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研学行动的实践育人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融入研学行动的实践育人探索

程一冰

文成县学生实践学校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躬行”就是实践,实践育人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文成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深厚,是刘伯温文化的发源地。把实践育人融入研学行动的探索,聚焦于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是研学旅行课程开设目标。自2018年以来,我校就融入研学旅行中推进实践育人的探索,旨在以创新“研学+教育”方式整合研学资源,利用文成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打造研学旅行营地,规划并设计开发利于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等目标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与课程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寻访刘基足迹和亲近山水,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融入研学行动的探索主要工作有:衔接政策,研学课程线路开发实施;依托景观,研学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传承文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校课题与课程双轨并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设计5条主题特色研学路线,形成对我县山水地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实践育人从理念到实践,从课程到实施,我们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教育遵循生命之道,践行“双减”,围绕“生命、生活、生态”开发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实践课程,引领学生刚毅坚卓,勇于实践,积极参加“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从中小学生的视野看,研学旅行是一个“传承文化、创新思维,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要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品德核心素养,实现德性创造。

从中小学生学习的体验性特征看,研学旅行中的情感转化是实现深度体验的标志,情感转化与品德培养是研学旅行最大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研学红色珊溪要把革命教育及红军精神渗透进来,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地来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内容。

如《冲吧,突击鲤鱼山》中的情境故事:将孩子带到雕塑前,讲活捉夏志卿的故事。从他们口中得知:珊溪警备分队准备前往大峃,所以我们需要包围国民党盘踞在珊溪的鲤鱼山炮台。同学们,当年是第三县队、青景丽县队、平阳独立大队集合包围这个国民党珊溪警备分队,今天,我们就来模拟当年的一场战役。  

又如《挺进珊溪,翻越李井》中的情境故事:1935年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国革命形式陷入低潮之时,红军挺进师临危受命,孤军深入国民党统治最严密的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浙西革命根据地,重燃浙江革命烈火,开展和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大家都知道,咱们文成山多崖多,挺进师挺进珊溪时翻山越岭,打游击,传讯息,所以攀爬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模拟当年他们挺进珊溪,翻山越岭的场景。

红色教育资源一般离今天较远,多是静态的人物、事件和遗址等,学生如果只是听听、讲讲是难以达到红色基因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设计理念是通过课程设计、情景再造,实景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开放的沉浸式环境中了解珊溪镇的红色印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身体历练的同时,与今日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触动内心的反思,达到红色基因教育的目的,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促进学生的综合理解。

研学旅行活动是社会实践育人的基本路径,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相比于其他学科课程,这一过程强调的不是一个高效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与其他人一起在学习之路上旅行的过程和个人转变的过程”。

文成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深厚,是强调刘伯温文化的发源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不能脱离于文成独特的区域历史人文文化传统之外,需要融合文成传统文化来开展研学旅行。如主题“文成行止 寻谒伯温”四天三夜的研学线路:内容包括开营仪式、《团队拓展》、《走古道探红枫》、《刘基故居寻谒》、《问道武阳书院》、《刘基庙》、《百丈飞瀑》、《文成博物馆》、结营仪式。

研学途中我们严明安全、卫生、就餐等纪律和规定,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团队拓展,破冰起航等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感受;任务驱动,学生走探各研学点,强化研学课程评价,形学生成对山水地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参观古人生存的遗迹与故事来熏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如《刘基故居寻谒》分组合作,游历修建后的刘基故居暨拍摄《刘伯温》电视剧的场景,用“小导游”讲解员的方式,以“刘基故居寻谒”为主题,在20分钟的时间内,展现你揭开的“刘基故居”。游历百亩荷花塘,欣赏荷花,用各种形式如作文、诗歌、绘画、海报、创意广告、微电影等形式记录、宣传武阳荷花。如《刘基庙》,学生参观刘基庙人文景观,通过收集整理、研讨交流等形式了解刘基。小组挑选小讲解员,抽签不同地点向同学们介绍景区景观,提高学生对刘基人文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

研学旅行促进学生的综合理解,通过情境理解与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总结,体验文成人文地理环境,传承伯温智慧为人和处世之道。

三、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实践育人核心价值是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研学旅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素质;二是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培育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素质,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如《寻访云江,护好温州大水缸》,带领学生领略云江风光,体验云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资源现状,再通过数据分析,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考察过程中了解文成人民为这一缸净水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饮水思源的情感。还通过调查访问、水质检测等活动,找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形成调查报告,并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采用活动图片、视频、分析报告等形式给家乡的生态环保和旅游建设提出建议。

如《通讯大作战》任务设计排除藏放处地雷,找回加密名单,并启用新的方式重新加密。通过“排雷”行动,学生熟悉地形环境,锻炼细心耐心的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破译及加密名单,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又如《学做红军饭》整个活动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寻找或提供的食材,以小组为单位生火搭灶,制作一顿红军餐,丰富学生经验,体会红军当年物资匮乏情况下的饮食条件,了解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育人的主战场。融入研学行动推进实践育人,注重学科全面整合,生活全面融入,做现实问题的真实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实施与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一些佳绩:2019年“研学文成 智慧伯温”、“寻访云江,护好温州大水缸”评为温州市首届十大研学示范线路;2020年研学课程《问道文成 智慧伯温》入选教育部课程资源库。2021年,“争做红色少年”评为温州市红色研学示范线路;研学课程《博物馆探秘之旅》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未来已来,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创新地推进学校工作。融入研学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