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时代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3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时代内涵

李雪梅 ,周玉英

黑龙江省丰林县委党校

   内容摘要:

    2022年3月18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强调,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做到“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三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把“政治要强”摆在首位,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新时代思政课的“金课”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关健词:思政课教师; 政治要强; 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班讲话突出强调加强思政课教育。 2022年3月18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发表三周年,他在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提出“六个要”新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班讲话,再次突出加强思政课教育。做到“政治要强”是指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仰者、践行者、宣传者、传播者,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说,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是政治明白人、党的放心人、新思想实践人。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政治信仰:政治要强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2]思政课教师是用政治理论教书育人,以思政课的鲜明政治性、科学理论性、价值引领性、批判战斗性铸魂育人,进而要求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大胆践行者,真信真懂真学真用,通过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等平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传授、宣传、贯彻转化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时代思政课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是政治要强的理论支撑和具体体现,是深受学生欢迎和认可的政治要强的思政课“金牌”教师,有了“金牌”思政课教师才能打造“金牌”思政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及对思政课教师要求同步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对思政课教师在政治上、理论上、责任上、立德树人上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政治要强”是当代青年学生在精神生活上新需要新追求,是网络时代对教育和学生的新挑战:其一,思政课教师要打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要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在理论学习中存在“理论功底不扎实”[3]问题,由此影响了政治要强,为此要提升思政课教师应有的理论成熟度。

其二,思政课教师要体现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教育学生使之做到政治上强、是非明辨,政治敏锐、政治信仰坚定、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坚定政治信仰,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三,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清醒认识到西方世界在思想理论上对我国的侵蚀。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坚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针对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侵蚀、“颜色革命”严峻现实提出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多党制、三权分立、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等泛滥,杜绝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言论走进课堂和教材,极少数教师甘当俘虏,成为其理论的鼓吹者,政治上的弱者。根本不是党和人民所要求政治要强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培养不出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史和现实已有力证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仰者、实践者、传授者,以理论的成熟成为政治坚强、信仰牢固、理想坚定、是非清醒,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政课教师,切实做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忘党的教育方针、承担起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

二、以立德树人为思政课根本政治任务:政治要强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新时代思政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是极端重要,是处于抵御“颜色革命”的第一线,作为思政课讲授者教师更加重要和关键。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多种职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授、运用科学理论批判错误思潮,还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实现铸魂育人的职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学生记好人生第一个扣子等等。需要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以过硬的政治建设政治把关政治教育本领,完成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是争夺接班人的关键阵地,必须建立机制加以保证。苏共亡党亡国,与其在教育方针上的彻底失败,培养了反苏共践行西方世界错误谬论、向往西方世界的接班人有关。许多专家认为苏共亡党亡国是多种原因叠加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当时许多青年人和在校大学生在“公开化、民主化”口号煽动下,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并冲在前面。这与苏共否定党的教育方针,取消高校“马列主义”和思政课,没有培养出社会主义接班人紧密相连。据研究,苏共高校中思政课原来就存在教条化、神圣化、空洞化的问题,戈尔巴乔夫出任党的总书记三年后,于1989年12月26日,授意苏联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颁布命令,全面取消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学生的“马列主义”课程,而开设“社会与人”课,苏联教育彻底背离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使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的“三观”形成期,没有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在西方和平演变侵蚀渗透背景下,接受了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普式价值”的理论和价值观,使高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成为苏共的掘幕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是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当下西方世界对我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科学应对。

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和当前新冠疫情交织背景下,经济出现“三重压力”,西方世界利用俄乌冲突对我国进行“污名化”“政治化”的攻击和污蔑。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发展故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展现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这内在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政治要敏锐、清醒、坚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武装学生,抵制、批驳西方的错误理论和消极价值观,铸造当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共百年的基本经验,坚定政治定力和政治方向,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党的二十大召开献礼。

三、以塑造灵魂、生命及人为根本政治要务:政治要强的标示

习近平总书记凡是讲到思政课的关键性、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都与教师重要性相连。在北师大与师生座谈讲话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性,在于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三个“塑造”既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关键性、政治性,明确了思政课教师新时代的政治责任担当,是教师政治要强实现路径。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就必须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三个“塑造”是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任务,内存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做到“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自己做到做好的前提下使之传递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由此完成三个“塑造”的根本政治要务,这是政治要强的标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是新时代的根本政治要务,是新时代思政课的红线,是“金课”的内核。

高校思政课目前最大政治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学生切实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依据、表现,是强于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普世价值”等的制度安排,让学生切实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真正树立“四个意识”,在实践中做到“两个维护”,使学生在思政课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体现三个“塑造”,展现思政课的政治性、引导性、教育性、批判性,让学生切实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信党的全面领导,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思政课自然成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思政课教师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要求和使命担当,也成功检验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四、“三全”育人为根本政治遵循:政治要强的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讨班上讲话有针对性强调思政课是其一贯思想。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强调思政工作根本是做人的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提升思政课的地位,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应对西方“颜色革命”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要求构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使思政课教师离不开“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支撑。“三全”机制重心、重点在“全”,实践主体在思政课“教师”。这不仅是指思政课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也要有思政课职责和功能,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践行“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主体,把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覆盖学校和学生的全员全程全方位。通过“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确保思政课成为“金课”,以机制的刚性使思政工作和思政课教师的“单人”变为“全人”,使“专人”变为“人人”,实现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无人不努力、无人不尽责、无人不作为,使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处、无时不在。这样以“三个”制度提高了高校思政课的“广度”和“强度”,增强了思政教育的“硬度”和“效度”,提升了学校思政课的“力度”和“深度”,由此提升了思政课的质量,提高了思政课教师地位,打通了思政课教育和育人的盲点、断点和堵点,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正作用,彰显了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威力。

“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不断构建和形成,改变了思政教师单兵作战格局,思政课教学由“孤岛化”升华为全员化的大兵团作战,学校由育人的“单”转化为“全”,由“多变化”、“游击化”转化为“制度化”、“固定化”,充分发挥思政课及教师的真正作用。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实施中思政课教师起着极端重要并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是主体,是第一线战士,在“大思政”政治格局中是“特种兵”“突击队”,是“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具体推进者、实施者。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的政治担当。思政课本质是意识形态课,政治要强是必然的选择。唯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思政课不仅是传授、灌输、学习新知识,而是让学生形成新认识新理念。解放思想,体现思政课传道解惑明理的政治教育、政治引领的作用,让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在政治上放心的可靠接班人。总之,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就要做信仰、信心、信念坚定,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持“两个维护”,严于律己、人格要正的教书匠,做到“学高”和“身正”,以高尚人格、理论厚重体现思政课的巨大政治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以政治人格把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世界的“灵魂”与“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成为学生理想目标、信仰追求、奋斗精神、行动自觉,切实以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政治要强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的二十大召开献礼。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人民日报》,2019-03-19。

[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339页。

[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讲话》,《人民日报》,2020-01-9.