保障和支撑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确保城市规划设计平稳有序进行。例如在进行城市交通设计与优化时,可通过卫星技术对道路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最终得到精确评估报告和数据统计信息,借助其他制图方法与技术完成方案设计优化,确保其科学合理。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加强城市水电改造和处理优势,依靠信息手段构建系统科学的线网组合体系,为后期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2.3强化人员团队专业能力

在节能环保社会体系中,落实房地产项目的生态规划以及建设,必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人员团队,落实培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应积极落实人员团队的综合培训,建立工作机制以及奖惩机制进行人员约束和管理;全面提升人员团队的综合控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专业化设计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维持房地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落实风险管控策略的创新。城市规划以及房地产项目规划面临较多外部影响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应及时地落实风险管控策略的创新,以大数据技术作为主要的分析技术体系,落实经验分析以及价值挖掘,提升精细化、信息化工作方式的利用效率,增加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技术优势,为提升设计水平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4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

对于大自然而言,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对生态环境的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城市的污染问题,节约自然环境的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节约型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各类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现有资源,使得生态环境的建设符合居民的日常需求,确保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环境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2.5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对城市空间结构作出优化与调整,尽可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发展需求,在信息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对空间利用和调整率明显上升。在工业发展时期,建筑区域可简单划分成工业用地和居民住宅,其功能用途十分明显,二者联系沟通也不是很紧密。然而,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手段获得创新与实践,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开始模糊化,商业区与居民住宅区界定范围不是特别清楚,夹杂在其中的还有办公区等各种场所,这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充分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混合需求。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当重点关注内部结构优化调整,确保居民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实现休闲娱乐的基本目标,使人民生活更加高效便捷,提升服务质量与居住体验,为城市居民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

结语

本文对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详细分析,在完成本文课题的研究后,对研究后的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管理与设计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剖析了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对于城市建设而言的重要性;②结合对我国现有与城市管理相关文件的分析可知,两者是存在显著协同性的,通过落实管理工作,可以实现认同价值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实现有关工作的落实;③基于协同放大效应层面,进行了两者关系的阐述,以此种方式,为后续相关城市设计工作的执行提供辅助性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东泉,王瑛,李雪伟.央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扩散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77-84.

[2]罗敏娜.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21(1):47-48.

[3]胡艳珍.城市设计下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外资,2021(2):120-121.

[4]杜卫斌,陈明月,杜勇.生态环境保护下城市规划生态化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11):149-150.

[5]夏东亮.“城市双修”理念下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